滿洲鴉片戰爭是近年來大英帝國吃的第一大虧,無論是當政的德內閣,還是在野的威廉等人,全都恨死瞭北滿州。!所以世界第一大攪屎棍的遠東策略,也從扶持滿洲牽制沙俄,變成瞭扶持俄國對抗滿洲。
讓果興阿移鎮璦琿的所謂俄方異動,便是英國援助沙俄遠東艦隊的三艘鐵甲戰列艦進駐庫頁島、勘察加半島一帶,同時沙俄陸軍也進行瞭全面的換裝。英國人自己現在手裡最先進的施耐德步槍和阿姆斯特朗炮,全都大批量的運來瞭遠東。英國人用這些印度人都沒摸過的先進武器,武裝起瞭他們的老敵人哥薩克。其餘如棉衣、煤炭、藥品、機器等物資,英國人更是敞開瞭的給。
施耐德步槍本來是個過渡產品,支援給俄國人也算是消化庫存,畢竟英國佬自己已經研究出瞭更加安全先進的馬蒂爾尼步槍。但是阿姆斯特朗炮可還是英國佬壓箱底的寶貝,現在各種口徑的實體火炮加維護技術,整體支援給俄國人,紳士們還是非常肉疼的。但是不支援也沒辦法,一來如果讓老毛子用前裝火炮去對抗滿洲人,老毛子別說牽制滿洲,不被人傢把整個遠東搶走不錯瞭。二來這阿姆斯特朗炮技術已經被滿洲人給賣爛瞭,北滿州繳獲後大量仿制的阿姆斯特朗炮被賣的滿世界都是,紳士們已經沒有繼續再封鎖阿姆斯特朗炮的必要瞭。
這些雖然很給勁,但是東西伯利亞總督卡爾薩科夫最喜歡的,卻是加拿大送來的糧食和馬來西亞來的科爾將軍。遠東地區一直缺糧,俄國人又實在不會種植,所以吃飯一直是東西伯利亞總督區的大問題。果興阿封鎖瞭黑龍江流域之後,整個西伯利亞的外部補給隻能靠高加索支援和烏裡雅蘇臺方向的商業往來,但這兩個地方也都部富裕,所以西伯利亞這幾年的日子過得都很緊張。果興阿進占烏裡雅蘇臺之後,卡爾薩科夫懵圈瞭,蒙古的糧道再一斷,他隻能研究撤回移民瞭,寒冷的西伯利亞實在沒有養活這麼多人口的產出。英國人在這個時候送來糧食,可算是解瞭燃眉之急,往後怎麼發展還得再看,起碼現在能對付過去瞭。
科爾將雖然是敗軍之將,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才,而且是絕無僅有的人才。北滿州建國之後,滿洲軍的發展日新月異,所有人都知道滿洲軍的實力很強悍,但是具體強到個什麼程度,沒有人知道瞭。果興阿拒絕任何與外界的和平軍事交流,連艦隊訪問和觀操這種事也一概拒絕,所以北滿州的具體實力,不打根本別想知道,而全世界唯一有和北滿州實戰經驗的陸軍指揮官便隻有科爾將一個人。滿洲軍的火力概況,擅用的戰術、戰法,科爾全都爛熟於心,有他做軍事顧問,俄軍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果興阿高調移鎮璦琿之後,遠東俄方高層齊聚海蘭泡,他們要在距離果興阿最近的地方,商議出一個後續部署的方略出來。雖然現在是俄國占著國的土地,但是自會議的主持人卡爾薩科夫以下,整個會議都彌漫著濃濃的悲觀情緒。
卡爾薩科夫雖然是穆拉維約夫衣缽的繼承人,但是他並沒有前輩堅韌的性格以及冒險精神。面對奕山難搞一萬倍的果興阿,卡爾薩科夫很想把阿穆爾區還給國,以避免和北滿州打一場沒有希望的戰爭。穆拉維約夫能夠用武力威脅嚇唬懦弱的奕山,卡爾薩科夫卻根本嚇唬不住果興阿,果興阿不嚇唬他不錯瞭。而且隨著北滿州翻天覆地的全面改革和發展,雙方的實力對已經有瞭天大的變化。
穆拉維約夫時代,其實也是國在實力占優,但是國人是實力較分散,奕山又昏聵無能,所以穆拉維約夫才能借著聖彼得堡的威名唬住國人。但是現在已經不是國人占優勢這麼簡單瞭,北滿州目前的實力已經不輸於歐洲等強國,而且已經進行瞭全面的近代化改革,力量高度集在果興阿一個人的手。果興阿是一個經久沙場的職業軍人,其性格、毅力、判斷能力等方面絕非奕山一個墮落貴族可的。最為關鍵的一點,奕山除瞭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啥也不知道,果興阿卻知天下知地理,對國際事務的瞭解非常的透徹。穆拉維約夫能忽悠奕山,卡爾薩科夫卻肯定忽悠不瞭果興阿,一個想不明白,還可能被果興阿給算計瞭。
如果不是有英國人給錢、給槍、給炮、給糧食的隻應著,卡爾薩科夫早說服聖彼得堡向北滿州退還領土,重新善談和平協議瞭。遠東的戰爭是一場結局已經註定瞭的戰爭,俄國早已經輸定瞭。無論是硬件、軟件還是社會結構,東西伯利亞已經處於絕對的弱勢,他們獲勝的希望太渺茫瞭。
北滿州的鐵路、公路已經分佈到瞭村鎮一級,鐵路更是一直修到瞭黑龍江邊,吉林大後方工業、農業區的補給,一天時間能夠送到黑龍江邊。而俄國這方面別說鐵路、公路,連一條相對平整的土路都沒有,交通路線也是荒野小徑的級別,除瞭哥薩克的駿馬,重一點的馬車都走不瞭。一旦戰事爆發想要補給前線,全都要靠人背馬駝,什麼時候能夠送到,是一件看運氣的事瞭。
工業產能更是沒得,北滿州通過自身大力發展和掠奪美國工業基礎,已經是絕對的工業強國,一時還不瞭英法這樣的老牌強國,也絕對不輸於德國這樣的後起之秀。沙俄以全國之力拼北滿州都不是對手,遠東一隅之地更白扯瞭。烏克蘭的大工業區不瞭也還能抵抗一下,遠東這片根本沒開發的原始地帶,恐怕連抵抗之力也沒有。
人口方面的差距則大的離譜,遠東地區的俄國人一共不過數十萬,這還是國內大力遷移才弄過來的。北滿州方面雖然也是靠移民,但是人傢背後的老傢可沙俄硬氣太多瞭,數年時間北滿州的人口已經超過瞭四千萬。卡爾薩科夫和果興阿的統治區域差不多大,但是人口的數量可差瞭太多,北滿州的人口足足是俄方的數十倍。如果還是冷兵器時代,單純的拼人力,果興阿幾年前把卡爾薩科夫挫骨揚灰瞭。
差距最大的還得是農業,果興阿雖然是靠著搶農民的口糧起傢,但是北滿州對農業的投入可一點都不小,在水利、化肥、農藥、雜交良種等方面全都有大力投入。不然農民沒有豐厚的產出,果興阿搶誰去。滿洲本土六省農業產區連天遍野的集群化農場,每年都在無私的為北滿州的工業發展輸血,各地糧庫裡滿滿的糧倉,便是果興阿肆無忌憚的底氣。卡爾薩科夫不行瞭,他控制的東西伯利亞真的不適合耕種,以罪犯和流浪漢為主的移民,也實在是不擅長耕田。經過多年的努力治理,東西伯利亞還是無法做到糧食自給自足。
在全民受教育水平、經濟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北滿州也全面強於俄方,不過最後還是要落在軍力。滿洲強軍甲天下,英、法、美等和北滿州交過手的國傢,全都有一致的認識,滿洲軍在訓練水平、作戰意志、裝備水平等方面,全部都是世界第一流的。滿洲軍最高統帥果興阿,更是公認的軍事專傢,其在戰略、戰術等方面全都有開創性的成,北滿州的軍官大多數秉承瞭最高統帥的風格。俄軍方面要差的多,主力部隊全部以哥薩克為主,主要依靠個人的勇武和彪悍,所謂訓練隻能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印象。哥薩克以剽掠為作戰目的,說白瞭是來搶劫的強盜,若是作戰順利,他們自然氣貫長虹。可是一旦戰事不利,強盜們可沒有死戰到底的意志,絕對會一窩蜂的跑路。裝備隻能靠英國紳士瞭,不過英國人送來的武器雖然先進,但這卻是滿洲人數年前淘汰的武器。俄軍的指揮官也夠看的,層軍官全是哥薩克頭領,高層軍官也是一幫老官僚,根本沒有一個能夠指望的名將。
早瞭解瞭這一切的卡爾薩科夫,根本不想打這麼一場根本沒有希望的戰爭,果興阿一個宜將剩勇追窮寇,整個東西伯利亞都可能離開俄國的版圖。卡爾薩科夫已經幾乎說服瞭聖彼得堡,但是突然自己跑過來的英國人不知和聖彼得堡的一群老爺說瞭什麼,聖彼得堡的態度有瞭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堅決不肯對北滿州做半點退讓,誓死要和北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