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沙俄對西伯利亞和遠東的殖民史,按照其使用工具和手段也可劃分為類似的階段,可分為“圓木時代”和“鋼鐵時代”。
工業革命之前的殖民據點皆為木制,殖民者中最高的技術工種就是木匠。俄羅斯通過寥寥二十來個圓木“城寨”,在廣饒的西伯利亞和遠東成功的砸上瞭二十多根木樁,開啟瞭對西伯利亞和遠東的血腥殖民時代。而到瞭工業革命之後,俄國對西伯利亞和遠東的殖民進入瞭鋼鐵時代,隨殖民者出征的已經是鐵路工程師、橋梁工程師、隧道工程師、鐵路的勘查和設計專傢。不過目前俄國隻是派來一點點這樣的人,到是北滿州的相關人員大量的湧入瞭外東北。
俄國占領廣饒的西伯利亞與遠東的過程並不復雜,從十六世紀末越過烏拉爾山,至十七世紀末到達太平洋沿岸,僅僅是瞭百年左右的時間,斷斷續續建瞭二十來個圓木的所謂“城寨”和據點。其效率比不上當初二十多年打到歐洲的蒙古西征,其二十多個據點,無論是設施,還是人力配備,也比不上蒙古人當年的歐亞萬裡驛站。但是他們也有他們成功的地方,他們站住瞭,並牢牢的控制住瞭這裡。
蒙古人是一路腥風血雨殺向瞭歐洲,打回來的俄羅斯人則要輕松的多。俄國人正好遇到瞭小冰河期,西伯利亞和遠東都太過的寒冷,當地居民紛紛南遷入關,讓俄國人輕松的占領瞭大片的無人區。所以與其說俄國人的擴張是殖民戰爭,不如說這是一場宏大的圈地運動。俄國人通過二十多個相隔十萬做匯報,之後便不等果興阿回復,揮軍直取俄國交通要道托木斯克。海蘭泡的果興阿等瞭幾天就等來瞭這麼份電文,隻能在感慨俄國人運氣好的同時,立即回電博日圖,全面否定瞭博日圖的意見,要求博日圖按既定計劃進軍。但是電文卻如同泥牛入海完全沒瞭回應,果興阿連連發電催促,甚至是給庫倫發電詢問瞭情況,也沒有明確的消息回來。
“幹瞭!大將軍,博日圖可能沒等您的答復,直接按他自己的計劃進兵瞭。無線電臺體積太大,他在行軍的時候無法開啟電臺,所以才不能回復您!”譚紹光越想越不對勁,立即判斷出博日圖私自出兵瞭。
“博日圖這個混蛋!他的計劃好是好,但是大軍需要在短期內往來行軍上萬裡,我們的百戰精銳都做不到,他手底下一幫新兵怎麼可能做到。就算他僥幸得手瞭,托木斯克、葉尼塞斯克等地距離我方本土太過遙遠,又不通鐵路,他分兵據守後如何補給。若是沒有瞭補給,他的第五集團軍群和在死地裡有什麼區別!”果興阿暴跳如雷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博日圖若是真的私自出兵瞭,果興阿現在也沒辦法馬上把他抓回來。
“給百項工程指揮部發電,讓他們盡快完成無線電臺的小型化,別他媽再出這種混賬事!”果興阿隻能對著電臺發脾氣。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