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難以想象的昏君

作者:巨兔木木 字數:3173

同治有點出格,但他的能力可並不差,起碼比他的風流老爹咸豐要強的多。司馬遷形容商紂王的一句話,用在同治身上便非常的合適,“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同治除瞭手格猛獸不行以外,其他都差不多。

能力出眾的同治,之所以要硬頂著滿朝文武的壓力,死活非要大規模的修繕三山五園,也是有他的目的的。同治喜歡出宮去玩,但是他並不喜歡園林景致,他更喜歡市井民間,所以這三山五園修不修繕,對於同治來說很無所謂。他要修園子的目的,是為瞭對付自己的那兩個活媽。已經長大的同治,對於自己遲遲不能親政,可是非常的不滿,他早就想君臨天下瞭。可是慈禧和慈安,一直覺得同治書讀的不好,能力和性格也需要打磨,死活壓著不給同治親政,這可恨壞瞭同治。如今好容易有瞭觸碰大權的機會,他可一定要抓牢瞭,他要幹的第一件事,便是趕緊把能鉗制他的兩個太後送走,以免自己的全力再被收回去。

慈安還好說,慈禧可是一個嚴厲的母親,同治都可被這個親媽給折磨瘋瞭。慈禧性格跋扈,在與兒子的相處過程中批評、指責代替瞭母親應有的細膩、溫柔。同治不願意學習,可慈禧卻督促甚嚴,這常常成為他的一種心理負擔。同治課後必須謁見慈禧,盡管慈禧文化程度很低,但仍細細詢問兒子讀瞭什麼書,某句作何解等等。所答內容如果不滿意,慈禧一定嚴責。已經到瞭叛逆期的同治特別希望擺脫母親,逃脫她的日日督促,好恣意處理身邊的諸種事務。

而且同治開始處理朝政的這段日子,慈禧對他批評也很多,除瞭慈禧有意試練兒子的地方,其他任何大事小情,她都要過問。同治微服出去胡來,更是觸及瞭慈禧的底線,慈禧都快安排太監監視他瞭。個性叛逆、率性而為的同治,對於母親在政事上的指手畫腳和私生活上的妄加幹預十分厭煩,他渴望脫離母親的勢力范圍,獨立決定自己的事情,真正實施皇帝的全權。同治是竭盡全力的希望把母親送出紫禁城,送到能讓母親頤養天年的樂土上去,大修三山五園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慈禧也知道國事艱難,但是重回三山五園的安樂所在,卻是她和慈安多年來的夢想。她們最快樂的時光幾乎都是在三山五園渡過的,雖然風流的咸豐已經不在瞭,但是她們兩個還是希望可以去那邊頤養天年。慈安是真的倦怠瞭朝政,想去園子裡過清靜日子,慈禧則是為瞭兒子考慮。慈禧是一個戀權的人,但還沒有到那種特別極端的程度,對於自己的親生兒子,她還是舍得的。所以她也想把政權交給同治,然後自己去園子裡玩樂,偶爾過問督促一下就是瞭。

同治七年禦史德泰就曾奏請修復被英法聯軍和果興阿禍害的有點走樣的三山五園,但是被慈禧堅決否決:“未準,且獲嚴譴。”因為慈禧太清楚瞭,經歷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等各地農民起義的沉重打擊,王朝的財政已經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哪裡還有額外的銀兩去重修皇室園林。不過此時,各地的亂子都已經平定的差不多瞭,兒子盡盡孝心,讓她們兩個寡婦能有個寄托也是極好的。

同治革除奕欣父子爵位的事,慈禧和慈安也知道瞭,不過她們並沒有及時的出面制止,因為這正是她們想要的。同治如今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正應該讓他好好的歷練一下。而且肅順倒臺之後,也的確該敲打敲打奕欣瞭。朝廷不能讓一傢獨大,雖然慈禧和慈安也扶持瞭七爺奕譞的一系人馬出來,但過於強大奕欣集團還是要打壓的。同治的行為是有些任性,還有些泄私憤的原因在裡面,但也正是現在朝廷所需要的,皇權不容侵犯,哪怕是為國為民的親叔叔也不行。

可是慈禧和慈安慈安還是低估瞭同治,她們這個寶貝兒子,可比她們想象的要厲害的多,而且膽子也大的可怕。見兩宮並沒有因為自己貶斥奕欣父子而幹預,意猶未盡的同治第二天便又降瞭一道諭旨:盡革恭親王奕欣、醇郡王奕譞、禦前大臣伯彥訥謨祜、景壽、奕劻,軍機大臣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等十人官職。並且直接在諭旨裡指責他們“朋比謀為不軌”,還要遍召六部尚書、侍郎、左都禦史、內閣學士,準備要當眾宣佈此諭。

政治經驗過於單薄的同治皇帝,這次可是真的玩脫瞭。如此作為他是痛快瞭,而且一舉端掉瞭朝中的所有政治黨派,但是他根本就沒有想到這一系列舉動帶來的惡劣後果。如果真的開去瞭這十幾位朝廷重臣的職位,不僅朝政的正常秩序將被打亂,而且朝野上下勢必會莫衷一是。各大派系的勢力如果群起反抗,他的皇位都可能無法保全,比起年輕的小皇帝,他的叔叔們可掌握著更多的實力。諳熟朝政運作的慈禧與慈安這下可坐不住瞭,急忙趕至弘德殿,在同治帝將諭旨明發之前,出面幹預。

母子相見的場面頗有幾分悲涼,同治真是傷透瞭慈禧的心。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對同治寄予厚望的慈禧,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相信,這麼荒唐的旨意是自己的好兒子下達的。但是鐵一般冰冷的事實,便擺在眼前,同治太讓慈禧失望瞭。盡數放倒朝中的實權派不是壞事,但也要有一個不得不的理由,而且要循序漸進,一步步的擺平這些大佬。可是同治處置這些人,沒有任何的政治動機,僅僅是因為載澂出賣瞭他,僅僅是因為他厭倦瞭群臣們的呱噪。而且同治處理的手段毫無智慧,且激烈異常,如果慈禧不幹預,極有可能釀成危及帝位的政變。

奕欣等一把幫人都來瞭,奕欣面上看不出什麼來,但是誰都知道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奕譞更是把氣惱都寫在瞭臉上。慈禧和慈安又拿出瞭看傢的本事,兩個人是進殿便開始哭,眼淚從來沒有停止的時候,好像要哭到天荒地老一樣。發佈上諭時意氣風發的同治,這回也老實瞭,被老媽嚴令長跪於階下。臉上和心裡都不是很服氣,但是老媽他惹不起,隻能氣鼓包一樣,跪在地上運氣。

“你這個孽障,這十餘年來,如果沒有你六叔,你還能有今日!發逆、捻匪、回亂、洋鬼子,沒有你六叔,天下如何能夠平定!定朝堂、興洋務,沒有你六叔,朝堂如何撐的起來。如果沒有你六叔,別說你的皇位,便是咱大清的天下,怕是也保不住瞭!你怎麼可以這麼對你六叔等人,做出這麼辜恩負義、無情無義的事情!”哭的氛圍差不多瞭,慈禧便開始數落同治。她還是很在意技巧的,歷數瞭奕欣的功績,也斥責瞭同治,但是她直說同治做事無情,卻半點也沒說同治做的不對。同治是皇帝,奕欣是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所以同治將奕欣等人罷官奪職,絕對是合理合法的。

“嗯!”同治依舊是不服,哼唧瞭一聲算是回答。他可不覺得沒有奕欣會怎麼樣,沒瞭誰地球都得轉,沒瞭誰,同治也是大清的真龍天子。沒有奕欣,還有肅順呢!同治總覺得肅順比奕欣聽話,對自己的態度也比奕欣好的多,那才是他老爹留給他的人。不過如今肅順已經死瞭,同治再懷念他也沒用,面對慈禧的呵斥,同治隻能聽著。

“二位太後切莫動怒,別傷瞭身子!”奕欣勸慰瞭兩位嫂子一句,但卻沒替同治開拓半句,他也傷透瞭心,而且都快氣死瞭。

奕欣已經看透瞭,同治就是一個既無統治之道,又乏馭人之術,將國脈視同兒戲的頑主。把大清的江山社稷交給他,完全就是不要這江山社稷瞭。奕欣和兒子被革瞭爵位之後,他還在猜想這是不是兩位嫂嫂給他挖的坑。可是得到同治要將十餘位要臣全部奪職之後,他就明白瞭,這就是同治一個人的瘋耍,慈禧絕對幹不出這麼二的事情。如果慈禧不去請奕欣,這個時候奕欣就要去拜訪果興阿瞭。同治自己將朝廷的中央一掃空,必然會引起朝局的動蕩,奕欣如果能夠得到重臣們和果興阿的支持,他就很有可能拿回曾經差點屬於他的東西。

“皇上少不更事,諸位切莫掛懷,大清的江山社稷,還是要諸位勠力同心啊!哀傢這便下旨,將皇上的諭旨著即取消,各位的官職均無變更!”慈安的性子軟瞭一點,也更加溺愛同治,但她是正宮太後,大場合還得她站在最前面。

“臣(奴才)等,叩謝天恩!”奕欣率著眾臣跪倒謝恩,不過大傢心裡都很不舒服。

同治不服氣,卻也隻能接受這個事實,他還沒有真正親政,兩宮默許下他做什麼都可以,但是兩宮太後出面還是可以隨時否決他的聖旨。奕欣等人官復原職,三山五園也別想修瞭,不過同治已經找好瞭下一個目標,比如說果興阿。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