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同治駕崩

作者:巨兔木木 字數:3320

北滿州的這些條件,其實也是有人支持的,比如李鴻章、張之洞等務實派,尤其是李鴻章。雖然北滿州的這些條件,都是對大清的滲透,但是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而且可以帶動相關地區的工業和經濟發展,務實的人們自然支持,朝廷也不是不可接受。但是北滿州最後一個條件,則讓大夥兒很難接受,果興阿要這次事件的主謀死,而且要死的很難看。

畢雲濤說的不清不楚,石殿臣等人不知道內情,承善又自盡瞭,果興阿對於具體是誰籌劃設計瞭他,根本就不知道。他提出這個要求的意思,無非是要朝廷給他一個說法而已,當然措辭上難免說的嚴厲瞭一些。可是朝廷的一幹首腦們,不知道果興阿也不知道呀!大夥兒還都以為,果興阿已經知道瞭是同治所為,這次是要同治的性命呢!大傢很為難,同時也很尷尬,處死一國之君謝罪,這可是從古自今都沒有的事情。

“六爺,不能再商量瞭嗎?”一幹大清的首腦再次聚集到瞭鍾粹宮,商量著大清未來的命運,慈安淚眼婆娑的問著自己最能幹的小叔子。

“欒玉態度堅決,所提條件均不肯有半點退讓。這最後一條,更是一再堅持,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奴才曾提出,由奴才親赴長春,向雲閑負荊請罪,任由雲閑處置,怎奈欒玉欒玉堅詞不允!”奕欣的頭發又白瞭許多,好像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一樣。

大傢全都陷入瞭沉默,果興阿必須要同治死,這事實在是沒法商量。誰也沒法開口說話,此時表露半個字的態度,都是大不敬的罪過,同治和兩宮太後肯定要記恨一輩子的。面對一籌莫展的局勢,大傢也都隻能選擇一言不發。鍾粹宮裡,除瞭兩宮太後的啼哭聲,

“事到如今,也沒有什麼可商量的瞭。湘軍和淮軍大部已經過瞭霸州,盡快分派部署吧!奴才願意親自掛帥出征,朝廷隻能與雲閑血拼到底瞭。”大傢都不吭聲,蒼老疲憊的奕欣隻能再次挺身而出。

“六叔!”同治有些失神。

“請皇上降旨,令劉坤一為奴才的副手!此戰若勝,奴才便為朝廷蕩平果雲閑逆黨,若敗,奴才和劉坤一便是此次事變的主謀!”奕欣也是兩手準備,他要保全宗廟社稷。

“六叔(六爺)……”慈安和同治都有點激動,關鍵時刻還是奕欣靠得住啊!

“少荃,此戰勝算如何?”慈禧就平靜的多,並沒有過多糾結於奕欣,而是問向瞭戰爭經驗更豐富的李鴻章。因為慈禧非常清楚一件事,朝廷若是大規模對北滿州開戰,勝瞭一切都好說,若是敗瞭,便不用去研究什麼主謀問題瞭,北滿州必然會滅瞭朝廷。

“回太後的話,此番攻入關內的滿洲軍各部,並非滿洲軍主力,隻是邊境守備部隊而已!長春方面也沒有對他們做統一調度,選派主帥,隻是各部隨意攻伐。但即便如此,我接戰各部也都陷入瞭苦戰。”李鴻章可是老滑頭,他沒說勝負如何的話,隻是如實陳述起瞭前期的戰鬥情況。

“延慶衛汝貴所部,計有淮軍五營六千餘人,八旗兵兩千餘人,綠營兵七千餘人,各部團練一萬五千餘人,合計傭兵三萬餘眾。經十一日血戰,延慶城池具為齏粉,衛汝貴所部殘兵,不足兩千之數,全賴民居雜錯,步步纏鬥,方才拖延不失。而滿洲軍合計一萬八千餘眾,前後戰損不足五百人,聞令後全師從容而去。”李鴻章好像怕眾人聽不明白,有詳細的講解瞭延慶的戰果。

“何歡所部樂字營三千餘眾,為曾文正公親喻邊墻第一強軍。然苦戰七日之後,喜峰口便告易手,所部也折損大半。不過何歡用兵靈活,敗而不退,專一在山林遊蕩,襲擾滿洲軍糧道,是以堅持為遵化之犄角。不過何歡所部之成,亦賴各部友軍護持,長城各隘口守軍奮戰多日,以三萬餘眾之犧牲,為何歡提供瞭掩護!”李鴻章見同治等面露不悅,急忙又找補瞭一下打得還算不錯的何歡,但是何歡僥幸的成分太大,他必須得說明白瞭。

“少荃,你莫要搪塞瞭,滿洲軍若是主力來戰,又當如何?”慈禧也是面色凝重,不過她並沒有什麼不悅。

“臣在日本親眼見過滿洲主力,軍容、訓練、裝備皆是當世一等,縱是列強之軍也是大有不及。滿洲主力一師,擁兵兩萬二千餘眾,騎、步、炮、工、輜等兵種齊全,僅重武器一項便擁有,二百零二毫米重榴炮兩門,一百五十毫米*炮三十二門,一百二十二毫米加農炮二十四門,一百零五毫米*炮四十八門、一百零五毫米輕*炮七十六門,七十毫米步炮、七十五毫米山炮二百五十六門,*發射器無算。即便不考慮武器性能,僅以武器火力計算,其一個步兵師,便可抵擋我朝廷大軍十萬之眾。且滿洲軍還擁有飛艇等可怕武器,若同步投入戰鬥,其實際戰力幾不可估量!”李鴻章可不僅是去日本給果興阿湊瞭個熱鬧,他詳細的觀察過滿洲軍,種種見聞全都記在瞭心裡。

“滿洲軍有多少個主力師?”慈禧的聲音已經有瞭些顫抖。

“據臣所知,滿洲擁有主力師二十一個,簡編守備師十三個,各類獨立旅團三十餘個。”李鴻章多餘的事一個字都不肯說,隻是簡單的陳述而已,他已經處於一個非常招人恨的位置上瞭。

“唉!六爺,你專心去和欒玉議和吧!我們娘們有些體己的話要說!”慈禧長嘆瞭一聲,便將一眾外臣全都趕瞭出去,自己和慈安以及兒子,關起門來說起瞭悄悄話。

母子三人一直說到瞭午夜,沒有人知道他們說瞭什麼,隻是半夜的時候,同治大笑而去,慈安則哭暈瞭幾次。慈禧沒掉過一滴眼淚,好像一個雕塑一樣陷入瞭沉思,呆坐在慈安的宮裡,遲遲沒有離開。後來是李蓮英等人,看實在不成話,從硬把慈禧給扶瞭回去。但是回到瞭自己的儲繡宮,慈禧還是在沉思當中,不吃不喝,也不與任何人說上半句話。

奕欣等人和談很快有瞭結果,不可奈何的朝廷,接受瞭不滿洲提出的全部條件。當然最後一條,雙方還是沒有達成一致,欒玉不急,奕欣也需要等候宮裡的說法。但是沒有任何的說法,慈禧和慈安,一個整日哭泣,一個整日沉思,都不在理事。同治皇帝則開始瞭瘋玩,每日裡就是微服私訪,私訪的地點也僅限於八大胡同。

也不知是怕撞倒朝臣,還是同治有什麼特殊的愛好,同治從來不去那些高檔的所在,每日裡多是在暗門子之類的下等場所廝混。這種進門就辦事的地方,連桌酒席都沒有,姑娘更是差的要命,也不知同治是為瞭什麼,每日就是在這裡折騰。同治鬧得非常出格,流連這種下等場所,居然能忘瞭上朝,更是有徹夜不歸的記錄。

對於同治這種胡鬧的行為,奕欣等人忍無可忍,集團找上瞭兩宮太後,要求同治潔身自好。但是兩宮太後的反應,卻非常的奇怪,慈安隻是大哭,什麼都不肯說。一直沉默不語的慈禧,也滴滴點點的落下瞭眼淚,但也是不置一詞。眾人一時也弄不明白,兩宮太後是傷心兒子不學好,還是別有隱情。

“你們安心等著就是瞭!”最後被眾臣們逼的不行,慈禧說出瞭一句前後不挨著的話。

大夥兒就這麼稀裡糊塗的等瞭十幾天,終於有瞭結果,同治病倒瞭。奕欣聽到這個消息,瞬間後背就是一層冷汗,這個消息的意思可太深瞭。同治若是病死瞭,對北滿州和談的破事,到可以就此瞭結,慈禧和慈安怪異的表現也有瞭完美的解釋。不過虎毒不食子啊!慈禧和慈安,居然決絕的讓同治去死,實在是讓人膽寒。

進宮問安之後,眾臣們全都有些慌亂。同治的病勢太猛瞭,整個人都因為發燒陷入瞭昏迷,而且身上出現瞭大量的水泡,並且開始化膿破裂。太醫們說同治是得瞭天花,而且都在用天花的藥診治,但是同治的病卻絲毫沒有起色。眾臣們可都是老江湖,見瞭同治的病癥,再聯想一下同治前一陣子的作為,誰都能猜得出同治得的是什麼病。可是這個話沒辦法說啊!堂堂大清的一國之君,居然得瞭臟病,這話誰也說不出口啊!

同時大傢也都很心焦,同治若是真的得瞭那種病,以目前的治法,他必死無疑。可怎麼換上對癥的藥,就是個問題瞭,誰也沒辦法說那個話,也就沒辦法換藥瞭。奕欣等幾個智者,全都不言語。大傢都知道,有些事,是有人故意的。有些人走瞭,可以救大清一命。社稷為重,君為輕,需要的時候,同治也必須為大清犧牲。

同治十三年四月初二,同治帝駕崩於養心殿,一個時代就此終結。眾臣們還沒從山陵崩塌中緩醒過來的時候,一頂小轎已經將一個四齡童抬進瞭皇宮。醇親王奕譞的次子載湉,被兩宮太後扶著繼位於同治靈前。同治的皇後阿魯特氏大哭大鬧,好像有什麼隱衷,但卻被慈禧強令給拉走瞭。奕欣等人驚駭莫名,卻也不得不接受這個既成事實。

皇帝大喪之後,和談也終於有瞭結果。欒玉對於同治的死非常意外,不過也默認瞭這個結果,和議條約順利簽訂。北滿州沒有去除大清國號,果興阿也依舊稱大將軍,不過北滿州不再使用大清年號,一八七六年將是大清的光緒元年,卻將是北滿州的中正元年。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