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傳言

作者:米糕羊 字數:3475

嶽州,州治孝昌城內,嶽州刺史之子許紹正在傢中箭堂戲射以箭會友,他的比射對手是同窗好友、沔州刺史之子郝吳伯,數日前許紹隨軍回到安陸便告假到嶽州探望父母今日好友登門拜訪。

戲射分單射、朋射,今日隻有他二人所以進行的是單射而箭靶距離八十步算是低難度,一番較量下來卻是郝吳伯以微弱優勢獲勝。

“嗣宗在軍中未曾練箭?”郝吳伯說完後放下弓箭走到一旁坐榻和許紹隔案對坐,許紹擦瞭擦汗笑著回道:“軍中事務繁忙成日裡督人做事哪裡有空,再說軍中射術高手頗多,箭靶距離都是一百二十步且不許選弓,我哪是他們的對手。”

郝吳伯知道許紹這幾個月都在軍中便問起軍中趣事,六月上旬安州總管宇文亮率軍討楊在荊州總管府連番惡戰而許紹也參與其中正是聽故事的好時候。

此為我傢中新制茶餅,嗣宗品茗一二。”

許紹示意仆人接過並拿來已經點起的小炭爐及一應茶具,兩名丫環隨後在一旁用小火爐燒水,她們小心翼翼的將一片茶餅取出放在瓷碗裡仔細搗碎然後正要加入蔥、薑時許紹出言阻止:“且慢,清泡即可。”

飲茶之風至魏晉起至今已經在江南風行多年,從開始的當做提神藥物到後來的日常飲料直至成為習俗,不過正如天下形勢一般,南人飲茶而北人飲酪。

“嗣宗在宇文統軍麾下征戰。坊間傳聞是否屬實?”郝吳伯見泡茶還要花些時間便問道。安州總管宇文亮次子宇文溫風評不好有頗多惡名故而他有些好奇。好友正是在宇文溫手下做事便想聽聽對方的說法。

去年五月郝吳伯路過孝昌拜訪許紹,兩人在城東郊外十裡亭遇見瞭過路的西陽郡公宇文溫,當時許紹和宇文溫打賭輸的人要脫光繞安陸跑三圈,後來賭約不瞭瞭之而許紹也在宇文溫新練的軍隊裡做事。

“承業所說傳言所指為何?”許紹隻是笑著問,郝吳伯字承業故而以此相稱,他自知那位西陽郡公在外邊弄出的惡名太多一時半會也不知道從何說起索性讓對方點明。

郝吳伯自然是先問最近傳的繪聲繪色的“宇文惡狼在江陵大開殺戒,拔刀亂砍血流成河”傳言,許紹聽瞭之後隻是苦笑著說那晚梁國宮中有變。宇文溫領著士兵入宮營救其兄長宇文明,期間雖然有打鬥可沒有什麼血流成河的情況。

他那晚雖然是在軍營防守沒得親臨現場不過聽入宮的士兵說當時有人帶路,走的是地道所以不殺一人就入瞭宮,在宮裡也是打退瞭擋路的禁軍而梁國宗室也沒什麼損傷。

“原來如此,當時聽得他人這般說我還覺得奇怪。”郝吳伯說完後又有些欲言又止,他其實問的不是這個而是另一個版本的傳言,當然一開始就問的話總會讓人覺得自己如同粗胚一般。

有瞭前一個問題做鋪墊後他沉默片刻最後幹咳一聲還是問瞭出來:“呃,我還聽說聽說宇文統軍淫\亂梁國後宮來著,想來也是子虛烏有吧。”

大傢都是年輕人正是血氣方剛隻是再有傢教一聽到這種‘喜聞樂見’的事情還是耐不住好奇心,許紹聽得好友這般問也是苦笑不已:“那隻是統軍帶著梁主失散在外的女兒闖宮認親。哪裡來的那什麼”

見得對方愕然,許紹也是幹咳一聲繼續將他們是如何南下在枇杷寺救下蕭姑娘、火燒江津戍、伏擊陳叔陵然後待得陳軍退兵後己方入城時還送蕭姑娘回傢的事情一一道來。

“那日統軍入宮覲見梁主出來時正好在宮門遇見尋親的蕭姑娘。見著對方無依無靠尋親不得便一時一時義憤填膺帶著她入宮,雖然是無禮瞭些可也沒有什麼淫\亂後宮之事”

“原來是兩件事,怪的外邊傳來傳去讓人摸不著頭腦。”郝吳伯聞言點點頭,他琢磨著江陵城裡有宇文溫兄長宇文明坐鎮應當不至於讓其太過胡來,現在聽得‘當事人’許紹說瞭實情之後他算是茅塞頓開瞭。

他見過襄州刺史宇文明,觀其談吐倒算得上是行事正派,安州地界上流傳著總管宇文亮兩個兒子‘一虎一貓’的傳言,郝吳伯參考許紹所說的種種看來這西陽郡公宇文溫也沒傳言中的那麼不堪。

許紹在一邊沒吭聲因為還有後續情節他沒敢說:宇文溫把那蕭姑娘從宮裡又帶瞭出來結果在去寺廟燒香時再度遇到‘水攻’差點掛掉,最後還把這位梁國的九公主帶回安陸,至於接下來要幹什麼那就心照不宣瞭。

當然這種事情他不可能說至於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卻有些難以啟齒,正當他猶豫不決時茶已泡好,兩個丫鬟用青釉茶盞將茶盛好分別端瞭上來。

“數年前傢父從江南尋得好茶樹栽到山上如今已可采摘,此為最近新制。”郝吳伯對自己帶來的茶餅做瞭一番說明,許紹品瞭一會後笑出聲來:

“承業逛我,此茶並非新制,說吧,是幾月的?”

“嗣宗果然厲害,我還以為在軍中聞慣血腥味分不出新舊茶瞭。”郝吳伯撫掌大笑,“府內尋得秘法,茶餅越陳越香。”

兩人邊品邊聊,眼見著‘時機成熟’許紹幹咳一聲轉入正題問對方可知琉璃寶鏡,郝吳伯聞言頗為驚異問是否他傢也有這價值不菲的寶貝。

“嗯,傢慈有一面,傢父為此心痛不已。”許紹說完趕緊低頭品瞭一口茶借以掩飾面色,他傢中確有一面琉璃寶鏡不假可卻不是父親買的而是他帶回來的。

這玩意據說賣到將近一萬貫自己傢雖然硬要買也買得起可真是要肉痛許久,他原以為這什麼琉璃寶鏡無非是以訛傳訛可當親眼見到時愣得說不出話。

鏡面有將近兩隻手掌大可以將人的樣貌照得毫發畢現,這東西用一隻手拿著他都怕拿不穩幾乎是用雙手捧著的。然後某人那具有誘惑力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如何。帶一個走唄。”

帶。不是買,這兩個字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很重要,許紹是等得對方連說瞭三次以後才確定對方讓自己‘帶’走而不是‘買’走。

傳言中要賣到上萬貫的琉璃寶鏡就這帶走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就算可能的話許紹也不敢,一萬貫錢的東西他無緣無故帶回傢怕是要給父親禁足所以他要問個究竟。

“無妨,本公囊中羞澀須得變賣傢產養傢糊口順便養新軍,嗣宗若是有門路的話每面提成兩百貫如何?”

許紹耳邊還回蕩著宇文溫的聲音尤其是那每面提成兩百貫,郝吳伯見許紹挑起瞭話題卻沒瞭下文似乎是走神瞭正覺得奇怪就在這時他聽對方問要不要買。

“買?”郝吳伯喃喃自語。他自己當然想買但買不起,傢裡能付得起錢也確實買瞭一面可都當寶貝供著由專人保管,取的時候還是專人拿著就怕把這價值不菲的寶貝弄碎瞭。

“呃,咳咳咳。”許紹摸摸頭,雖然對方是自己好友可說到這種事情他還是有些不好意思,“如何,買不買?”

他平日裡也有許多熟人、友人可真正稱得上財大氣粗的同齡人沒多少,眼前的郝吳伯算一個,還有一個是遠在長安的唐國公李淵。

西陽郡公宇文溫給出的每面鏡子兩百貫的‘提成’讓許紹坐立不安,這營生的利潤已經超出瞭他的接受能力。要知道傢裡每月給他的花銷也就十貫。

見著許紹的模樣郝吳伯有些驚疑不定,思索片刻之後他忽然想起又一個傳言:西陽郡公能弄到這琉璃鏡。這個傳言可不是市井之間粗胚們亂傳的流言蜚語,他是在一位長輩傢中做客時不經意見聽起對方和手下大掌櫃交談時提起的消息。

據說西陽郡公有辦法從西域客商手裡進貨弄來琉璃鏡,郝吳伯後來想瞭想覺得有些荒唐:西域客商進入中原自然是去長安、洛陽那繁華世界做買賣誰會莫名其妙的跑來這長江北岸的安州賣東西?

不過此時此地見好友提起來郝吳伯便多瞭個心眼,他腦子活瞬間便想通瞭其中關鍵:嗣宗莫非手裡有貨源?不對,嗣宗傢裡不太可能有這種商路能和西域番商聯絡上他在西陽郡公麾下做事莫非那西陽郡公宇文溫當真手裡有貨源?

想到這裡他又記起另一個傳言:安州軍在兩河口同朝廷大軍大戰那段時間,安陸城裡似乎有人襲擊西陽郡公府的什麼掌櫃,結果那些人莫名其妙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瞭,坐鎮安陸的總管長史也是裝作不知道。

這一連串傳言連接起來再加上好友如今問自己買不買琉璃鏡,郝吳伯算是豁然開朗瞭:西陽郡公宇文溫搞不好手裡真有貨源,許紹在他手下混熟瞭得以分一杯羹。

“呃,嗣宗莫非手裡有貨?”郝吳伯試探性的問道。

“你要多少?”許紹明顯是個雛兒不會做生意,這一句話就露瞭老底:他手上的貨可不止一兩面,要是生意老手可以借此說大量進貨進而砍價。

‘多少面?你問我要多少面?你那裡的貨怕是不少吧!’郝吳伯聞言心中大震,傢裡的買賣他從未經手過所以做不瞭主,可好友這裡面透露的東西他大概想到瞭:

對方是在幫西陽郡公宇文溫賣琉璃鏡,當然許紹肯定得有好處不過關鍵是能和宇文溫扯上關系,要是能用較低的價錢進貨然後轉手怎麼著都是大賺。

“嗣宗,我這,我這當然要買不過你知道的這得傢裡做主”郝吳伯說話都有些不利索瞭,對方不會做生意他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光沒問價還怕對方反悔又補充道:“買,肯定買!我這就回安陸找傢裡商量商量!”

他傢和許紹傢一樣在安陸有大宅子,平日裡一大傢子人都在安陸住畢竟在那裡多安逸些,傢中管著買賣的掌櫃們也都坐鎮安陸。

兩人初次談起生意還是有些放不下面皮故而氣氛有些尷尬起來,正當兩人幹笑時忽然有一名仆人慌慌張張的沖瞭進來喊道:“郎君,出事瞭!”(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