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祀蠶神,新年伊始,桑樹開始抽條芽,桑樹的好壞關系到蠶兒的生長良好與否進而關系到百姓的生活好壞,百姓養蠶能否成功也關系到官府能否從他們那裡拿到每戶絹三匹的戶調。??.??`
為瞭祈求蠶神保佑自傢種桑養蠶順順利利所以按風俗各個養蠶人傢開始祭祀蠶神:將熬好的白粥用碗盛好添上油膏恭恭敬敬的捧著登上房子東南角,這個時候就可以向蠶神祈禱保佑自己傢養的蠶又多又大。
街道邊,阿奴饒有趣味的看著一處民房裡的戶主祀蠶神而身旁一個侍女提籃候著,街道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大傢都對這祀蠶神習以為常唯獨阿奴有些‘少見多怪’。
她自幼入瞭楊傢跟著女郎楊麗華長大所以沒見過這種民間習俗,後來楊麗華入宮做瞭太子妃她也跟在身邊做女官,主仆二人在長安皇宮裡生活瞭將近九年原以為就這樣過一輩子未曾想遇到一個人從此改變瞭生活。
阿奴一想到那人就有些無語隨即沒瞭圍觀的興致繼續向前走,今日小女郎宇文娥英要買好玩的東西她也順便出來走動走動。
半月前那場叛亂似乎從未生過一般,西陽百姓們正忙著生計對那一晚的記憶似乎已經淡忘但是另一件事卻是津津樂道。
決戰西陽之巔,這是如今百姓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中的‘獨腳銅人宇文溫’更是作為主角時不時被人提起,新年伊始,訪親拜友的人們把除夕之夜生在西陽城的這場精彩打鬥四處傳揚如今已是眾人皆知。??.??`
官府已經多次辟謠說‘決戰西陽之巔’絕無此事若是有人再私下亂傳必定要追究責任雲雲,但是這種不痛不癢的措施不但制止不瞭故事的流傳反倒是火上澆油。
‘他肯定就是故意的!’阿奴心中如是想,她的‘郎主’宇文溫‘狡詐多變,詭計多端’滿肚子鬼點子一定是這個‘決戰西陽之巔’的故事幕後主使。
目的就是鼓吹自己如何英勇神武,不過想想變成瞭惡俗的‘獨腳銅人宇文溫’倒是讓人莞爾一笑,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故事更讓人津津樂道,就連郎主楊麗華聽瞭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西陽城是個小地方,繁榮程度和安6沒法比。至於長安麼阿奴更是不屑於比,她覺得也隻有洛陽、故齊都城鄴還有江南的建康才有資格和長安相提並論。
前方街口人頭攢動似乎是在聽著什麼消息,阿奴也不管那麼多直接靠瞭上去看是出瞭什麼事,隻聽人們都在議論著一件事情:陳國的皇帝去瞭。如今太子登基成瞭新皇帝。
“據說老官傢是因為得知始興王沒瞭一口氣接不上來就去瞭...”有人說著最新消息。?.
“要我說,始興王就是個逆子,你們是不懂,當年我在湘州的時候那個始興王做的事情啊...嘖嘖,那就不是人做的事!”
始興王陳叔陵在湘州做刺史的時候是弄得民不聊生可無論大臣們怎麼彈劾都沒用。陳帝總是不痛不癢的斥責幾句就沒瞭下文,長此以往陳叔陵就愈跋扈。
“那這般說,新官傢會不會派兵過來攻打西陽報仇?”
“報仇?始興王大過年的渡江偷襲,宇文使君還沒找江南的武昌算賬他們還有臉說報仇!”有人義憤填膺的罵道,宇文使君拎著獨腳銅人大戰使出三分真龍氣的始興王陳叔陵最後將其擊斃大傢都是拍手稱快,如今西陽城有宇文使君鎮守他們可不怕江南的陳軍過來。
“不要慌,宇文使君是何許人,宇文總管能看著他倒黴?要是江南的兵敢過來那麼黃州總管當日就兵趕來解圍瞭!”
巴州刺史宇文溫是安州總管宇文亮的次子,要是陳國的新官傢派大軍圍瞭西陽城那宇文總管肯定不會見死不救,有瞭這個緣故大傢反倒是不怕陳國興兵來犯。
阿奴聽著這幫渾身臭汗的糙漢東拉西扯頗感無趣隨即帶著侍女走開。在城裡轉瞭一圈也沒見什麼新奇的玩意她也懶得再走,到市場裡買瞭些小玩意和一隻小烏龜便打道回府。
小女郎來到西陽城後沒瞭最要好的玩伴,‘蕭阿姨’又時常被‘阿耶’折騰得起不來床而貼身小侍女短時間還跟不上節奏所以阿奴不得以再次變成陪玩。
阿奴走在回府的路上忽然扭頭向後看,侍女見狀也是回頭望卻見人來人往也沒看見有什麼,正奇怪間忽然有人站到身邊她覺得腰間被一個東西些什麼卻說不出來,那人見狀繼續說道:“阿奴姑娘,那一位問你是不是忘瞭在佛祖面前過的誓言!”
這話如同一聲晴天霹靂打在阿奴身上讓她幾乎站不住,多年前年幼時的誓言再次回蕩在耳邊,那誓言她哪裡會忘、哪裡敢忘。
“但得一口氣在,必護得女郎周全,如有違誓定死無葬身之地!”
見得阿奴魂不守舍的樣子那人面色一喜隨即趁熱打鐵:“阿奴姑娘,那一位說瞭,隻要兩位安全回去,以前的事既往不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