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五洲戍

作者:米糕羊 字數:1808

陳國江州尋陽郡,州治湓口,西進救援郢州的陳國水陸大軍正集結於此,他們從建康出發歷經二十日趕到這裡而郢州的最新戰況也同時傳到湓口。●⌒,

郢州州治夏口已於十日前陷落而郢州刺史魯廣達率部向西側巴州突圍(此巴州為陳國巴州),因為沿途有周軍攔截的緣故這消息幾經波折才傳過來,按照各處細作探來的情報此次江北的周軍是傾其主力南下進攻而不是襲擾。

周國大軍主力已經渡江氣勢洶洶看來是要將郢州納為己有,郢州下轄江夏、武昌、下雋、竟陵四郡如今除瞭西側的下雋郡外已全部失守。

與郢州最東側竟陵郡接壤的是就是江州尋陽郡,而與郢州最西側下雋郡接壤的便是巴州巴陵郡,長江水道由巴州拐向東北至郢州夏口又掉頭折向東南直到江州類似一個‘幾’字如今位於兩端的陳軍便要東西並進一齊向北進軍收復不想是假話但也不會癡心妄想瞭。

眾將計議已定,水軍向五洲進發尋機同周國水軍決戰。陸上兵馬小心推進穩紮穩打切不可冒進以免中伏,待得水軍擊破敵軍後一齊向北推進。

“五洲,就是周國水軍折戟沉沙之處!!”

。。。。。。

五洲戍,營寨內的燈火映亮江面,議事廳內巴州刺史宇文溫看著面前的一個輿圖正和眾將指指點點。

“五洲東南面是浠口。若是此前陳軍沿蘄水進攻蘄州我方援軍前往增援走官道要跨過浠水,若是陳國水軍從浠口入溪水逆流而上那蘄州的後路就會被阻斷所以不能讓他們如此輕松得手。”

“陳軍不是要救郢州麼,他們攻打江北的蘄州做什麼?”

“你沒聽說攻敵必救麼?陳軍也許想引得大軍分兵也說不準喔。”

“得瞭吧又不是巴州哪來什麼必救,蘄州在江北丟瞭還可以拿回來,陳國除非缺心眼否則誰會拿蘄州換郢州!”

“莫要吵瞭看輿圖,看看陳軍會從哪裡攻上五洲!”

宇文溫看著一幫人在紙上談兵卻不以為意,在場眾人大多數是隊主在別的軍隊裡是沒資格參與軍議的可他卻要打破陳規。

這個年代,兵傢秘籍都掌握在門閥、世傢、勛貴、豪強手裡沒有誰會教外人尤其是出身卑微的白丁,例如兵法、陣型、後勤管理、如何領兵、如何練兵之類的軍事知識都是傢傳,正如其他各類知識一樣都是中上階層掌握壟斷,想要學那就真要看個人在軍中摸爬滾打的悟性和所謂的奇遇瞭。

以這個時代的標準來看,宇文溫的軍事素養有些奇葩不入流因為他的用兵觀念跟當代人有些不同,他為瞭有自己的軍事班底所以決定讓自己麾下的將領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將他的一些想法與實戰融合並多加總結以期在不斷的作戰中成長。

所以參與感很重要,讓隊主們參加討論‘紙上談兵’一次次的對戰局做出自己的判斷,讓他們思考若是自己指揮作戰應該怎麼辦或者自己如何指揮隊內百名士兵才能更好地完成‘戰鬥意圖’。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門閥或者將門世傢出身的那些精英未必會投靠到他宇文溫麾下所以要想在將來的對抗中占上風就得有一隻能打的‘軍官團’,他的‘妄想’就是用集思廣益的集體力量對付日後有可能遇見的那些名將們。

眼見著討論的氣氛十分活躍宇文溫交代瞭幾句便走出議事廳,暮色下江風吹在身上十分愜意但他看著腳下的五洲陷入沉思,片刻後司馬楊濟走瞭過來腳步聲將宇文溫拉回現實。

“如何,守備工事都準備妥當瞭麼?”宇文溫問道,楊濟聞言點點頭說他沿著五洲走瞭一圈也檢查瞭一遍如今都已按照計劃做好瞭準備。

“吶,若是五洲守不住那本官許你投降,莫要有心理負擔喲!”

“使君說笑瞭,這一番準備下來若是還守不住那下官便自裁絕不投降!”楊濟鄭重的說道。

“別,你那腦瓜子還有用得緊,五洲在江中四面都是水要是本官兵敗如山倒敗光傢產那大夥可就在五洲上等死,與其白白丟瞭性命不如來個曲線救國...”

“使君莫要說笑瞭!!”

“誰知道哎,勝敗乃兵傢常事,本官交給你個任務,若是兵敗投陳到瞭江南就夾起尾巴做人,等到本官攻到江南時做內應開建康城大門的重任就非你莫屬瞭!!”

楊濟見著宇文溫說話越來越離譜索性閉嘴不接話茬,面前這位的唇槍舌劍他可是領教過知道各種不著調又講不過所以還是不想自討苦吃,此次他作為五洲戍守將任務艱巨所以每日都是‘三省自身’檢查防務是否有疏漏之處。

“五洲啊...劉宋時,宋文帝劉義隆第三子劉駿在這裡駐紮指揮大軍平定五水蠻亂,後得知太子劉劭發動宮變弒父便是在五洲領軍順流而下攻入建康。”宇文溫忽然說起一百多年前的事來。

這個歷史上發生的事情楊濟當然知道但他也知道宇文溫不是賣弄知識,果然隨後宇文溫收起笑容說道:“五洲,本官押瞭全部身傢在這裡。”

“楊濟,若是五洲丟瞭你就自掛東南枝吧!”(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