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倒伏

作者:米糕羊 字數:3011

巴州刺史宇文溫站在田埂上,在他面前是一大片水稻田,而就在眼皮底下的一塊田裡,莊稼們正在向他‘演示’什麼是倒伏。

原本應該是整整齊齊的稻田,某些地方卻出現瞭大面積凹陷,本應該是直立的水稻卻有很多已經歪瞭,就如同宇文溫記憶中被大風刮倒的樹木一般。

倒伏,顧名思義就是直立生長的作物變歪,嚴重的甚至出現整株匍匐倒地的情況,而如今面前的莊稼們還算有良心隻是歪瞭。

“使君,若是莊稼都倒地的話可是會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啊!”一名吏員在旁邊說道,方才宇文溫剛上岸聽到他們的匯報後立刻去看現場,在他們的指引下來到一處水田邊查看情況。

“使君,這莊稼倒伏可大可小,若是處置不當”吏員瞥見宇文溫有些發愣,心知這位大約是不懂要緊之處,幹咳一聲將如今面臨的形勢一一道來。

莊稼倒伏原因有很多,其中風災、暴雨是主要禍首,倒伏的情況大致分兩種:其一是根倒,也就是紮根淺而不穩,稍受風雨侵襲就發生平地倒伏。

另一種是莖倒,由於莊稼莖桿不壯,負擔不起上部重量,外加暴風雨等原因發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如今西陽城外部分莊稼出現的倒伏就是第二種情況。

因為進入雨季的緣故,接連幾場大雨過後又有前幾日的那場大暴雨,密密麻麻的雨水打在稻穗上加重瞭莖桿的負擔,加上大風的襲擾許多水稻出現倒伏也不奇怪。

倒伏一出現基本就能確定至少減產一到三成,若是事後處置不當減產大半都有可能,當然說是前一種根倒的話那基本是絕收,即便是事後搶救那麼收成也和絕收差不多瞭。

“州衙怎麼說?”宇文溫問道。吏員回答說許別駕正召集大傢開會商討對策,許多有經驗的老農都被請到州衙去瞭。

“你們先回州衙,就說本官已經知道瞭。”宇文溫說道,此時他已經從震驚中恢復過來,“議出結果後讓許別駕向本官匯報。”

目送吏員趕回城,宇文溫看著面前的水田發瞭會呆隨即也離開,事已至此光著急沒用,他不是種田專傢也不打算去焚香禱告,及時采取挽救措施才是首要之務。

他自知不是精力旺盛到事必躬親的人,自己不會不要緊會用人才是王道,既然有州佐官在那就讓他們分擔重任,做事就如同行軍打仗一般,作為主帥隻需要管好將領即可。

不認路?去找向導!渡河要準備什麼?反正時辰到瞭大軍過不瞭河你就自掛東南枝!

宇文溫不是控制欲超強的變態,隻要下達的命令能夠圓滿完成他不介意手下如何去做,當然那種天怒人怨的事情免談,讓自己手下的團隊得到充分鍛煉才是主要目的。

一個團隊光是帶頭大哥能幹有屁用,萬一帶頭大哥發燒感冒不能正常履行職責,手下人沒瞭主心骨什麼工作都無法開展,這樣的團隊沒有前途。

“所以呢,跟瞭我這個黑心老板,你們就認命吧!”……

州衙後堂,宇文溫端坐上首聽著別駕許紹的匯報,他剛入城連傢都沒回直接趕來州衙,而許紹住持的緊急會議也是剛好結束,對於莊稼倒伏的挽救措施也初步擬定出來。

倒伏的後果可大可小,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西陽城外莊稼倒伏的情況並不是今日才出現,前幾日大雨後州衙陸續接到農民匯報,剛結束守堤的別駕許紹又馬不停蹄的出城巡視。

整頓水利的重擔轉給治中郝吳伯,許紹心急如焚的投入下一波‘搶險救災’,作為民政官他的責任很重,莊稼的收成就直接影響到今年巴州的租調也就是財政收入。

西陽郡出現倒伏的農田占總數的三成,基本都是此次大暴雨時出現的,很少接觸農事的許紹也不太清楚倒伏是什麼,在花瞭番功夫才弄清楚相關情況以及後果。

倒伏一直是種田時經常遇到的問題,農民們對於防止莊稼倒伏也頗有心得,首先是在大雨來臨前開溝排水,未得是讓田泥不發軟,然後註意觀察一旦有倒伏情況便人為扶起來,二到三蔸一叢並用稻草攔腰紮穩。

憑著這個措施,許多稻田抗過瞭前幾次的大雨天氣,隻是最後這次的暴雨實在是罕見,不但雨量大連同刮的風也不小,這也是導致一些稻田出現倒伏情況的罪魁禍首。

事已至此後悔也沒用,如何采取措施挽救將損失降到最低才是最重要的,還好對於這種情況農民們也多少有些處置經驗,大傢群策群力很快便擬定瞭可行的補救措施:

首先,要及時排水以免倒伏的水稻葉子被水浸泡時間過長,避免稻穗發芽和莖桿發黴腐爛。

其次,視倒伏情況輕重采取不同的措施,那些倒伏情況不重的水稻不宜扶稻紮把,因為稻株一般都是順勢向後倒伏,過瞭三到五日後稻株會自動調節,讓葉片和稻穗自動翹起。

尤其是倒伏情況很輕的稻田,稻株的自動恢復能力很強,如果對這些水稻采取扶稻紮把,會人為破壞破壞稻穗、穗莖、稻葉的分佈,不但會損壞稻株也會讓倒伏的損失更加嚴重。

對於倒伏嚴重的水稻,隻要是沒有完全倒伏到地面,都可以通過人工捆紮成小把的方法挽救,這樣可以避免絕收。

此外,對於倒伏的水稻田要嚴格控制後期灌水量,當然這得有經驗的老農來現場指點。

“把他們組織起來,指導別人如何調整順便把把關,費用就從州衙裡出。”宇文溫說道,他見著似乎已經瘦瞭一圈的許紹心中有些過意不去,“一直都在外邊奔波,嗣宗留守辛苦瞭。”

“嗨,職責所在,哪裡有什麼辛苦不辛苦的。”許紹擺瞭擺手,他雖然面色疲憊可精神氣很足,從就任州別駕以來親自參與瞭許多事情,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長瞭許多。

“承業也瘦瞭一圈,等到秋收過後可得讓你倆放個大假。”宇文溫倒是真心實意,許紹和郝吳伯這兩位可真的是忙瞭大半年。

過年時也沒空回去同傢人團聚,兩個人帶著幕僚團就在州衙後院住下,平日裡那富傢郎君‘官三代’的逍遙日子也已不能實現瞭。

“使君,秋收後怕是又要動手吧,到時我倆個哪裡有機會休假。”許紹直接拆穿瞭宇文溫那‘假惺惺’的好意,面前這位費勁九牛二虎之力養著五千兵可不是拿來看的。

五千兵,要是按別處將領那種養兵法倒也沒什麼,關鍵是虎林軍的夥食向來是高規格,每日裡人吃馬嚼的消耗許紹想想都覺得無語。

他們許傢自然是有部曲否則也不能在嶽州牢牢紮根,祖父和父親能夠接連擔任嶽州刺史不光靠眼光,手上也得有一把好用的‘刀’,宇文溫養兵的消耗可是超過他們傢養部曲的水準。

許傢養部曲是為瞭自保,可面前的這位養兵所圖不小,許紹大約知道宇文溫的雄心壯志,所以他對自己在秋收後能不能平安休假深表懷疑。

老虎未必吃人,但嘗過人血的老虎是不會再放過活人,宇文溫在江對面的陳國手上搶得瞭許多好處,若是就此罷手不幹絕不可能。

“一張一弛嘛,刀不磨會生銹,再說巴州缺勞動力,明年還要修三臺河北岸堤壩呢。”宇文溫果然是‘蠢蠢欲動’,他的腳步絕不會停止。

“對瞭,許使君那邊有沒有多餘的耕牛,我們可以重金收購。”宇文溫又想到別的,水利修好瞭得開荒,開荒就得有耕牛拉犁,若是耕牛不足就隻能讓人來拉犁瞭。

許紹聞言搖搖頭,這年頭哪裡有人會嫌耕牛多,他父親治理嶽州多年可從沒聽說要賣耕牛,當然要是買豬仔那是沒問題,宇文溫之前到處收豬仔都被人叫做‘豬太歲’瞭。

“若是有牛犢什麼的也行,反正不急在今年,有瞭南岸河堤,那些荒地夠秋收後忙活的瞭。”

“使君,開荒的話得備齊種子,還要有農具當然要是鐵制的最好。”許紹也知道要提前準備,“巴水邊的河沙選鐵,現在練出來的鐵堪用瞭麼?”

“不知道,河沙選鐵煉出的鐵料有些麻煩,之前做箭鏃可以但要是拿來做鋤頭、鏟子有些脆”宇文溫想起河沙選鐵就有些氣餒,因為這是新礦源的緣故如何練出合適的鐵料還在摸索中。

但這這都是幾個月前的事瞭,宇文溫覺得自己燒瞭那麼多錢好歹都要有些進度,鐵料做鋤頭、鏟子必須耐用,實在不行就拿來做鐮刀,畢竟秋收已經臨近瞭。

“無論如何,先把莊稼倒伏這關過瞭,等到秋糧入庫才能松一口氣。”(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