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鏢局

作者:米糕羊 字數:2713

“鏢局?”王越對這個名詞十分陌生,在他的記憶裡,古往今來從未有過“鏢局”這種行當,不過宇文溫向來主意多多,他也就見怪不怪瞭。

“對,鏢局也可以稱為鏢行,可能王掌櫃沒見過此類稱呼,不過寡人在某卷古籍中見過,故而有此說法。”

“所謂鏢局的鏢,其實就是貨物,當然這貨物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人,鏢局按照路途遠近以及艱難程度收費,接瞭‘鏢’,就負責將鏢安全送抵目的地。”

宇文溫一如既往把想法的出處推托到古籍上,王越心知肚明,不過他對於“鏢局”這一說法很感興趣,因為經商多年,他知道若有鏢局幫忙,那麼旅人會安全一些。

旅人,可以是幾個搭夥上路的行商,也可以是急著回傢或者探親的百姓,也可以是囊中羞澀的官吏,對於他們來說,出遠門就是生死劫。

投宿的邸店、客棧極有可能是黑店,半夜三更熟睡之際被店傢砍瞭拿去剁肉;坐的客船,船夫隨時都可能見財起意,殺瞭人往身上綁塊石頭沉江。

路過村莊在路邊休息,前一刻還拿著鋤頭在路邊田裡鋤地的農民,很可能趁你不備一鋤頭下來殺人奪財;甚至路過某處城鎮,會被見財起意的胥吏污蔑為盜賊,投入大牢瘐死。

世人皆知長途跋涉風險很高,但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如此,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出行時身邊有大批護衛跟隨,基本上安全無憂,而勢單力孤的人隻能結伴同行以策萬全。

至於因為許多原因不得不孤身上路的,能平安抵達目的地那就可以稱得上是九死一生,可以到廟裡燒香還願瞭。

“大王的意思,是讓寨主們成立鏢局,以此名義隨著商隊行走?”

“說得不對,是讓寨主們和商賈們合夥成立鏢局,他們畢竟大多數人不通官話,如何與各地官府、豪強打交道?”

“請大王示下。”

鏢局的“原理”很簡單,宇文溫毫不費力就把武俠小說...後世的鏢局運作模式說瞭出來,簡而言之,鏢局(鏢行)就是“收人錢財,與人消災”。

這個時代交通不便,客旅艱辛不安全,一般人出遠門沒有那麼多護衛隨行,所以很容易就消失在旅途之中,或者想要把東西送到某地,卻沒有人能派,或者有人能去卻不能保證安全,那該怎麼辦?

這就是市場需求,也就是商機,極大的商機。

鏢局(鏢行)可以提供這種服務,收費之後保著“鏢”去往目的地,鏢可以是物品,例如書信、珠寶首飾或者各種貨物,也可以是人。

鏢局的出行線路基本固定,沿途各方勢力打點好,食宿也安排好,除非出現天災或者兵災等意外,否則必定能保得“鏢”安全抵達目的地。

鏢局出鏢,領隊稱為鏢頭,其他人員稱為鏢師,當然武藝好是必須的,基本的武器要有,遇見蟊賊能打退,遇見強盜能嚇走。

保“鏢”,如果“鏢”是商隊,那麼鏢師其實就是商隊護衛,鏢局在沿途設有分號,要在官府那裡登記或者打好招呼,商隊在半路出事鬧出官司,鏢師可以報出自傢鏢局名號。

這可比說“我是某某州郡百姓”要好得多,隻要當地官員不是鐵瞭心黑吃黑,就沒辦法污蔑鏢師是賊人,鬧出人命來,過堂受審也不怕。

鏢局可以登記為邸店的一種,和行商一樣,都是把“東西”從某地運到另一個地方,同樣是“做買賣”。

如果這個東西是人,那麼就是一種雇傭關系,而不是販賣人口:客人花錢,到鏢局雇傭鏢師,作為護衛護送自己抵達目的地。

這個客人,可以是小商販,也可以是尋常百姓,甚至可以是出身微寒沒有多少隨從的官吏。

當然,為瞭防止被官府通緝之人利用鏢局掩蓋行蹤,鏢局在各地的分號都得在當地官府登記,客人的身份要確定不是官府通緝犯才能“出鏢”。

鏢局裡負責和官府打交道的當然是良民,至於鏢局的鏢師,由鏢局擔保其身份,所以鏢師隻要不是官府的通緝犯,那麼官府沒必要對鏢師的身份大驚小怪。

“這樣一來,出身大山的寨民,擔任鏢師就沒什麼麻煩,一旦護衛商隊時擊殺盜賊出瞭人命,鏢局當地分號的負責人會和官府交涉,不怕有人潑污水。”

聽瞭宇文溫的設想,王越頗為意動,這可比設置僑郡、把山蠻收編為良民要好,由鏢局分號負責人同當地官府交涉,總比讓鏢師自證身份要方便和有效得多。

“大王,鏢局的構想著實不錯,可是萬一運鏢途中出瞭意外,涉及賠償問題就怕扯皮,說不得鏢局裡要有鑒定之人,對貨物的價值進行鑒定。”

“此是自然,細節部分就由王掌櫃和諸位東傢們商議瞭,當然,鏢局不僅限一傢,又不能太多,如何把握,還是得大傢討論決定。”

“黃州商會原有的護衛隊伍,還有托運業務,可以考慮成立鏢局來進行。”

宇文溫說到這裡意猶未盡,既然說到瞭鏢局,那麼另一個行業也就可以順勢推出。

“鏢局負責保護‘鏢’的安全,抵達目的地,這可以稱之為保鏢,但路上有風險,也許‘鏢’會損壞或者遺失,那就涉及賠償。”

“客人委托鏢局保鏢,若是有擔心,可以為“鏢”保險,王掌櫃如何理解‘保險’一詞?”

“保...險?”王越沉吟著,這個名詞他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很快就想通瞭其中關鍵,面露驚喜的問道:“大王所說保險,商機無限吶!”

“當然,在鏢局委托保‘鏢’,客人若擔心路上有風險,那麼可以花錢保‘險’,鏢若平安到達,那保險的費用自然不會退,如果鏢損壞,那就按照預先定好的賠償額度賠償。”

“保險的收費可以分多種,譬如...”

宇文溫化身保險推銷員,開始向王越灌輸何為“險種”,最簡單的,按照賠付金額的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同樣是一個拳頭大小的物品,一個雞蛋和一面琉璃鏡,其保險費可是天差地別。

客人若覺得自己在鏢局委托保“鏢”的琉璃鏡有風險,要求出意外後鏢局按一萬貫賠償,那麼好,保費按賠償金額的一成收,一千貫。

客人如果覺得自己委托鏢局送的雞蛋價值一萬貫,出問題要賠一萬貫,那也行,保費按賠償金額的一成收,也是一千貫。

如果客人覺得有自己佛祖保佑,無論委托鏢局送的是琉璃鏡還是雞蛋,最後都會平安抵達目的地,所以不打算付費保險,沒關系,本鏢局有規定,每件鏢物加收十文,損失後每件賠錢一貫。

各種保費和險種都有,可以列成“套餐”,豐簡由人,來鏢局委托業務的客人可以自己決定。

“竟然能有如此方法盈利?”

王越自詡經商多年見多識廣,可是這“保險”行業卻是第一次見識,其中的利潤有多高,他大概能想象出來。

鏢局接鏢,客人為防萬一付費“保險”,如果鏢局將鏢平安送達,那麼保險費入瞭自己囊中,如果鏢局的業務正常開展,那麼保險費的收益恐怕不會小。

長途跋涉風險極高,每個到鏢局委托的客人,恐怕都會為自己的物品買“保險”,畢竟一旦出意外還能有全額賠償,這些錢也值得花。

基於此種心理,托運的物品越值錢,那麼客人就越舍得花錢“保險”,隻要鏢局安全送鏢的比例高,那麼需要支付的賠償金就越少,大額保險費會成為重要盈利來源。

如果,鏢局承接瞭大宗貨物的業務,那保險費的收入,甚至會超過保鏢費!

從山南黃州到河北鄴城,數十輛車的商隊,隻要安全抵達,光靠保險費的收入那就是暴利啊!(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