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打算

作者:米糕羊 字數:2161

臺城東,青溪,其溪畔兩側大多為達官貴人的住所,東側大多為顯貴、皇族們的府邸及園墅,度支尚書孔范的府邸便坐落其間。天籟小說ww

一輛馬車在護衛的簇擁下,駛上清溪橋,即將進入清溪東畔。

剛從皇宮出來的孔范在車中閉目養神,方才他精心策劃的一場茶藝表演大獲成功,官傢龍顏大悅,對親自表演茶藝的孔貴嬪大加贊賞,連帶著孔范先前所犯之事也煙消雲散。

私通敵國販賣禁物,這項罪名換做一般的臣子,怕是立刻就會被打入大牢等候落,而孔范卻躲過一劫。

我有沒有私通敵國?有!

我有沒有和敵國做買賣?有!

可那又如何?

雖然是有驚無險,但孔范也沒太在意,他在跨出這一步之前,就已經深思熟慮過,所以即便數年下來險象環生,也絕不擔心會被皇帝砍瞭腦袋。

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孔范如今可是深刻體會瞭這句話的含義。

周、陳兩國敵對,他身為陳國高官,卻和周國那邊私下裡做買賣,這種事情捂得再嚴,也不可能瞞住所有人,遲早有被人彈劾的那一日,如今果然被彈劾瞭,然後平安度過。

關鍵在哪裡?

什麼朝廷法紀都沒用,全都在官傢的一念之間!

我能讓官傢高興,所以你們就算彈劾上一百遍也沒用!

想到這裡,孔范得意的冷笑一聲,那幾個不知好歹的小官,按說應該給點深刻的教訓,以便殺殺其幕後主使的銳氣,不過他真的心情很好,所以想瞭想還是作罷。

財要緊,哪有時間去拍蒼蠅,趕走就行瞭。

一想到財,孔范心情又好瞭許多,自從和周國的那位做買賣後,隻需安坐建康城,錢財便滾滾來,這幾年他都不怎麼收受小額賄賂瞭。

因為光靠和那邊做買賣,就足以維持日常開銷還頗有盈餘,孔范不缺錢,也就懶得見那些找上門來磕頭的小官。

所以他唯一要保證的,就是在官傢身邊的地位,隻要聖眷不衰,別人再怎麼怒火朝天,也不能把自己如何。

官傢寵愛的孔貴嬪,出身寒微,雖然都姓孔,但和孔范完全沒有血緣關系,根本就不是一個祖宗,不過孔范依舊和孔貴嬪結拜為兄妹,就是要互為奧援。

陳國後宮之中,最受官傢寵愛的就是貴妃張麗華,龔、孔二貴嬪次之,孔范想要巴結張麗華,但競爭者太多,所以退而求其次,巴結上瞭孔貴嬪。

有宮中的孔貴嬪幫忙吹枕邊風兼做耳目,孔范討好起陳叔寶來如虎添翼,也不怕有人在官傢面前說壞話,而他在宮外也幫孔貴嬪的親人拿瞭許多好處,可謂是“互惠互利”。

當時唯一的缺憾,就是錢不夠用,後來孔范和江北黃州那邊搭上線,錢也不缺瞭,每日裡就憋著勁討好官傢,以保自傢的榮華富貴。

“別的暫且不說,散茶、沏茶,還有茶藝,西陽王果真是個妙人。”

正自言自語間,馬車忽然放緩度,未等孔范問,車外護衛靠近車窗低聲說道:“郎主,是西陽王的車駕迎面來瞭。”

孔范聞言大驚,數息後笑著搖瞭搖頭,吩咐車隊讓道,他雖然是天子寵臣,但好歹要給宗室藩王一些臉面,不然鬧到官傢那裡去,他又要被罰酒瞭。

周國宗室有個西陽王宇文溫,陳國宗室也有個西陽王,是當今天子的二十三弟陳叔穆,雖然都是西陽郡王,但在孔范看來可是雲泥之別。

這麼多年瞭,總算是出瞭像樣的西陽王。

孔范熟讀典籍,知道歷史上有多個西陽(郡)王,最初的西陽王,是晉朝時的宗室、西陽郡公司馬羕,後來進位西陽王。

後來的劉宋、蕭齊、蕭梁還有現在的陳國都有過西陽王,數百年來這些個西陽王除瞭尊貴的地位,沒哪個能做出一番大事。

世事變遷,當初位於大別山北麓的西陽郡,也漸漸南移到瞭長江邊,即是如今的黃州西陽郡,而如今周國的西陽王,那可比歷代西陽王要生猛得多。

作為西陽王宇文溫的“合作夥伴”,孔范也是宇文溫在建康秘密產業的庇護者,至於宇文溫安插在建康城裡的人到底在做什麼,他從來不過問,也不派人刺探。

隋國就要完蛋瞭,而斷斷續續的消息也傳到瞭建康,最讓孔范在意的,不是周軍何時攻滅退守蜀地的隋國,而是那位沛國公鄭譯的下場。

作為楊堅篡權、篡位的幫兇,鄭譯居然全身而退,按著上月探到的消息,周國朝廷新砍的一批楊逆隋臣之中,還是沒有鄭譯。

雖然被閑置,但項上人頭還好好的,這讓孔范頗為意動。

他在官傢面前成日說大陳江山固若金湯,些許民變不過是刁民鬧事,可這種話他自己都不信,陳國的局勢越來越不妙,是時候安排好退路瞭。

陳傢的江山,禦座上的那位都不急,他急個什麼勁,早點抱緊西陽王宇文溫這顆大樹才是真的。

宇文溫都能把禍國罪臣鄭譯保下來,萬一北軍攻入建康,玉石俱焚之際,要保下他豈不是易如反掌!

私下裡和宇文溫做買賣的陳國大臣不止孔范一個,當然都是通過名下產業的掌櫃負責具體事務,但孔范琢磨著另外幾位怕是都有這種心思,所以...

數百年來,北軍從未攻克建康,也許南北對峙的情況會繼續維持下去,局勢若如此當然最好,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他覺得宇文溫那邊必須保持良好關系。

旱澇保收,這就是孔范的打算。

就在孔范心中不斷計較得失之際,馬車已駛入清溪東大路,片刻之後在孔府正門停下。

剛進前院,孔范還沒來得及更衣,管傢便迎瞭上來,低聲耳語瞭幾句之後,孔范顧不得勞累,轉入府邸一隅的某小院內。

一名年輕人早已等候多時,見著他進來,起身行禮卻未開口說話,隻是將一塊玉佩交到孔范手中。

在外趾高氣揚的孔范,仔細看瞭看玉佩之後,和藹的說道:“千裡迢迢來到建康,小郎辛苦瞭,你傢郎主可好?”

“有勞孔尚書掛念,我傢郎主安好。”

張魚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雙手奉上:“密信在此,請孔尚書按老規矩顯影,郎主要說的都在上面。”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