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好日子,在安6無所事事大半月的宇文溫,收到瞭鄴城那邊的飛鴿傳書,按其中內容所述,他的王妃和世子啟程回西陽瞭。天籟『小說.』2
雖然還沒有到喜大普奔的地步,但宇文溫已按耐不住喜悅之情,在書房裡來回走瞭幾圈才坐得住。
王妃的車隊從鄴城回西陽,大概得走上將近一個月,所以他還得等上一段時間才能見到妻兒,但有瞭盼頭,就不用成日裡輾轉反側。
先丞相尉遲迥的葬禮已經進入尾聲,近日剛剛下葬,天子罷朝三日,滿朝公卿均參與這場葬禮,鄴城內外一片縞素,可謂是極盡哀榮。
極有可能出現的危險局面,最後還是沒有生,杞王世子、山南道大行臺尚書令宇文明已經啟程回山南,而大塚宰、杞王宇文亮則留在京城。
雖然看上去一團和氣,但宇文溫知道較量已經暗地裡開始。
蜀王世子尉遲惇繼蜀王位,所以現在該稱呼他蜀王尉遲惇,父死子繼這沒什麼讓人意外的,同樣在意料之中的是尉遲惇繼任丞相一職。
不說血緣,也不說政治因素,尉遲惇一年多前是征隋大元帥,在其指揮下周軍最終收復大片失地,光是憑著這個功勞繼任丞相都說得過去。
尉遲傢的權力交接看起來很平穩,但不代表往後就是一帆風順,各方勢力隨後第一場較量的結果,以尉遲惇退讓告終:天子的婚事,延後一年。
若按原本計劃,天子如今已冊立胙國公尉遲順之女尉遲明月為皇後,奈何尉遲迥忽然去世,打亂瞭計劃。
父親去世,身為兒子的胙國公尉遲順,自然要服喪,可若真要服喪三年,那他女兒和天子的婚事總不能等三年,所以要特事特辦。
然而卻特辦不起來,因為事關人倫綱常。
尉遲迥在世的三個兒子中,尉遲惇已經被天子奪情,為瞭輔佐皇帝處理朝政不得不以日易月,三十六日後便開始履行丞相職責,如果再奪情尉遲順,天理何在?
為何要奪情?是朝廷運作離不開胙國公麼?不是。
是胙國公急著嫁女當國丈,不想為父服喪麼?當然不是。
那麼是天子好色,急著和貌美如花的尉遲明月敦倫麼?那更不是瞭。
所以咯,奪情做什麼?
丞相挽社稷於危難,立有不世之功,如今屍骨未寒,受輔佐之恩的天子卻急不可耐要冊後敦倫,受養育之恩的胙國公為瞭富貴也是急不可耐嫁女,翁婿若如此不要臉,那麼人倫綱常還要不要瞭!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做臣子、做父親、做兒子的都要有樣子,不然像什麼話?
故蜀王尉遲迥,作為一個臣子和父親是盡職盡責的,那麼作為天子的宇文乾鏗,就要有君主的樣子;作為兒子的尉遲順,那就要有孝子的樣子。
內容義正言辭的奏章,如雪花般堆滿天子及蜀王尉遲惇的案頭,都是硬骨頭諫官的進諫,無論措辭如何,大意都差不多:
尉遲順服喪以日易月那就是大逆不道,就算尉遲傢不在乎,可天子總得要臉面,大婚必須延期。
有沒有人在背後慫恿這些諫官?肯定有。
有沒有證據證明哪個是幕後黑手?當然沒有。
一番較量的結果,看上去是各退一步,天子的大婚自然要延期,尉遲順理所當然要為亡父服喪,三年改一年,一月,千金公主宇文氏即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母親,也是他的叔婆,八年前遠嫁遠嫁突厥的千金公主宇文氏,大概也沒想到自己會有如此坎坷的婚姻吧。
也不知道周天子宇文乾鏗,對自己姊姊如今的境遇會有何感想。
想到這裡,宇文溫不由得一陣緊張:宇文娥英可不能重蹈她堂姑的覆轍!
宇文娥英,是楊麗華和天元皇帝宇文贇的女兒,正牌大周公主,按輩分來說千金公主是她的堂姑,隻是宇文娥英因為不能明說的原因,從世間“消失”瞭。
如今的宇文娥英,是西陽王宇文溫的繼女,換而言之是拖油瓶,因為跟著繼父所以才“改姓宇文氏”。
但無論如何,如今周國宗室裡,還未婚嫁的適齡宗室女,就隻有這個亦真亦假的西陽王繼女宇文氏,一旦有喜聞樂見的和親,那就“非你莫屬”瞭!
宇文溫從來都是信奉“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所以事不宜遲,遲則生變,他決定要為繼女找夫婿張羅婚事。
大齡小姨子結婚未遂,自傢繼女剛好適齡,可得趕緊把大事辦瞭,免得夜長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