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秤分金

作者:米糕羊 字數:2637

林邑港,一艘艘滿載物資的船隻順流而下,在入海口處碼頭靠泊,早就等候多時的船主們,帶著親信圍瞭上來,在官軍設立的柵欄外,看著青壯將一個個沉重的竹筐抬上岸。

竹筐上有封條,在周軍將領的監督下逐個打開,露出裡面的黃白之物,而旁邊的空地上十餘桿大秤已經準備就緒。

按照約定,官軍於今日發賞,運載大軍渡海突襲林邑的船隻,每一艘船的船主及船員都有份領賞,當然,是由船主領瞭本船的獎賞,回船之後自行分發給船員。

關於獎賞的分配其規矩很簡單,船主分一半,剩下一半由船員瓜分,獎賞都是黃金白銀,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通貨,而官軍運來的金銀分量十足,足夠讓助戰的船主和船員都滿意。

和協助官軍攻打典沖的那些隊伍不同,大部分海船在抵達林邑港後就停泊在碼頭,沒有參與破城之後的燒殺搶掠,但官軍已經事先和諸位船主約定,會從戰利品中分一部分出來作為承諾之中的賞金。

而今日,見著一筐筐金銀擺在自己面前,船主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一個個笑逐顏開,帶著親信去領賞。

船主和船員們大多出自安州寧氏和高涼馮冼氏,族長有令讓他們協助官軍出征,這種命令不好當面違抗,但如果賞罰不公,大傢也會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而新的官軍如此守信用,讓大傢激動起來。

獎賞都是沉甸甸的真金白銀,即便是普通的船員,每人都能分上幾兩,這已經超過許多人一年的收入,而官軍全額兌現承諾,也讓許多人大為意外。

他們還以為官軍會在林邑港先發一半,剩下一半要等回到番禹再發,結果現在就全部發完,還宣佈待得回到番禹港,還會再發獎賞。

更別說船隻駐泊林邑港期間,還有女人可供船員“消遣”,雖然是怎麼看怎麼醜的林邑女子,但好歹讓許多船員開瞭頭葷,官軍出手如此闊綽,大傢自然願意效力。

碼頭上鬧哄哄進行著“大秤分金”,人聲鼎沸熱鬧非常,李慧圍觀瞭一會,分開人群向官署走去,那一筐筐的真金白銀確實晃眼,不過對於他來說,卻不值眼紅。

進入官署側廳,許多膚色各異的番商陸續離開,個個笑逐顏開,全然沒有之前那惴惴不安的樣子。

李慧轉入廳內,侍從們正在收拾坐席,而上首幾位年輕人正眉飛色舞交談著,見著他走進來,紛紛打招呼:“李兄!”

大傢都是熟人,李慧打個招呼就參與到討論中來,他笑瞇瞇的問道:“如何,都談妥瞭?”

“談妥瞭,最遲明日上午就能交割完畢,我們帶來的貨物,全都銷售一空!”

一個身材微胖的男子笑著說道,另一人接著補充:“當然,這些番商的貨物,也都被我們拿下瞭!”

“喔,那些香藥若是運到鄴城出售,利潤可是要翻上五、六倍啊!”

李慧感慨著,卻有一人表示不同意見:“我看懸,鄴城粟特胡商雲集,長安亦是如此,他們從西域也能販來香藥,依我看,不如販到懸瓠、小黃或者彭城,五倍利潤是肯定有的”

“那就由老頭子們去頭痛,我們隻管進貨哎喲,話說做海貿可真是暴利啊,難怪番禹的豪商們一個個財大氣粗,府裡連仆人都穿著綾羅綢緞”

幾個年輕人有說有笑的議論著,現場氣氛十分輕松,他們口中所說懸瓠、小黃、彭城,分別是豫州、亳州、徐州州治。

即豫州總管府、亳州總管府、徐州總管府治所所在地,按照地域劃分是河南地區,也是黃州商賈們做買賣的熱門地區。

而現在,黃州商賈又進入新的市場——嶺表的交廣地區,開始和外國番商做起買賣。

官軍走海路突襲林邑國都典沖,船隊殺進林邑港時,有許多番邦船隻正停在港內,番商們的海船滿載貨物抵達這裡本來是要做買賣,結果倒黴遇見兩國交戰。

周軍戰船遍佈海灣,這些番邦商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番商們正進退兩難間,隨軍出征的李慧等人及時出現瞭。

他們手上有神奇的琉璃鏡,琳瑯滿目的透明玻璃制品,還有白若牛乳的黃州白瓷,很快便吸引瞭番商們的目光,雙方都是冒險出遠門做買賣的同行,自然能相互“理解”,然後坐在一起“詳談”。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雙方得瞭個皆大歡喜的結果,李慧等幾個年輕人,可以向自傢的老頭子復命瞭。

他們幾個的阿耶都能和“那位”談笑風生,往來十分頻繁,所以小輩之間亦常有來往,關系自然不錯。

那位,當然指的是大掌櫃王越,至於王越身後的“那一位”,是黃州大戶們要緊緊追隨的貴人,言語間可不能有任何不敬。

李慧是李方之子,而李方自從當年的除夕之夜臨陣倒戈,配合“那一位”把偷襲西陽的陳國始興王陳叔陵“包圓”之後,發傢之路越走越寬闊。

隨著“那一位”的實力越來越強,追隨在其身後的大戶越來越多,不光黃州,還有黃州總管府下轄各州的豪強、大戶也加入進來。

大傢在“那一位”的指點下,齊心協力抱團取暖,共同開拓市場一起發財,各傢產業相互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而參與進來的傢族也越來越多,然後老頭子們漸漸發現,兒子不夠用瞭。

以李傢為例,李慧是庶子,傢業輪不到他來繼承,若按之前傢中的情況,待得李方去世,就隻能靠李方留給他的微薄傢產度日。

但現在不同瞭,“那一位”提攜自己人,李慧的嫡兄弟要麼入仕要麼從軍,為光大李傢的門楣努力,而李慧和幾個庶出弟弟,則要肩負重任,為李傢產業四處奔波。

這種好事若是往日可輪不到庶子身上,奈何李傢的產業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紅火,李慧等人雖是庶子但總歸是李方的種,哪有放著親生兒子不用反倒用外人的道理?

所以李慧和幾個庶出的弟弟分管瞭李傢一部分產業,為傢族以及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奮鬥著,今日在場的其他幾個年輕人,情況和李慧相似。

他們都是庶子,原本沒有任何出頭的希望,但是隨著傢族產業規模越來越大,而嫡兄弟們大多入仕或者從軍,所以擴張傢族產業的重擔,就落到他們肩上。

嶺表交廣是有名的煙瘴之地,但特產眾多、海貿興盛,李慧等人年輕力壯,自然要不辭勞苦為傢族跑一跑這片廣闊的新天地,當然,這肯定不是白忙活。

官軍攻破典沖發瞭大財,助戰的俚僚兵們大秤分金,而他們同樣也能“大秤分金”。

黃州商賈們捐錢捐物支持官軍出征,如今豐厚的回報源源不斷,李慧等人僅在林邑獲得的香藥,運回山南後即便就在黃州轉手,也能賺上幾倍的利潤,如此暴利可不是誰都有機會享受的。

對於他們這些庶子來說,傢族產業中的大頭,最後還是嫡兄弟們瓜分,但他們可以通過這些年的歷練,擴展自己的人脈、關系和眼界,即便以後老頭子去世後兄弟分傢,自己也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而能夠跟著“那一位”來典沖,就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

李慧等人正在交談,一名中年人走進大廳,他們趕緊上前行禮,這位中年人和王越一樣,是“那一位”手下的大掌櫃,同樣怠慢不得。

“如何,都談妥瞭?”

聽得幾位年輕人說談妥瞭,中年人點點頭,交代幾句之後,話鋒一轉:“準備一下,一起去典沖,大王要見你們。”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