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師范教育

作者:米糕羊 字數:2274

讀書人的傲骨,聽上去感覺很高大上,但是宇文溫認為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世間能有多少讀書人(文人)真的有傲骨?

傢境優渥的讀書人可以有傲骨,那些成日裡為柴米油鹽奔波的讀書人,有什麼資格說傲骨?怎麼能不向現實折腰?

陶淵明可以不為五鬥米折腰,辭官而去來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份傲骨可是名傳千古,然而陶淵明能如此瀟灑,是因為他傢境殷實,不缺這五鬥米。壹看書·

陶淵明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名臣,官至大司馬,受封長沙郡公,江東一流人物,陶氏一族實力雄厚,所以才有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瀟灑。

那麼對於祖輩在官場默默無聞的寒族子弟來說,這些讀書人之中有多少個能有傲骨,有官不做而是采菊東籬下?

大傢寒窗苦讀十餘載,不就是為瞭能夠以文入仕?

為瞭能在地方官面前混個眼熟,總得放低身段去爭取個露臉的機會,若是整日窩傢裡裝清高,那就隻能一輩子窩在傢裡。

入不瞭仕,那就要想辦法靠著學識掙錢來養傢糊口,學識淵博的開館收徒,學問一般的就受聘當教書先生,實在沒辦法而傢道中落的,就去替人傭書。

這種時候你還跟我講傲骨?

想是這麼想,宇文溫說出口的卻是另一番話:“王參軍,物以稀為貴,傲骨若是人人都有,那就不值得大書特書瞭,難道不是麼?”

王寸步不讓:“大王,經學名傢本就物以稀為貴。”

“王參軍莫非是對寡人所說多有誤解?”

“屬下不才,還請大王明示。”

“所謂教育,即是教書育人,滿腹經綸的有識之士,未必是一名好老師,寡人所說,王參軍以為如何?”

“大王所言甚是。”王似乎聽出來宇文溫的言下之意,不過他不敢確定,因為對方若真的是那種看法,可是會讓人有些驚愕。

“方才寡人說瞭,教材、師資,是寒族急需並且願意為此花錢的資源,教材即是各類書籍,而師資,並不單純指的是飽學之士,而是能夠真正教書育人的先生,或稱老師、教師。”

“以蒙學為例,幼童開蒙,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因為幼童未成年,心智不齊,若開蒙的老師不會教,那麼幼童想要入門,勢必十分吃力。”

“所以,如何讓蒙學老師學會給幼童開蒙,這也是一個教育問題,想實行教育產業化,就要想辦法讓這些教書育人的學者真正成為合格的老師。”

宇文溫慢條斯理的說著,然後引經據典:“前漢楊雄,其著《法言》曰:師者,人之模范也,故而如何讓人成為師范,是為師范教育。”

這個典故,是求學社社長章華向他說的,最後兩句,是他自己發揮的。

“師范教育?”王重復著這四個字,能確定宇文溫接下來要說些什麼,那麼他之前的質疑,立論恐怕就不成立瞭。

“沒錯,所謂殺雞焉用牛刀,若讓二劉去蒙學開蒙,豈不是大材小用?而他們所授內容,自己覺得簡單,但對幼童來說,卻如同聽天書。”

“王參軍昔年為露門學士時,對教學有何感想?”

“呃,一言難盡...”

王想起當年自己的經歷,他將近二十歲才發奮用功讀書,隻用瞭區區數年便學有所成,為當時的天子宇文邕任命為露門學士。???壹看書

周國官學,除瞭太學之外,還有露門學、虎門館、通道觀,通道觀是道傢學校,而露門學、虎門館是專門給貴胄子弟讀書的學校。

露門又稱路門,為宮廷最裡層的門,露門學的學生是皇太子及貴族子弟,設有露門博士、露門學士,王作為露門學士,當然教過學生。

按照他的教學經歷,在露門學教書真的很辛苦,一幫平日裡飛鷹走狗的貴族子弟,在學堂裡讀起書來大多心不在焉,簡單的知識教瞭一遍又一遍,就是學不會。

這些學生身份高貴,皇太子和皇子就不說瞭,其他人年紀小小卻有爵位,不是公就是侯,搞不好還有國公,他一個沒有爵位的學士,說話都沒底氣。

學生的父輩、祖輩在朝中不是高官就是勛貴,所以當老師的飽學之士對這些學生無可奈何,用心學的還好,不用心的那些學生,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

而王作為學而優則教的露門學士,一開始是沒人教他如何教書的,當老師的不得要領,當學生的頑劣不堪,那種日子,他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難受,都不知道自己當初是怎麼熬過來的。

等一下!我記得當年有個宗室子弟,堂上頑皮被罰整理藏書,結果居然讓其喚作十五的傢奴冒名,隻要資質不差又有良師指導,從開蒙起花十四年苦讀,要達到州秀才的水準,並不是什麼難事。

問題在於這樣的良師,真的能夠通過“師范教育”培養出來麼?

王此時已經完全忘瞭“讀書人有傲骨”這回事,因為宇文溫是要用師范教育來培養專門教書的讀書人,所以他的註意完全集中在師范教育上,不知不覺中,接受瞭宇文溫的“歪理邪說”。

宇文溫對於這樣的結果,完全沒有絲毫意外,因為他的規劃雖然有些俗,卻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歷史上正規的師范教育伴隨著工業革命出現,是國民教育水平大爆發的必要條件之一。

見著王忘記瞭辯論,一副洗耳恭聽的表情,宇文溫沒有沾沾自喜,而是開始進一步對其“洗腦”:“正所謂術業有專攻,蒙學、郡(縣)學、州學的老師,當然有不同。”

“那麼師范教育培養的老師,當然也分三種,此即為產品細化。”

“大王,莫非要將求學社的...經營范圍,增加一項師范教育?”

“沒錯,師范學堂,是章社長正在籌劃的事情,屆時,入讀師范學堂的學員,學費全免,食宿全包!”

“這....請問大王,求學社如何盈利,如何經營教育這門產業呢?”

王有些納悶,他琢磨著從培養教師,到這個教師教的學生讀完六年蒙學,恐怕十年就過去瞭,所以教育產業化恐怕要十幾二十年才見效果,那麼如何短期內從中獲利?

對於這個疑問,宇文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王參軍莫非未有經營產業?”

“大王,屬下不擅長貨殖之術。”

“原來如此,寡人對此頗有心得,既然要把教育做成一門產業,手法當然也有相似,王參軍可感興趣?”

“屬下聆聽大王教誨。”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