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天命

作者:米糕羊 字數:1324

虎死不倒威,權傾朝野的丞相尉遲惇,雖然此時病怏怏,看上去搖搖欲墜,但威風一抖起來,隻是幾句話,崔子樞等人聽瞭便覺得背後涼颼颼的。

他們確實在安排撤軍,這樣的行為事前並未獲得尉遲惇許可,確實犯瞭大忌,但事出有因,不得不如此。

但現在,崔子樞等人隻能先請罪。

尉遲惇強撐病體,看著面前之人,心中十分憤怒,柴村之戰敗得有些慘,但還沒慘到懸瓠城外十幾萬大軍必須撤退的地步,崔子樞是他安排留守大營的心腹,如此表現,實在是令他太失望瞭。

領兵南下息州時,尉遲惇除瞭讓崔子樞留守大營,還佈置瞭耳目,所以崔子樞和幾名主要將領在柴村之敗後,提前安排撤軍事宜,尉遲惇在回到大營前就知道瞭。

這種行為,和篡奪兵權差不多,若不是尉遲惇極其信任崔子樞,認為其中必有緣由,方才就會叫黃龍兵沖進來將這幾人拿下。

因為頭昏腦漲,尉遲惇現在沒精力說那麼多話,但他絕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怕得逃跑,懸瓠是生死劫,宇文溫那條瘋狗無論在不在城裡,他都不會放棄攻下懸瓠的決策。

尉遲佑耆還在收拾淮南局勢,即便短時間內擋不住陳軍的反撲,但隻要守住淮北,就能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尉遲惇這邊把宇文氏的軍隊從豫州趕走,不然淮水一線的官軍腹背受敵,隻能退守淮北,屆時就連河南各地也會出現問題,所以他絕不能撤軍。

即便柴村之戰損失瞭近萬騎兵,但大軍主力仍在,糧草供應沒有問題,糧道有保障,隻要軍隊還在懸瓠城外,宇文氏就無法把手伸向豫州東面的亳州總管府、東南面的揚州總管府。

局勢發展到這一步,愈發惡化,但隻要,妖僧混在普通僧人之中,一時間魚目混珠、真假難辨,然則此次妖僧謀逆,亦不可能成事,當年齊國時也發生過類似事件,不過數月便被平息。”

“可現在正是緊要關頭,這天殺的妖僧!”

不由得尉遲惇不惱怒,去年青州總管府就有地方官上奏,說有人借著組織邑義造像的名義,聚集無知信徒,似乎在謀劃著什麼。

這種危急官府統治根基的事情,尉遲惇當然不會掉以輕心,派人到青州,命令青州總管府署在境內大肆搜捕瞭一番,殺瞭不少妖言惑眾的妖僧及其信徒。

原以為就此消停,結果到瞭關鍵時刻,這顆毒瘤又冒出來壞事。

人倒黴,喝水都會塞牙,青州妖僧以彌勒下生為由妖言惑眾掀起叛亂,若在往日不過是疥癬之疾,而在如今這關鍵時刻,卻成瞭肘腋之患,威脅到徐州州治彭城的安危。

淮北地區,從西到東,大體上就是豫州總管府、亳州總管府以及徐州總管府所管轄的地區,而要守淮北,豫州州治懸瓠、亳州州治小黃以及徐州州治彭城這三個城池是必須守住的。

在這其中,彭城更加重要。

南軍北伐,必須先拿下彭城,然後進攻青州,隻有拿下淮北彭城以及青齊之地,才能打通泗水水系,借以用舟船輸送糧草輜重直抵黃河,以此作為北伐軍的糧道。

占據瞭青齊之地,北軍便可沿著黃河向西橫掃,席卷河南之地,當年晉末劉裕北伐,就是這樣的路數,而當南朝丟瞭彭城,就再也無法有效威脅河南各地。

所以彭城很重要,甚至比懸瓠還重要,而現在,本來可以增援彭城的青州軍,卻被妖僧掀起的叛亂弄得焦頭爛額,沒瞭外援的徐州軍,面對陳軍極有可能發動的攻勢,也會捉襟見肘。

想到這裡,尉遲惇覺得本來就痛的頭愈發疼痛起來,閉著眼睛緩瞭緩精神,他睜開眼問道:“說吧,你們原本打算將大軍撤到何處?”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