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鄴城之戰

作者:米糕羊 字數:2457

上午,北風中,鄴城南郊曠野裡,無邊無際的軍陣,分成南北兩陣正在對峙,軍陣之間距離正在慢慢接近,北面大軍陣型巍然不動,正在移動的是南面大軍的軍陣。

長安朝廷的討逆大軍(宇文軍),如今兵臨鄴城,位於戰場南面,主帥宇文明,統帥七行軍總管,兵力近十萬,誓要一舉擊潰敵軍,收復鄴城,平定河北。

戰場北面,背靠鄴南城佈陣的是鄴城朝廷軍隊(尉遲軍),兵力同樣接近十萬,主帥尉遲佑耆,副帥尉遲敬、尉遲安,率領鄴城駐軍及各地“勤王兵馬”,要和來犯之敵決一死戰。

這是尉遲氏守衛鄴城的最後一支大軍,身後便是鄴城,退無可退。

尉遲佑耆看著眼前無邊無際的敵軍大陣,隻覺熱血沸騰,如今是傢族的最危急關頭,侄兒年幼,他這個做叔叔的,無論如何也要力挽狂瀾。

似乎又回到瞭十年前,那年,同樣是長安朝廷派出的大軍兵臨鄴城南郊,年輕的尉遲佑耆,隨著父親尉遲迥出戰,在鄴城南郊擺下大陣,和敵軍對攻。

那一戰,尉遲氏同樣退無可退,一旦戰敗,就是玉石俱焚,所以戰況十分激烈,攻防數次易手。

身處龐大軍陣之中的尉遲佑耆,隻知看著中軍旗號行事,對於年輕的他來說,懵懵懂懂之間,己方就大獲全勝瞭,事後才知道,竟然有一番驚險的逆轉。

決戰時,鄴城百姓扶老攜幼出城觀戰,戰場邊緣(北面)人山人海,宛若趕集一般熱鬧非凡,結果戰場上戰況不利的敵軍,分兵攻擊這些圍觀百姓,使其潰散驚逃。

忽如其來的幹擾,致使己方將士以為後軍崩潰,軍心隨即動搖,所幸主帥尉遲迥應對得當,提前佈置瞭奇兵,對趁機掩殺而來的敵軍實行反擊,由此奠定勝局。

往事已矣,十年後,成為主帥的尉遲佑耆,汲取瞭當年一戰的經驗教訓,所以此次決戰,嚴禁城中百姓出城圍觀。

與此同時,在城中實行戒嚴,無論官民都不得隨意上街,而走在街上者,若聚集在一起的人超過三人,以意圖不軌論處,格殺勿論。

鄴城外城門大部分從內堵死,餘下幾門都有可靠將領把守,這些城門都嚴禁官民通行,有試圖沖擊城門者,格殺勿論。

尉遲佑耆之所以如此安排,是為瞭防止有人做敵軍內應,趁著官軍主力在城外作戰時於城內發動叛亂,奪門引敵軍入城。

而他之所以選擇出城迎戰,是因為別無選擇。

河北雖然地域遼闊,但對於如今的鄴城朝廷來說,各地豪強實在靠不住,各地州郡官員對於尉遲氏的忠誠度高不到哪裡去,靠這些人勤王,基本沒指望。

若尉遲氏擊退來犯之敵,大傢都會蜂擁而來,甘當馬前卒,若尉遲氏戰敗,這些人會立刻投向宇文氏,甘當清剿尉遲氏的馬前卒。

所以,若據守鄴城以堅固的城防對抗敵軍圍攻,然後等待各地援軍抵達鄴城勤王,這樣的戰法沒指望,因為能來勤王的軍隊都來瞭,還沒來的軍隊,大概是在觀望。

尉遲佑耆權衡利弊,和眾將商議之後,決定出城迎戰。

鄴城是尉遲氏經營多年的城池,也是追隨者聚集最多的地方,如今好不容易集結瞭將近十萬軍隊,若即便奮力一搏也打不敗敵人,那麼據守一座孤城又有何意義?

想到這裡,尉遲佑耆面露堅毅之色,他臨戰前,到王陵祭拜先父,希望先父在天之靈能夠保佑傢族,而現在,他就隻能寄希望於全軍將士能奮力殺敵,保得鄴城周全。

此時,他並不是一個人支撐著傢族,城內有崔子樞、房恭懿等人坐鎮,以防有變,城外大陣,除瞭尉遲佑耆之外,他的堂兄尉遲安、尉遲敬亦在陣中,分別指揮左軍、右軍。

尉遲佑耆坐鎮中軍,要拼盡全力,將敵人擊退,打贏這場決戰。

隻要能打敗來犯之敵,局勢就有翻轉的可能,如果打不贏,萬事皆休。

想到這裡,尉遲佑耆看看天空,今日多雲、無雪、有風,真是一個打仗的好日子,聽得前方號角聲如潮響起,低頭平視,卻見敵軍大陣已經逼近。

己方大陣之中隨即響起號角聲,此起彼伏,連接成片,尉遲佑耆下令擂響戰鼓。

戰鬥一觸即發,早已架設的大弩上弦完畢,隨著一聲令下,依次向南面敵陣發射宛若長矛的巨箭,與此同時,左右翼遊騎出動,開始攔截對方出動的騎兵。

陣前堆起瞭一堆堆幹馬糞,許多士兵手持火把將這些糞堆點燃,帶著臭味的濃煙很快從糞堆裡冒出,被北風帶著,向下風向的敵陣飄去。

戰場上濃煙彌漫,雙方大陣距離越來越近,遊騎間相互追逐廝殺,弓箭手開始前出對射,各自又有搭載轟天雷的自爆馬車蠢蠢欲動,隨後為對方騎兵壓制。

軍陣間距離越來越近,長矛如林,弓箭手回撤,遊騎往兩翼散去,片刻之後,宛若驚雷的爆炸聲此起彼伏響起,雙方前列的士兵投擲出轟天雷,隨後南北兩陣接觸,如潮的喊聲迸發,響徹天際。

戰線前列的刀盾兵,手持盾牌組成盾墻,拼命抵著對面同樣推進的盾墻,雙方盾牌相抵,背後是身材魁梧的士兵不斷向前投擲轟天雷。

火光之中,硝煙彌漫,血腥味四散,頂在一起的盾墻陸續出現破口,盾墻後手持長矛的士兵隨即和敵軍長矛兵對捅,又有悍不畏死的精卒,揮舞著五花八門的兵器,要從破口沖進敵陣。

綿延十餘裡的戰線,化作血肉磨盤,吞噬著無數生命,大戰伊始,交戰雙方勢均力敵,戰況膠著,誰勝誰負,還未可知。

戰場南側,宇文軍本陣,一處小土丘上,主帥宇文明正手持千裡鏡觀察戰局,就在這時,位於一旁望車上的望手放下千裡鏡,按著紙皮大喇叭向地面高聲大呼:

“西側數裡外樹林,有大量林中鳥飛起!”

樹林裡若忽然有大量鳥兒飛起,那就意味著有許多人入瞭樹林,所以,西面數裡外的樹林,有敵人。

眾將對此倒不覺得意外,戰前軍議時,大傢根據周邊地形判斷,敵軍可能會派兵迂回至西面那一大片樹林潛伏,伺機突襲己方側翼。

此次作戰,經過數次軍議,眾將對於所有能想到的可能,都已想到瞭,可謂面面俱到。

既然他們是由南向北攻,那就意味著在這北風呼嘯的時節,處於鄴城的下風向,為瞭防止風沙迷眼,宇文明甚至給許多將士配發瞭玻璃風鏡。

此時,即便得知西面可能有敵人迂回的兵馬,他也不動聲色,繼續觀察北面戰場,因為己方在戰前就做出瞭相應佈置,所以現在隻需要關註主戰場即可。

時值正午,北風風勢減弱,天空雲朵出現間隙,陽光透下,宛若一個個光柱從天而降。

正在用千裡鏡觀察敵情的宇文明,忽然目光一凝,而幾名同樣手持千裡鏡,觀察北面主戰場戰況的將領也定住瞭,因為他們都發現瞭敵軍那邊出現異狀。

沒多久,淒厲的呼嘯聲,在己方中軍本陣響起。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