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將軍秦野

作者:君子毅 字數:1845

百官們觀望的同時,心裡在嘀咕。

秦野一定會處置這個小吏的。

畢竟他雖然是國賊,也不能太無恥,總要給朝廷和皇帝一點尊嚴吧?

秦野看向小吏馬齊,“你做的很好,就是要驗明正身。若是不然,今天來一個說自己是皇帝,明天又來一個,誰受得瞭這個。你是沒有罪過的,反而有功,賞你一年俸祿,起來吧。”

“啊啊?”馬齊懵瞭,沒想到不單單不懲罰自己,還嘉獎自己瞭。雖然他隻是一個小吏,但也知道,正是因為自己位置卑微,主公犯不著因為自己和朝廷皇帝對抗。

“主上!”馬齊激動壞瞭,心情無法形容。

在場的,秦軍內部的人員,個個激動不已。

秦野的做法,無形中凝聚瞭本方的人心和士氣。

漢獻帝和百官抽過去瞭,便感到,今後的日子,恐怕比董卓那時候還艱難。

……

公元198年五月,漢獻帝回朝,數年以來,第一次正式和朝廷合二為一,因此,朝廷終於完整,正統性得到瞭確定。

漢獻帝昭告天下,改年號為建安,並晉封秦野為大將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以為殊榮。

秦野實質上掌握瞭朝廷和皇帝,成為瞭繼董卓之後,天下諸侯公認的天下第一大國賊。

然而也有例外,幽州冀州青州,近千萬百姓,歡呼雀躍。紛紛張燈結彩,燃放煙花爆竹,慶祝大救星成為大將軍。

天下各地百姓,皆慕秦野美名,傳頌他的仁德和愛民。

於是乎,天下許多有志之士都是很矛盾的。看不明白一個國賊,怎麼就這麼得民心。到底是民心重要,還是國賊重要?

得民心者是國賊嗎?國賊能夠得到民心嗎?

許多大儒於是轉行研究起瞭哲學,最終得到一些定論,什麼什麼更替,什麼什麼自然。

這一日大朝會。

由於皇宮還沒有建成,因此安排瞭一個較大的府邸,作為漢獻帝臨時的行宮。

就在這一天,秦野采納徐庶的建議,準備招安黑山軍張燕。

老司徒王允站瞭出來,頗為不滿道:“大將軍,黑山軍乃是賊眾。大將軍應該履職,前往討伐才對。”

許多官員都站出來呼應。

秦野看瞭看百官,“黑山軍多是良民,隻因為被當地豪強、貪官污吏剝削,沒有活路,這才進山落草為寇。山中幾十萬百姓渴盼安寧的日子,老司徒不為百姓著想,一味隻知殺戮,非君子所為。”

“你……。”王允大怒,怎麼說來說去,變成自己是小人瞭。

這時候,楊彪走瞭出來,道:“陛下,臣認為大將軍所言甚是,當先招安,若那些黑山軍不願投順,再往討伐即可。”

漢獻帝一直沒吭聲,這時候才說道:“朕認為,還是王司徒說得有道理。即為賊眾,當予以討伐,才能以儆效尤。”

百官就都不吭聲瞭。

秦野向漢獻帝望去。

漢獻帝沒有回應,隻是抬眼看著屋的對,應該招安黑山軍。”

王允他們一愣,昨天不是不同意嗎,怎麼過瞭一天,就反轉瞭呢。

他們便發現,昨日裡還紅潤的劉協,今天憔悴瞭許多,黑眼圈都有瞭。

經歷過董卓李傕郭汜的他們,頓時就明白瞭。

王允等人便感到,不能再去試探秦野瞭。這樣試探下去,下一個遭殃的就是自己瞭。

便感到還是要用鬥爭董卓時候的套路,明面上都順著他,其他暗地裡進行。

於是,王允立刻走瞭出來,“陛下,臣昨天想瞭想,便感到大將軍說的果然是有道理的,是臣想錯瞭。”

於是乎,眾人都是站瞭出來,紛紛呼應秦野。

這件事情就定瞭下來。

於是,秦野便讓趙雲荀攸為使者,帶著朝廷的詔令,招安張燕。

當初秦野隻有山區根據地,張燕還險些喪命。如今秦野幾乎制霸北地,因此招安張燕的工作進行的很順利。

秦野招安張燕後,主力部隊的規模達到瞭十萬。

另一方面。

隨著秦野控制住瞭朝廷,聲威日盛,與其接壤的袁紹、曹操、陶謙等人諸侯,人人自危。生恐秦野以朝廷的名義,來討伐自己。

這一日在洛陽。

袁紹召集文武開會。

袁紹一方的人,認為秦野肯定第一個拿他們開刀。因為顯而易見,在黃河以北,隻有並州不在秦野的控制之下。秦野想要南下,肯定先拔並州。

雖然袁紹的勢力也完全起來瞭,有三州之地。但秦野的戰績太顯赫,麾下名臣良將太多。而當前的形勢,並非隻有袁紹和秦野爭霸。袁紹背後,還有曹操劉表等人。

若是一旦開戰,對袁紹極其不利。

另外,袁紹十分擔憂曹操會背後捅他一刀。

這時候,劉備的使者簡雍到瞭。

過瞭一會。

袁紹見到簡雍後,很冷漠,畢竟洛陽時候,和劉備的關系很差。並且,劉備就一個破縣城,還是租別人的。此刻來找袁紹這樣的大戶幹什麼?要麼就是要贊助,要麼就是要投靠。

來投靠袁紹也不待見劉備這樣的。

然而,隨後袁紹就震驚瞭,“什麼,劉玄德有密詔!拿來我看!”

袁紹看瞭密詔後,眉頭緊緊,“沒有玉璽……。”

簡雍道:“明公,但有陛下的私章,這就可以瞭。畢竟那時候,玉璽已經被秦野這個國賊搶奪瞭。”

“有道理……。”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