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北平。
陳德馨做好瞭早餐,沖裡屋喊道:“小玨,小琰,快起床吃飯瞭!”
“來瞭!”臥室傳來少女迷糊的聲音。
馬裕藻穿著長衫來到樓下,打開自傢的收報箱。裡面除瞭平時訂閱的幾份報紙,還有兩封信件,以及一本厚厚的雜志。
他先是仔細看瞭看信件,一封是老朋友錢玄同寫來的,另一封的收信人則是女兒馬玨。
“豈有此理,真是胡鬧!”馬裕藻氣得直接開罵。
從第二封信件的寄信人地址來看,明顯是從北大校園中寄出的。那麼這封信就很容易猜到瞭,肯定是北大學生寄給女兒的情書。
馬裕藻現在的外號是“北大嶽父”,不知有多少男學生這樣悄悄喊他。就連學校的某些老師,也經常用“嶽父”的稱號來跟馬裕藻開玩笑。
那幫小兔崽子,在學校胡鬧就夠招人煩,現在居然敢把情書寄到他傢裡,這讓馬裕藻氣得肺都快炸瞭。
回到客廳,妻子陳德馨已經把早飯擺上桌,兩個女兒也洗漱完畢等待開飯。
馬裕藻基本的涵養還是有的,他不會私拆女兒信件,更不會悄悄的扔掉。他把信遞過去說:“小玨,你的。”
“哦,謝謝爸爸。”馬玨順手把信拆開。
馬琰連忙湊過來瞧熱鬧:“姐,快讓我看看!”
馬玨展開信紙,邊看邊點評道:“文筆還不錯,是一篇抒情散文,可惜太過賣弄詞藻。”
馬玨常年跟周赫煊、魯迅保持通信,文學眼光高得嚇人,一般的文章她自然瞧不上。而且,她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追求文筆華麗的少女,文風漸漸被周赫煊和魯迅影響,追求的是文以載道,喜歡那種有趣味、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
“寫得挺好呀,這個男生很有才華。”馬琰評價說。
馬玨笑道:“喜歡你就拿去吧。”
馬琰撇嘴道:“我才不要你的情書,我自己也收到過不少。”
“咳咳,”馬裕藻咳嗽一聲,“吃飯!”
姐妹倆連忙噤聲。
馬裕藻一邊喝著稀飯吃著油條,一邊拿起報紙瀏覽新聞。
馬玨則撿起桌上的雜志,稀奇道:“咦,這本雜志好厚的,名字也很古怪。”
馬琰突然指著封面驚呼:“姐你快看,封面上有導讀標題,周先生的新作《黑土》正式連載!”
馬玨聞言,連忙翻到目錄頁,然後飛快地照著頁數直奔《黑土》。隻見標題下邊寫道:“這是一個發生在東北黑土地上的故事,全篇有五個部分:闖關東、日俄戰爭、辛亥風雲、五四革新和九一八。”
看到這裡,馬玨還以為是歷史小說。結果讀瞭一部分正文,她才發現講的是發生在民間的故事。
《非攻》這本雜志屬於月刊,每期的頁數很厚,因為光是連載的《黑土》就多達2萬5千字。
馬玨都忘瞭吃早飯,完全沉浸於故事當中,一口氣將《黑土》開篇的兩萬多字讀完,然後心裡沉重無比。
因為故事的基調太黑暗瞭,剛開頭就是山東大災荒。清政府非常高姿態的調糧賑災,結果從中央到地方層層貪污,賑災糧都進瞭貪官**商的口袋。
不但如此,地主士紳還聯合無良商人,趁機抬高米價,逼得老百姓賣兒賣女賣屋賣地。一場悲慘的天災,變成更加醜惡的人禍,百姓的苦難,卻成為貪官污吏、地主商人們的饕餮盛宴。
老百姓辛辛苦苦攢下的血汗錢,隻能買到一點點糧食。祖祖輩輩辛勤耕耘的土地,被地主士紳趁機霸占,整個山東已經成為人間地獄。
更加毀滅馬鈺三觀的是,做為受害者的底層百姓,也暴露出各種人性的醜惡。
比如做為主角的鐘傢,居然為瞭幾十文銅錢和三斤小米,就在闖關東的路途中,殘忍殺害瞭鄰居的馬傢兩兄弟。
鐘傢接下來的淘金,也充滿瞭各種血腥與殘暴。他們先是被礦主和工頭欺壓,流盡瞭辛酸血淚,可一旦獲得反抗的機會,立即聯合淘金工人殺死礦主。鐘傢從被剝削者,搖身變成瞭剝削者。而且他們變本加厲,比以前的礦主更加殘暴,動輒將淘金工人毒打致殘致死。
這次連載的內容,結尾是馬傢的孤兒寡母,被馬匪頭子救回去做瞭老婆和養子。
“呼!”
馬玨長舒一口氣,似乎想把心中的鬱悶都吐出來。她對接下來的情節非常期待,或許馬匪會替天行道,殺死鐘傢人為馬傢兄弟報仇。又或許那個馬傢幸存的幼子是主角,長大之後成為英雄豪傑。
好在這個故事並非全部黑暗,也有一些人性的閃光點。比如某個配角為瞭給妻兒留口糧,在生病之後選擇自殺;又比如一次礦難,某個工人為瞭救朋友,毅然決然犧牲瞭自己;還有幾傢闖關東的農民互相扶持,在窮山惡水間開荒種地,一點點的變得富足起來。
馬玨看到的,是晚清時期的世態百相,一副底層貧民死中求活的血淚畫卷。
“爸爸,你快看這篇小說,周先生的新作。”馬玨把雜志遞給父親。
馬裕藻接過來細細閱讀,他的人生閱歷遠比女兒豐富,在讀小說時自然想得更多更深。許多故事情節,猶如一把把尖刀戳刺著心臟,讀完連載內容,馬裕藻感慨道:“周明誠這是要寫一本傳世巨著啊。”
《黑土》可不僅僅隻講三個傢族的故事,期間穿插著無數歷史背景,以及來自於各個階層的配角人物。這些事件和人物被寫得活靈活現,讓人仿佛置身於1850年代的山東和東北,就像是真的發生過那些故事一般。
事實上,周赫煊寫的那些小人物的故事,都是來源於現實。他通過對東北流亡群眾的多方詢問、打聽、記錄,各種真實故事就寫瞭二三十萬字,這些都是他的創作素材,稍加改動就寫進小說當中。
這次僅僅連載瞭兩萬五千字,故事還沒來完全展開,關傢都沒來得及出場,就已經足夠讓人震撼。
熱淚、汗水和鮮血,澆灌瞭人們腳下的黑土,上演著一出出悲歡離合與恩怨糾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