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敢不效命!

作者:無言不信 字數:1562

唐朝現在的局面非常的詭異,一個朝代要麼鼎盛,要麼衰敗。而鑒別鼎盛衰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們的軍隊強不強大,廟堂否安定,政治制度有沒有崩壞。隻要軍隊、廟堂、政治制度崩壞,三者若是一起出現,幾乎等於敲響瞭往朝滅亡的警鐘。

可這時的唐朝軍事疲軟,廟堂混亂,三點出現其二,可偏偏政治制度完好無損。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葩的情況,主要原因在於武則天:武則天忌憚將領掌權,威脅她的皇位,稱帝前後殺瞭一大批能征慣戰的宿將名帥,導致盛極一時的大唐軍事急轉而下。又因以女子之身登基為帝,亂瞭綱常,使得近年朝局反復易主,皇帝、太子、權後各懷鬼胎,大臣清洗瞭一遍又一遍。短短十年不到,已經經歷瞭神龍、唐隆兩次大政變,兩次大清洗。即便到瞭現在,還出現公主權勢比皇帝強,太上皇不願意放權,甚至意圖廢皇帝的念頭,朝堂亂成瞭一鍋粥。同時武則天作為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也確實有著過人的手段,她發展科舉,重用寒門任用婁師德、狄仁傑,使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正因為如此,現在的唐朝軍事弱,朝政亂,可百姓卻意外的生活富足。就如升鬥小民安逸的過著日子看著,並不是最重要的。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知人善用才是關鍵,劉邦就是最好的例證。

郭元振微笑道:“那你覺得當今陛下如何?”

裴旻終於明白瞭郭元振的用意。他對於李隆基這個人的感覺很復雜,李隆基前期英明果斷,撥亂反正,掃平韋武之亂,誅殺太平公主。掌握大權後,政治上重用宰相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將大唐拉上正軌,軍事上用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大將開疆拓土,將唐朝推向瞭高峰。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開元時期的唐朝,綜合實力是整個唐朝最強的。但是這種強勢並沒有維持多久,李隆基開創瞭盛世之後,開始滿足瞭,沉溺於享樂之中,將自己提拔起來的名相一個個的****林甫、楊國忠這樣的人物走上瞭廟堂,還無度的信任安祿山致使安史之亂的爆發。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促使瞭唐朝步入藩鎮割據的局面。至此以後的唐朝便深陷泥潭,雖然國運未斷,還出現瞭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等有作為的英主,卻不過是茍延殘喘而已。

安史之亂的發生並非如漢朝、明朝那樣大勢所趨,無可奈何,完全罪歸李隆基一人,是他一人作死所致。可以不客氣的說,李隆基一手創建瞭綜合實力最強的盛唐的同時又一手將唐朝推向瞭翻不瞭身的沼澤泥塘。

不過這個時期的李隆基確實當得上英明神武四個字,尤其是他年紀輕輕卻一手主導瞭唐隆政變,硬生生將自己的父親李旦推上瞭皇位。

裴旻隻能道:“當今陛下確實算得上是有為之主,至少在心胸上,比太平公主強過不少。”

郭元振滿臉希望的看著裴旻道:“那你可願意助陛下一臂之力?”

裴旻幾乎沒有任何猶豫,頷首道:“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傢,裴旻敢不效命!”

郭元振拍腿大笑,“好,太好瞭!”

裴旻抱拳道:“不知道需要我做些什麼?”

郭元振淡然一笑:“目前你資歷地位太低,尚無用武之地,但你放心,隻要有為國效命之心,一定有需要你的時候。”

裴旻疑乎的看瞭郭元振一眼,心知他說的不是實話,卻也沒有計較那麼多。

郭元振道:“武舉的事情我已經調查清楚瞭,想不到你還挺能惹事的。盧藏用、常元楷、李慈都參與瞭進來。太平公主的心腹,你一人就得罪瞭其中三個,也是瞭不得。”

裴旻尷尬的摸瞭摸鼻子道:“應該是盧藏用挑起的,他受瞭別人的挑唆參與瞭進來。至於常元楷,我打瞭他兒子的臉,給教唆的參與瞭進來瞭吧。可是李慈,我真不知哪裡得罪瞭他。”

郭元振解釋道:“李慈是兵部員外郎竇辰的親戚,常元楷又是李慈的上司,湊在一起也是正常事情。怎麼樣,要不要老夫給你出口氣?”

裴旻搖瞭搖頭笑道:“不必瞭,剛剛長公主給我上瞭一課,讓我明白瞭一件事情。對付地位遠在你之上的人,要不就將他置於死地。要不就老老實實的什麼也不幹……”

郭元振古怪的看瞭裴旻一眼,心底竟然有著小小的發怵。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