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一下前文,前一章帶瞭一句,裴旻與王維分開瞭,現在修改一下,沒有分開,有他的點點戲份,寫的時候,一下子忽略瞭,抱歉。
**********
裴旻一行人回到先前寄存坐騎、馬車之處,取回瞭馬車,而王維、趙奕瑩也是乘坐馬車來的,他們跟孔廟的關系密切,直接將馬車停在瞭孔廟後院,兩輛馬車匯集一路,直往曲江行去。
曲江是大唐最具有標志性的地方,位於長安城東南部,就在那一畝三分之地,有曲江池、大雁塔、芙蓉園、慈恩寺等等景點。
來長安,不遊曲江,等於沒來一般。
但凡長安有重大節慶,既要聚在一起歡慶的時候,曲江是唯一匯聚之所。
不隻是上元節的曲江夜遊,三月三的曲江宴,端午節的賽龍舟,都在曲江舉行。
廟會固然人多,但跟曲江夜遊相比,卻是天囊之別。
熙熙攘攘,一眼望去,皆是湧動的人流,比廟會更加可怕。
不過曲江位於長安城東南部,長安的結構佈局是北密南疏。絕大多數人集中居住在北部,也是皇宮和官府所在之處,南部各坊人口稀疏,屋舍也不是那麼密集。
人流多瞭一倍有餘,卻也不顯得擁擠。
一如既往,裴旻將馬匹馬車寄放到瞭一處大戶人傢。
人的名,樹的影,裴旻這一亮出身份,不帶任何猶豫,對方很開心的給瞭方便。
這還未進入曲江,小七、小八已經拍手叫瞭起來。
“快看,快看!那裡,好高好亮的房子!”
小七一如既往坐在裴旻的肩膀上,小八也是一樣,高坐李白肩上,他們看的最遠。
此刻成個曲江猶如白晝一樣,近乎百萬的花燈遍佈曲江上下。
現在是冬季,西北的氣候尤為幹冷,但是靠近曲江,卻如進入暖房一樣。
百萬花燈所散發的熱量,甚至戰勝瞭這寒冷的氣候。
小七、小八所指之處並非是如他們所見的房子,而是花燈樹。
在百年前有個叫鄭鳳熾的長安首富,傢產不可計數,邸店園宅,遍滿海內,與權貴往來,勢傾朝市。他富到高祖李淵都屈尊與他為友。還曾對唐高祖誇富說,終南山上每株樹掛絹一匹,山樹掛滿,傢裡還有餘絹。
鄭鳳熾為瞭炫富,曾經在上元節這一天於曲江搭建瞭一個高達六丈,寬一丈餘,上萬花燈制成的巨型燈樹,從而名動京畿。
自那以後,無人再有如此手筆。但至此長安富豪各自以花樹鬥富,為節慶日增加喜慶,形成瞭不成文的規定。
小七、小八看見的正是由長安豪商搭建的燈樹。
“我們去那裡吧!”李持盈一臉興奮,晚年她是在芙蓉園,遠遠眺望曲江熱鬧,而今能夠近距離親眼一睹,哪裡耐得住,不住催促。
“好!”裴旻笑著,當先往燈樹方向走去。
這還未到燈樹,前方已經傳來一陣鑼鼓喧天,人群中,出現一個踩高蹺的隊伍,有獅、有龍,有觀音菩薩,有金童玉女,還有哼哈二將……幾乎把所有民間傳說的人物,都包容在內。最精彩的是他們全部踩著高蹺,搖搖晃晃而來。
“先看這個,先看這個!燈樹不會跑!”
突如其來的節目,引起瞭李持盈的興趣,帶著幾分期望的看著裴旻。
“好好好!”裴旻再次跟李白、王忠嗣充當開路先鋒,擁著裴母、嬌陳、李持盈、趙奕瑩、王維擠到瞭前方。
元宵龍燈,也是上元節的一大特色。
龍燈,也叫“龍舞”,長達十丈上下,由數十人舞動的巨龍之舞。
一人在前以繡球鬥龍,其餘全部舉龍,表演“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動作,可謂精彩萬分。
除瞭小七小八,眾人大多見識過耍龍燈,但所處情況不同,感覺大不一樣。
連賢惠的嬌陳,漸漸端莊的裴母也也被氣氛感染,拍手叫好!
在這漫天的叫好聲中,這些舞龍燈的隊伍更顯能耐瞭。
這時人群忽然一陣擁擠推搡,夾帶著驚呼聲,後邊人向著前方擠來。
裴旻反應不可謂不快!
第一時間轉身,紮穩馬步,一手扶著肩上的小七,一手摟過李持盈,用自己的身子,當作墻墊,擋在裴母與嬌陳的前面,穩住瞭她們的身子。
王忠嗣、李白在這危急時刻,也臨危不亂。
王忠嗣分別扶住瞭他母親王氏與王維,李白則用身子擋住瞭趙奕瑩。
這擁擠來的突然,在後邊的王小白與一幹護衛皆來不及應對。
事情發生,應對的也是極為迅速。
立起瞭一道人墻,穩住瞭動亂的人群。
李持盈莫名受到推搡,眼見大禍臨頭,不料裴旻及時突然出手相救。她被裴旻摟在胸前,碰到他寬廣堅實的胸膛,又驚又喜,一剎那間身子軟軟的幾欲暈去。
裴旻正想松開李持盈,突然覺得腰間傳來拽扯之力,有人竟然趁亂偷他東西。
裴旻趕忙松開李持盈,往腰間一摸,錢袋猶在,但是玉佩卻不見瞭蹤影。
玉在中國的文明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五經通義》說玉“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孔聖人也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認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節。
因故古語有雲“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裴旻帶的這塊玉是他父親傳下來的,算不上是什麼珍貴的寶玉,卻極有意義。
錢袋要是丟瞭,便丟瞭。
玉佩,真丟不得。
他目光一掃人群,立刻瞧見一人影,往舞龍隊伍方向逃竄。
沒有任何遲疑,一手將小七夾在手腕,另一手直接取出秦皇劍,以劍鞘對著那人影射瞭出去,秦皇劍化作一道白練,直蹦小偷後心,口中同時叫道:“你們原地護著,賊人跑不瞭!”
如此一連串的反應,隻在頃刻之間。
一氣呵成!
竊賊還未跑遠,以讓劍鞘擊倒在地。
他起身欲逃,亮白的長劍已經抵在他的肩膀。
竊賊突地轉過身來,“噗通”一下,跪在瞭裴旻面前,哭道:“饒命,英雄饒命,小的,傢有病重母親,一時迷瞭心智,不敢瞭,再也不敢瞭……”他雙手捧著玉佩,高舉著,還流著淚。
裴旻半點也不給情面的喝道:“孝道絕不是做賊為盜的借口!”
見已經有武侯趕來維護治安,裴旻收瞭劍,取回瞭玉佩,將人交給瞭武侯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