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帝的眼皮微微動瞭動,守在一旁的方旭舟(72章出現過,端木鴻瀚在太醫院時的徒弟)激動而又小聲道:“師兄,師兄,陛下有反應瞭。”
皇後和皇貴妃趕緊圍到床邊去:“陛下,陛下……”
熬瞭一天一夜,端木善澄到一旁閉眼小憩,意識剛剛迷糊,就聽見有瞭動靜。
起身搖瞭搖腦袋讓自己清醒,大步走上前去:“兩位娘娘還請散開些,讓微臣看看陛下情況。”
床邊的幾人趕緊讓位,善澄上前把脈,又拿出銀針紮瞭幾個穴位,康帝慢慢睜開瞭眼睛。
“陛下,您感覺如何?”善澄輕聲問道。
妹妹妹夫沒有回來,無論如何,陛下也不能有事。
康帝臉色依舊沒有血色,張瞭張嘴,卻是發不出聲音,善澄對方旭舟道:“將人參泡的溫水端過來。”
小心翼翼給康帝喂瞭兩口參茶,他又平復瞭一會兒,總算是能開口說話瞭。
“朕,朕昏迷多久瞭?”
“回陛下,您睡瞭一天一夜。現在感覺如何?可有哪裡不舒服?”善澄問。
康帝想深吸一口氣,可吸瞭一半就發現胸口扯著疼,隻得再次放緩呼吸:“除瞭身子有些乏力,都還好。”
皇後在一旁忍住不讓眼淚掉下來:“陛下,朝堂之上的紛爭,再是正常不過瞭,您怎能如此跟他們如此置氣?傷瞭身子,如何是好啊?”
皇後是皇帝正妻,她說這些話,並不是因為心中有多愛皇帝,而是現在太子不在京中,宮裡情況復雜,這個時候,皇帝絕對不能出意外。
皇帝抬手,皇後趕緊上前握住,隻聽他道:“皇後莫要難過,朕隻是一時急火攻心,無礙。”
皇後還想說什麼,康帝道:“你們都出去候著吧,朕有事與善澄說。”
內室隻剩下端木善澄,康帝問:“朕的壽命,還有多久?”
善澄仔細斟酌瞭一下:“短則三個月,長,一年。”
“一年啊!也隻有你敢同朕說實話瞭。”康帝笑道:“若不是以前沉迷女色,沉迷丹藥,朕的身子也不會如此虛弱吧?”
善澄沒有直接回答,但他的沉默,就是默認瞭。
康帝繼續道:“朕想多活些時日,等著太子回來。”
“微臣定當盡力。”
“嗯,朕自然是信得過你。”
康帝剛剛醒來,精神還不是很好,又歇息瞭很久,才開始問徐福現在外面是什麼情況。
聽瞭徐福從各處收集過來的情報,康帝一直壓制住自己莫要生氣,他還想多活些時日。
“徐福,你覺得王丞相那老匹夫心中的新太子人選是誰?”
“陛下,奴才眼拙,還真看不出王丞相支持的是哪位皇子。奴才唯一能看得出的就是,絕不會是齊王和九皇子。”
“呵!我龍傢的江山,何時輪得到旁人指手畫腳?去將皇後和老四喊來,稍後將皇貴妃也一並喊來。”
皇帝突發急癥,妃子皇子臣子們都候在門外,根據等級跪瞭一片,在得知皇帝醒來的消息,才各自散去,各自歸傢。
皇後剛剛回到坤寧宮,就得瞭消息,說陛下要見她,又匆匆往養心殿趕去。
她到的時候,徐福公公守在門外:“娘娘還請稍等,齊王殿下正在裡邊兒呢!”
陛下醒來就召見齊兒,這是好事,皇後點瞭點頭,耐心的等在殿外。
殿內,端木善澄給皇帝施瞭針,配瞭藥,又緩瞭好一會兒,康帝的精神要好一些瞭。
此刻靠坐在龍榻上:“老四,今日朝堂之上,王丞相等人要求換太子,你怎麼看?”
“兒臣堅信太子兄長不日定會平安歸來。”
康帝點瞭點頭,他信老四沒有奪嫡之心,也信老四對太子的忠心:“可若是朕的身體,等不到太子回來呢?”
齊王撩開袍子跪下:“兒臣懇請父皇保重龍體。”
康帝笑瞭:“可是希望朕保重龍體,才大著膽子替朕分擔?”
齊王心虛,所以這話在他耳中聽來就是意有所指,但此刻也隻得硬著頭皮道:“您是兒臣的父皇,替您分擔差事,是兒子應當做的。”
康帝沒有力氣跟他拐彎抹角:“朕老瞭,將來老十七,老十八還得由你多多護著。”
齊王跪在地上,身體止不住的發抖:父皇知道瞭,父皇一定是知道瞭。
康帝仿佛聽到瞭他的心聲:“發生在這宮中的事,有幾件是真正瞞得過朕的?一個女人而已,睡瞭也就睡瞭,還不值得朕與朕的兒子反目。”
此話一出,齊王仿佛是聽見瞭自己人頭落地的聲音,身子一軟,腦袋重重的磕在地板之上。
瞧著老四這副窩囊的樣子,康帝一臉嫌棄:“做的時候不怕,現在怕瞭?朕之前都沒跟你計較,現在還會要你的命不成?”
康帝這一輩子啊,有過多少女人,他自己都不清楚,也不是每個女人都記得住,所以女人對她來說,真的無所謂。
王詩蕊年歲小,床笫之間柔柔的喚他‘姑父’,這讓他有種別樣的感覺。
後來發現這個‘小侄女’居然還跟他的兒子有染,伺候完老子伺候兒子,然後再來伺候老子,瞧著那雪白的身子,他就覺得刺激,興奮,每次都欲罷不能。
所以,對於老四偷偷摸摸上貴妃榻的事兒,他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瞭。
至於那對雙胞胎,隻要是皇傢血脈就行,反正又沒有皇位給他們繼承。
本來這件事,他不打算挑明的,可現在還需要以此來讓老四乖乖聽話。
齊王真的差點兒都被嚇尿瞭,自以為隱藏得很好,原來父皇早就知道瞭,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這顆腦袋,差點兒落地。
抬頭偷偷看瞭皇帝一眼,父皇好像真沒有要殺他的意思,才弱弱說瞭一句:“兒臣,謝父皇不殺之恩。”
“嗯!起來回話吧!”
齊王起身,雙腿還不聽使喚的有點兒發軟。
皇帝將皇後也喊瞭進來:“朕準備擬一份聖旨,若是在朕歸天之前,太子都沒有回來,那朕這皇位,由九皇子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