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皇帝與幸臣

作者:漢風雄烈 字數:884

在飛機航母崛起前,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前,水戰【海戰】於過往的千百年中,是任如何的翻轉變化,都無法脫離“船堅炮利+巨艦大炮”這一牢籠。

大勝小、堅克脆,於水戰之中乃是天經地義的。

而它們搭載的‘大炮’,即是最初的弓箭,後來的拍竿,再到真正的火炮,也是戰船上承載甲士的多寡。在蒸汽戰艦來臨前的時代,跳幫肉搏是慣於海戰的西方人也無法避免的。

陸謙對水戰是一竅不通,然他為梁山泊水師提供瞭最好的硬件上的供給。

有當世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所部瞭。後者所在的秦州,那本就隸屬秦鳳路西軍范疇。

可以說在趙宋設立清河天水節度使一職前,這兒的兵馬本就是西軍。

荊忠這原著上第一個死掉的節度使,上任多年來,亦始終緊抓作訓,絲毫不敢馬虎大意。可想而知他部兵馬之強。

高俅的戰功全靠的是西軍二小劉為他賺的,他本身對西軍的戰力是極為推崇。如此般把最好的留在身邊,再有其他四節度兵馬簇擁,那自是認為安全無恙。

待到王煥、李從吉兩部兵馬奔到清河,他倒要看梁山賊如何顧著頭尾?且自身有五萬兵在握,便是出瞭意外,必要時候挽狂瀾於既倒,也不在話下,這般來他是真高枕無憂矣。

將手一揮,身邊自有長隨把地形圖收起。高俅叫人泡上一壺團茶,自己坐在椅子上閉目冥想,卻是在心中醞釀著該當如何於皇帝敘話。

這非是奏折,而是封於皇帝的私信,好叫皇帝知曉此戰的情形。

高俅的政治頭腦不怎麼樣,但他絕不是一個笨人。鞍前馬後的伺候趙佶不是一年兩年瞭,他如何還不知曉這位天子的秉性?

說當今天子,玩物喪志,縱欲敗度,沉迷享樂之中不可自拔,是一點也不錯。可就是這樣的一位皇帝卻恰恰最關註權柄。

他高俅不是童貫那閹貨,能坐領數十萬大軍,不見疑於趙皇帝。他是有鳥的!

趙佶能把十幾萬大軍徹徹底底的交予他嗎?就在近在這距離東京城咫尺的地方,這不可能的。

何況此戰幹系巨大。

高俅甚至都不敢去查他的身邊隨從裡,那有多少是皇城司的眼線。高俅唯一能做的,便是時不時的向趙佶來表表忠心。

幸臣也非是那般好做的。那功勛卓著的大臣,皇帝即便要翻臉不認人,也要給予個體面。但高俅這般的幸進之輩,一切可都維系在皇帝恩寵瞭。高俅一直就很清醒的認識到瞭這點。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