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調將譴臣

作者:火九 字數:2355

第四百二十三章調將譴臣

劉協與賈詡商量著派誰去主持進攻中山郡之事,劉協覺得趙雲合適,賈詡則別有人選,覺得趙雲最近升得有點太快瞭,較為憂慮,正在這時史阿推門進來瞭。

“陛下!軍師,有急事,不得不打擾。”說完史阿遞上瞭一份情報,情報上面有傳屬蓋章,走的是錦衣衛的密線。

劉協揮手讓史阿退瞭出去,這才拆開一看,神情為之一擰,旋即拍在案幾上,認真的思索瞭一下,這才緩緩開口:“荊州方面的消息,蔡傢與曹操聯系上瞭,而且往來甚密,像是要謀劃什麼,看來曹操與荊州都做出瞭選擇。”

賈詡道:“曹操此人較為奸雄,且多疑,未必會相信陛下的誠意,陛下讓呂佈將軍多在邊境溜達一下便是;至於荊州,多半是劉表傾向於漢室,而蔡傢舍不得放下權力,想要一博,陛下大可征兆劉表長子入朝,好為日後進入荊州,吸收荊州人才,平定荊州做好準備。”

“隻能如此瞭。”劉協點點頭,然後又道:“這不是最急要的,最緊迫的是,蔡傢玩火,放開瞭武關的道,讓趙傢兄弟吃下瞭半個南陽,如今武關通向長安的要道被趙氏兄第掌控瞭。”

賈詡聽瞭先是一愣,幸災樂禍一般的冷笑道:“蔡傢還真是玩火呀,竟然想學劉嫣,把半個南陽送給趙氏兄弟,為的就是與我們相隔開,為的就是中斷劉表與我們的直接聯系,真是愚蠢之極。

陛下,如此反而正給瞭我們機會,趙氏兄弟本就不被朝廷承認,遲早要征討,到時進攻南陽,到是少瞭一些阻礙,名正言順得多。”

不過劉協卻並不樂觀,他發現賈詡忽略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劉協自己造成的,怪不得賈詡。

因為趙匡胤勢力是BOSS,是唰出來的BOSS,是以進攻消滅自己為目標而存在的人物。

所以他們不會寂寞,一但做大定肯會進攻長安的。

武關一但落到他們手裡,對於進攻長安就進瞭一步,現在趙匡胤方面具備進攻的能力與位置瞭。

所以劉協道:“問題的重點不在這裡,趙氏得到半個南陽,手握武關,一但南下之路被擋在新野襄陽一線的水路裡,他們就會轉移矛頭,對準我們,而長安就在進擊的路上,而且是最有誘惑力的地方。”

劉協一直防著趙匡胤攻打洛陽,結果等瞭這麼久,趙匡胤一點動靜都沒有,顯得非常的冷靜,就是積蓄實力。

現在他也想明白瞭,自己離趙匡胤的距離太遠瞭,完全沒能影響到他,所以他定是早就定下瞭先奪南陽,在從武關攻長安的計略,洛陽也許是趙匡胤也知道那裡除瞭屯田軍與駐防軍之外,根本沒有瞭有進攻的價值,所以才會冷靜發展。

聽劉協這麼一講,賈詡沉吟瞭一下,點頭道:“聽陛下這麼一說,現在長安是有些空虛瞭。”

長安坐鎮的沒有幾個將帥,能統兵指揮的將領幾乎都出動在外瞭,張遼在涼州,馬超在北地郡黃河,龐德在西河郡,徐晃在並州,趙雲、呂佈、徐榮等等都在冀州,現在的長安就一個猛將典韋,還隻是一個隻會砍殺的主,指揮你就別想瞭。

雖然長安城兵力不少,但那都是新兵,缺乏謀士與指揮帥才。

萬一趙匡胤真從武關進攻,長安危險。

雖然不一定能攻破,但是造成的影響會很大。

“那就調荀攸回長安,長安方面隻要是關於戰事的事情,全全由他負責,另陷陣營高順先去洛陽,暫時停駐那裡,洛陽由徐庶負責,在讓荀堪協助。”

荀堪雖然跟袁紹混,但是自從俘虜之後,很快就轉投瞭長安。

畢竟荀攸早在大漢做官,對於轉變沒有絲毫抵觸,尤其是袁紹自殺後,更是幫著處理魏郡南邊諸縣的事。

賈詡撫摸瞭一些胡須:“陛下擔心趙匡胤會兩頭進攻,虛虛實實,誘騙我們。”

劉協苦笑搖頭:“不!他肯定會兩頭進攻,而且都是實。”

劉協沒辦法解釋給賈詡,趙匡胤唰出來的可不隻是兩兄弟,而是一幹文武大臣,那裡面可是有不少良將謀臣,會算計跟能打的人可都不少。

必須提防呀。

賈詡雖然不知道劉協的秘聞,但是不妨礙他看出來劉協對此事的重視便道:“既然陛下調荀堪去洛陽,不如把辛毗也弄到漢中去吧!”

辛毗雖然被俘虜瞭,但是還沒有投降,因為辛傢還在為袁傢做事,他不能坑哥哥。

既然不能放在眼前用,不如弄遠一些,這些辛毗的抗拒性就小瞭。

劉協同意瞭,當既又讓人找來呂小佈,讓他帶著超級步話機隨荀攸回長安。

很快二人又敲定一些問題,冀州的戰事,能快速推進就快速推進,能停的就停下也行,畢竟消化奪到手的嘉州土地需要時間,現在並州河內還有一堆事情。

今天擴展的有點快瞭。

很快兩封調令又撥瞭出去,一是任命朱靈駐守河內,從西邊防守曹操,輔助呂佈施壓。

而朱雋則悄悄調回瞭洛陽。

另一個則是把胡車兒調入冀州,駐守長常國。

趙雲騎兵進攻中山國,徐榮步兵從安平國進攻河間郡城。

齊頭並進,攻打袁尚。

袁尚聽從審配之計,以空間換時間,從郡城樂就城,將大本營遷移到鄚縣,鄚縣,也就是以前冀州軍與公孫瓚對峙時的糧草囤積之地。

面對審配等人的遷移之計,賈詡也不上當,改變策略,並不攻占樂就城,而是讓趙雲騎兵跨郡奇襲距離鄚縣50裡外的高陽城。

徐榮步兵改從北至南平推中山國。

馬延、張顗不敵徐榮,張顗戰死,馬延最後投降倒戈,中山國平,長安勢力與鞠義方面直接連成一片。

在經過劉協許諾之後,鞠義選擇投降長安,劉協讓鞠義重組先登,從隱龍衛挑選100送至鞠義處,鞠義見先登死士大喜。

當然此事不提,鞠義投靠長安後,袁尚兩面受到進攻威脅。

審配等獻計在退進入逐郡立基業。

河間國不攻自占,大部分歸屬劉協。

如此經過長時間的雙方消耗,劉協的擴展到瞭一個極限,而二袁因為沒有瞭河間國,袁譚在側翼暴露在瞭劉協的兵鋒之下,二袁結成攻守同盟。

與此同時,奪得武關的趙匡胤南下之路被水道所阻,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開始集兵力於長安與洛陽方面,正如劉協猜測的一樣,趙匡胤雙管齊下,同時展開猛攻。

而原本安份瞭一陣的劉璋也在益州開始搞特特殊化,大肆宣揚道教在危險,搞臭張魯,又開始對漢中玩小動作。

同時徐州方面也出現瞭微妙的變化,陶謙對手下的掌控力在漸漸變弱。

而在交州,一切動蕩也結束瞭,一支探路隊,開始進發荊州。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