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停止進攻吧
“這支世傢軍果然有所防備,子龍跟令明將軍的進攻沒能讓對方混亂,無從下手瞭。”
“也不是沒有讓對方發生混亂,而是對方用四萬人來防守兩翼,早早做瞭準備,就算有混亂也能很快制止,兩位將軍的騎隊都屬於輕騎,並不適合沖踏軍隊,這才沒能破陣。”
“早知道,就把張秀可是張濟他們的西涼騎兵調回來瞭。”
“這沒辦法,調西涼騎兵回長安,所經之地一定會暴露,唯有龐德的人可以從直道悄悄返回長安,隻能說我們還是太保守瞭,做得不夠大膽,”
賈詡與荀攸二人將情況盡收眼底,互相之間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瞭起來。
當然通過趙雲與龐德的試探,他們也看出來瞭,想靠騎兵來沖擊對方軍隊,達到破敵目前還不行。
對方兵力是一個優勢,硬缸有些困難。
不過二人都沒有把騎兵招回,而是繼續讓他們對八大世傢的軍隊進行牽制。
有兩支騎兵在,不管是宇文泰還是韋孝寬,但不敢撤掉兩翼的四萬大軍,所以攻城的猛力激進程度也就隻能限制在現在的范圍之內的。
時間拖得越久對漢庭這邊是越有利的。
時間很快又過瞭半個小時,李傢軍雖然源源不斷的跟在韋傢軍後面攀登上瞭城墻,但是並沒有打開局面,相反傷亡直線上升,損失極大。
最後宇文泰看著都不能不插手瞭,對宇文護道:“讓韋孝寬下令停止進攻吧,這樣打不下來瞭。”
“是!叔父!”宇文護領命去通知韋孝寬。
宇文泰又對兒子宇文邕道:“通知元傢,繼續趕制攻城器械,明天在攻一次就沒有機會瞭,如果還打不破長安城,我們就要退回扶風,要開始以守為主瞭。”
宇文邕道:“父親大人,那涼州呢,我們是否先拿下,否者張遼領兵殺回,與朝廷的軍隊東西夾攻我們的情況不妙。”
宇文泰道:“這些不用你操心,有漢陽李傢,他們會謀劃涼州的,屆時涼州會是一個大坑,張遼無暇分兵來攻我們的,隻要擋住瞭朝廷的進攻以後關涼就是我們的瞭。”
韋孝寬聽到宇文護的傳話,那心中一松,揮動旗幟,頓時鳴金之聲響徹不停。
死命支撐的韋傢軍像是撿回瞭一條命,紛紛撤退,李傢軍也不得不跟著後撤。
潮水一般退下的敵軍,也讓守城的漢軍終於緩瞭一口氣,紛紛就地而坐,靠在血墻垛上休息。
看敵軍的樣子,今天是不會在進攻瞭,這一回退得幹脆,直接退守回瞭河營地。
“今天是不會在進攻瞭,不過晚上還是要小心提防,以防敵軍狡詐。”荀攸見八大世傢軍都徐徐後撤回瞭軍營說道。
賈詡道:“多防備點總是沒錯瞭,估計明天中午他們還會在攻一次,其軍後營還在打造攻城器械,想來明天會更加瘋狂。”
戰事結束,二人也不用留在這裡瞭,帶著隱龍衛回瞭皇城。
這邊劉協已經上線,醒來的第一件事他就是與長安取得聯系,看看這邊又發生瞭什麼。
結果聽到扶風郡竟然造反瞭,而且一口氣八個世傢豪強湊瞭八萬大軍進攻國都。
也是吃瞭一驚。
誰這麼大能量,竟然聚眾八萬。
結果一聽是宇文、元、李、趙、於、獨孤、侯莫陳八大世傢豪強也有些迷糊瞭。
問過小夢,小夢從資料裡才告訴他,這大概就是西魏跟北周時期的關隴集團八柱國十二大將。
“宇文泰、宇文邕、宇文護、韋孝寬、於瑾、李虎、獨孤信、楊忠、趙貴、李弼、元欣、侯莫陳崇,原來是他們。”劉協頓時明白瞭過來。
這李虎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爹,李世民的爺爺,李弼則是瓦崗軍李密的爹,楊忠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爹,獨孤信則又是楊堅嶽父,李淵外祖父。
於是……這就是爸爸要去哪兒。
都是跑丟的人物呀,竟然也是這麼快就冒出來瞭。
五代十國的跑城內唰分,南北朝的跑城外唰分,還真是有趣。
“情況如何瞭!城內的守備如此完善,應該不是問題吧。”劉協對著超級步話機問道。
對面的呂小佈道:“陛下!皇後派瞭一隊隱龍衛去協助守城瞭,而且許褚、李元霸也去瞭,在加上龐德與趙雲的騎兵出城助攻,應該不會有問題的。”
劉協聽瞭這些,這才放松瞭一些。
八柱國十二大將兵力是很雄厚,優勢是兵多,但是猛將好像不多,在加上是攻城戰,一對消,不見得能占多少優勢。
果然在等瞭半個小時之後,賈詡與荀攸二人都過來瞭,並且把情況匯報瞭一下。
“陛下!城外的叛軍已經停止瞭攻城,估計明天還會在次進攻,對方應該是有所顧慮,臣等猜測,明天一戰叛軍若不能攻下長安,必會退走,屆時便是我軍反攻剿滅的最好時機。”
劉協點點頭,那邊二人匯報表示,今天叛軍傷亡有一萬八千之從,己方傷亡三四千。
明天在戰,敵軍傷亡就達到三分之一以上瞭,攻城就會出現疲軟,後面就不會在攻瞭,反而要忌憚漢庭的援軍到達瞭。
想瞭想劉協道:“既然如此,你們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朕相信你們會做好的,不過務必粉碎殲滅這支叛軍,最好是一舉吃下他們這八萬大軍,一定要盡快平定扶風,早點結束關中的戰亂,其它地方可以丟,但是關中涼州不能。”
“是陛下!我等以安排好瞭一切,隻等明日到來。”
這一回賈詡與荀攸都極為有信心的回道。
既然長安沒事,劉協也就放心瞭,聽得出來,賈詡與荀攸都很自信,傳達的意思也是很輕松,那麼他隻好拭目以待,等著他們的捷報瞭。
長安發生戰事的時候,遠在益州的成、都,氣氛也一下子緊張瞭起來。
“豪強孟知祥在江陽縣殺官造反,聚兵兩萬,自封蜀王。”諸葛亮皺著眉頭看著鍵為郡發來的急報,臉色一下子凝重瞭。
因為這不是今天接到的第一個殺官造反的消息,早上還有一個在巴郡的世傢譙氏譙縱同樣舉兵造反瞭,自封巴王,建國巴國,企圖分裂巴郡自成一國。
兩地兩人,同時舉兵造反,而且自封為王,這是巧合還是刻意為之,諸葛亮不由多想瞭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