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經過短暫休整的部隊再次進入臨戰狀態。
薛嶽第一兵團麾下的主力部隊為戰鬥力較強的中央軍、粵軍以及戰鬥意志強的川軍部隊。
第74軍的部隊沿著南潯線和德安一帶構築堅固的工事掩體,前線在金官橋一帶阻敵的則是由第70軍,第60軍以及粵軍第4軍。
自攻陷九江之後,日軍第106師團和第101師團在航空兵部隊的支援下,沿著南潯線向中國前沿金官橋守軍陣地發動瞭猛烈的進攻。
第一兵團指揮官薛嶽將軍的防區則是呈等腰三角形,而金官橋則是這三角防區的支撐點。
一旦金官橋主陣地被日軍突破,那麼越往後退,正面的防禦陣地就越大,防守就越發的艱難。
因此薛嶽將軍嚴令前線的幾個軍嚴防死守,務必將日軍阻擋在金官橋之外。
長江南岸贛北地區湖網密佈,山嶺眾多,山間常年籠罩在陰雨雲霧之中,惡劣的天氣困擾著日軍的推進步伐。
中國軍隊沿著丘陵山地構建瞭無數堅固的陣地,日軍白日裡在飛機的狂轟濫炸下奪取陣地,夜間中國軍隊發動反攻奪回。
在戰火燃燒的前線地區,中國軍隊同日軍反復的展開拉鋸戰,許多陣地反復爭奪,血流成河。
薛嶽將軍的第一兵團部隊在南潯線的頑強抵抗出乎日軍的預料,致使日軍第106師團幾乎寸步難行。
當金官橋前線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駐守德安,監視鄱陽湖的第74軍也緊急的動員瞭起來,修築戰壕,準備物資,戰爭氣氛濃厚。
在戰前的動員之中,團長對弟兄們講大勢,講戰略,而楊凌則是負責給弟兄們鼓舞打氣。
“小鬼子裝備精良,天上有轟炸機,地上有戰車坦克,這是他們的優勢,但是他們資源匱乏,缺糧少彈,不能持久作戰,我們有無數百姓支援,又熟悉地形地勢,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希望弟兄們揚長避短,發揮我們的優勢,給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
“殺鬼子!報國仇!”
弟兄們振臂高呼瞭起來,戰意十分的高昂。
“檢查武器裝備,十分鐘後出發!”看著戰鬥熱情很高的弟兄們,團長張漢鐸大手一揮,下達瞭命令。
因為最前沿由川軍和粵軍在同鬼子血戰,楊凌他們並沒有立即投入戰場,而是投入到瞭緊張的破襲任務之中。
團長張漢鐸帶著一營、二營和團直屬部隊協助友軍開始大肆的破壞南潯鐵路線,而楊凌則是帶三營負責防區內的公路和村莊。
“鐵匠,你帶人去那邊把公路挖斷,多挖一些口子。”
贛北地區多山地丘陵,並且河網密閉,按照軍委會命令:戰區內公路鐵路以及橋梁應予以提前破壞。
楊凌他們挖斷公路也是迫不得已,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阻止日軍的機械化部隊行軍,讓他們的重炮沒有用武之地。
沒有瞭重炮等武器的日軍部隊就像是失去瞭利爪的老虎,任他如何吼的兇,戰鬥力將會大打折扣。
“順子,你順著公路向前走,所有的橋都給我炸瞭,一座都不許留。”
看著鐵匠帶人去挖斷公路後,楊凌又讓順子帶人去炸橋。
“團副,要是把橋炸瞭,咱們怎麼過啊?”順子疑惑不解地問。
楊凌指瞭指周圍樹木蔥茂的山林說:“我們從今天開始不走大路不過橋,爬山。”
楊凌的話聲未落,弟兄們頓時一片埋怨,不過想到小鬼子也會跟著他們鉆山,他們心中總算是舒坦瞭許多。
在德安近一個月的整訓之中,楊凌著重的訓練瞭弟兄們的山地行軍能力,為的就是在這山區之中,能夠更好的打擊和擺脫敵人。
“團副,那我們連幹啥?”
看著順子和鐵匠都領到瞭任務忙活瞭起來,王胡子看瞭看左右,湊到楊凌跟前詢問自己的任務。
“你們跟著我走。”楊凌說完之後已經下瞭大路,順著野草叢生的小路朝著不遠處的村莊走去。
看著遠處寧靜祥和的村莊,王胡子很快反應瞭過來,嘆息一聲,招呼弟兄們跟上。
這是一個隻有二十多戶百姓的小村落,村落被長滿莊稼的梯田所環繞,而楊凌他們這一隊全副武裝的弟兄出現,頓時打破瞭這裡的和諧。
“汪汪汪——”村子裡的狗首先狂吠瞭起來。
“抓兵瞭瞭!快跑啊!”
楊凌他們還未靠近,村子內就沸騰瞭起來,遠遠的就聽到有人大聲的叫喊瞭起來。
那些還在田地裡做農活的村民也都紛紛丟下自己的鋤頭往回跑,而楊凌他們緊跟在後邊就進瞭村。
潰兵不如寇,流民即為賊,在這兵荒馬亂的戰亂年代,抓壯丁始終是籠罩在百姓透頂的一個噩夢。
當楊凌他們一隊人進瞭村後,整個村內已經是雞飛狗跳亂成一團糟,青壯年紛紛奔狼突兀的朝著後上跑,想要躲招兵。
看著這些四處奔逃的百姓,楊凌滿臉的沉重,因為他今天來執行的命令比抓兵還要殘酷。
楊凌對王胡子揮揮手,王胡子帶著弟兄們很快就沖瞭出去。
那些四處逃跑的村民很快就被王胡子他們全部給堵瞭回來,驚慌失措的全部集中到瞭村前的壩子裡。
楊凌跳上瞭重達幾百斤的石頭碾盤,居高臨下的俯視著近百名驚慌的男女老少,微微嘆息後開瞭口。
“大傢不要怕,我們既不是潰兵,也不是土匪,我們是第74軍的部隊,我是上校副團長楊凌。”
楊凌首先自報瞭傢門,這些百姓看著王胡子他們軍容整潔,武器齊整,並沒有趁機抓人,稍稍心安瞭下來。
“楊長官,請問貴軍到我們劉傢河子有何貴幹啊?”一名老成持重的老者向楊凌拱拱手,小心翼翼地詢問。
“我們此次來既不征糧,也不抓兵,隻是小鬼子馬上就要打來瞭,這裡很快就會成為戰場,我奉命前來通知你們,在兩個鐘頭後離開這裡,向後方撤離。”
聽到楊凌這麼說,村民的心稍安,但是隨即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擺放在瞭他們跟前,那就是他們要離開村子。
“楊長官,你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但是按照委員長的焦土抗戰的政策,除瞭殘垣斷壁,什麼也不能留給鬼子,楊凌隻是負責執行命令,他們也是無奈至極。
“大傢聽我說,不是我楊凌冷血無情,疏散也是迫不得已,到時候這裡打起來,誰也顧不上你們,再說瞭,小鬼子窮兇極惡,你們一旦落入他們手中......”
楊凌口幹舌燥的開始勸說村民們撤離,但是有許多人死活不願意離開現場一片混亂,正當楊凌讓王胡子強行驅離時,最先開口的那名老者站出來發話瞭。
“大傢夥靜一靜,靜一靜。”老者威望很高,村民們很快安靜下來。
“我知道大傢夥不願意離開,這裡是我們的根,但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沒有能力向楊長官他們那樣上前線同日寇搏殺,但是我們也不能拖國傢的後退,大傢夥聽楊長官的話咱們先離開,等打完仗咱們再回來。”
“劉老,那田裡的莊稼怎麼辦啊,這要是被毀瞭,以後可吃啥呀?”
有村裡的後生惦記田地那綠油油的莊稼。
“莊稼沒瞭咱們再種,沒有糧食吃政府也不會不管我們,但是這國傢亡瞭,那可什麼都沒有瞭哇。”
“大傢夥都別愣著瞭,回傢收拾收拾,咱們聽楊長官的暫時離開村裡,到外邊去躲一陣子。”老者開始招呼大傢回去收拾東西。
村民們雖然萬分的不情願,但是看著四周荷槍實彈的士兵,也知道今天不走不行,許多婦人忍不住落瞭淚,轉身回村裡收拾東西。
“老人傢,今天多虧瞭你啊,我代表我們團向你表示感謝。”楊凌對通曉大義的老人表示瞭感謝。
老人擺擺手說:“楊長官,你快別這麼說,你們打鬼子殺敵那可是流血犧牲啊,我們做的這些不值一提,要是我還年輕的話,也跟著你們上前線打鬼子去。”
楊凌的心中感慨萬千,中國的百姓是多麼可愛的一群人啊,他們為瞭國傢和民族的利益默默的犧牲著自己的利益,卻從未叫一聲苦。
在老者的幫助下,村民們攜老扶幼滿含熱淚,他們一步三回頭離開世代居住的村子,滿臉的不舍。
“團副,要燒瞭嗎?”王胡子奔過來向楊凌請示。
按照焦土抗戰的政策,這些地區百姓不僅僅要撤離,公路橋梁村落全部要破壞燒毀,實行堅壁清野,不能留一點東西給小鬼子。
“百姓已經犧牲的夠多瞭,房子就不燒瞭,等打跑瞭鬼子,他們還能回來住。”楊凌嘆息一聲,不忍將這裡化為一片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