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傭軍團在北歐五國特別是巴倫支海的基地,原本是挪威東北部特羅姆瑟附近的一座北約廢棄核潛艇基地,這裡也被稱之為奧拉夫斯韋恩海軍基地。
地面建築面積一萬三千五百平方米,山體內的建築面積兩萬五千平方米,有潛艇用幹船塢、燃料庫、隧道系統、辦公區、緊急供電設備等。
這座核潛艇基地是北約和挪威耗資五億美元修建的,原本是用來對付蘇聯,直到冷戰結束後才剛剛修建完,一直都沒有啟用過。但是雇傭軍團買下後,立刻就回復瞭正常的運轉,買的時候挪威海軍並沒有拆除裡面的設備,接手就能用。
馬卡斯隻花費一百萬美元的象征價格,就得到這座基地的永久使用權,而且亞特蘭蒂斯礦產資源公司,也會對周邊海域的油氣資源進行勘探開發,挪威政府還提供瞭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物資援助。
之所以得到這麼優惠的條件,主要是去年彩虹海運公司把失事的共青團員號攻擊型核潛艇打撈起來,免除瞭一個巨大的威脅,保護瞭北歐五國海域的生態系統,這個事情讓挪威政府非常高興。
馬卡斯稍微一提想參與巴倫支海油氣資源開發的事情,政府方面就立刻批準瞭,主動把這座基地賣給瞭雇傭軍團,北約也不能對此說什麼。前蘇聯都已經解體瞭,威脅也不存在瞭,俄國現在經濟處於崩潰邊緣,留著這座核潛艇基地也沒有什麼用處。
吳宸看到瞭幹船塢內正在改造的前蘇聯g級常規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也被稱之為高爾夫級,艇身已經被切開瞭,有幾百人在忙碌著,大傢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柴電動力,有的負責電氣設備,有的負責焊接切割,有的負責聲吶,有的負責管道,忙碌的熱火朝天。
高爾夫級常規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水下排水量三千五百噸,雙殼體柴電動力雙軸推進,服役長達三十年,退役也有十年瞭,艇身出現大面積的銹蝕,好在是雙殼體潛艇,內部基本上沒有遭到毀壞。
這次參加改裝的一共有六艘,主要是對艇身進行改造,修補破損的地方,安裝最新的消音瓦,對內部進行降噪處理,安裝十二枚花崗巖反艦導彈的垂直發射筒,安裝最新的通訊系統和衛星定位系統,變成摧毀美國航空母艦編隊的水下幽靈,屬於一次性消耗品。
“影子組織一個秘密特工,擁有一傢漁業公司,以他的名義向俄國海軍購買瞭這六艘狀況最好的潛艇,對外宣稱是探索海洋和做研究,各國包括美國在內都沒有什麼反應。”
“這些潛艇不是核動力,出瞭問題也不會污染海洋,俄國海軍已經拆除瞭所有的武器裝備,幾乎剩下一個空殼,隻保持著正常的動力和必要設備,所以才順利運到瞭這裡進行改裝。”
“我們從各大船廠抽調瞭技術最好的人員,用休假的理由來到基地,參與改裝工作,預計每兩個月時間就能完成一艘,全部結束需要一年半,伊拉克政府為此提供每艘三億美元的資金,實際上需要七到八千萬美元,最多不超過一億美元。”提前到基地的馬卡斯說道。
“以美國海軍的技術力量,潛艇在發射第一枚潛射反艦導彈的時候,肯定就會被發現,我的要求是,在四百公裡左右的距離發射,十二秒鐘必須發射完畢,然後迅速撤離。”
“一旦發現自己擺脫不掉反潛機的追蹤,立刻啟動自爆系統把潛艇沉入海底,寧願死,也不能落入美軍的手裡,而且所有的操作人員必須是伊拉克的現役軍人,我們隻派人指導作戰,你要在潛艇動動手腳,緊急狀態下不沉也得沉!”吳宸說道。
想躲過美國海軍的反潛機和搜索那是不可能的,對方的科技之發達世界第一,要是全新設計的核潛艇,到還有那麼幾絲希望,可是這種前蘇聯淘汰的老潛艇,能在遠距離把反艦導彈全部發射完,就已經很瞭不起瞭,百分百會被對方的反潛機和驅逐艦困住,被擊沉也就是十幾分鐘的事情。
為瞭這次的進攻,撒達姆總統也是下瞭很大決心,光是改造工作就投入十八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反艦導彈的費用,再計算機自動化,一艘潛艇也得六十個人操作,六艘就是三百六十人,這個代價不可謂不大。
但政治傢考慮的不是這些,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這才符合邏輯,伊拉克這邊雖然要死三百六十個戰士,可這些每枚重達七噸的反艦導彈,可以讓美國海軍付出十倍的代價!
宙斯盾作戰系統再厲害,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