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戍邊哨所的重要性

作者:步槍打蚊子 字數:3747

年三十晚鄧成功安安靜靜的陪著三位準媽媽,過瞭一個安詳幸福的大年夜。早上起來後,做為民兵總隊總司令的他,自然又開始瞭四處拜年的行程。隻是相比以前走基層下部隊,今年的春節他多瞭三個需要他親自上門的嶽父嶽母傢。

打從三傢人搬過來之後,祁傢還是一如他們傢族擅長的行業,在進入民兵總隊不久,開始將他們在香港等地的業務減少。轉而將傢族的大部分資金用於在民兵總隊的解放區,開設工廠以及商鋪。

因為其傢族人擅長於經商,加上有總司令親戚這個招牌,祁傢在商業上的規模也漸漸成瞭一絲氣侯。如今解放區內販賣的皮革類東西,很大一部隊都出自於祁傢之手。為此,他們對於祁茹梅能成為鄧成功的妻子,心裡還是非常高興的。

或許是結婚前鄧成功的警告,祁傢人在經營生意的時候,還是稟承誠信經營為主。隻要不是有心為難他們的人,一般在外面經商的祁傢人,都不會特別將他們的身份講出來。因為他們擔心傳到鄧成功耳朵中,影響他們傢族在鄧成功心中的地位。

不管怎麼說,這年頭商賈出身的人,都似乎跟銅臭味這個詞搭上邊。他們也不希望鄧成功誤以為,他們傢是個攀龍附鳳的傢族,這對祁茹梅在鄧傢的聲譽還是會有所影響。而如今他們有些生意已經得到總隊後勤部的照顧,確實沒必要再跟其它在解放區經商的人搶占市場。

因此鄧成功對於祁傢上下,除瞭沒有特別優待之外,還是盡到瞭自己身為女婿的責任。春節拜年也是第一個進祁傢的門,不管外面的人怎麼傳揚三女誰生男孩就是鄧傢的大夫人,鄧成功心中還是一直把性格相對沉穩冷靜的祁茹梅,視為傢裡掌控後宮的‘皇後’。為此,得知鄧成功第一個上自傢拜年時。祁傢人心裡還是非常興奮的。

隻是相比別的女婿上門需要巴結嶽父,如今貴為總司令的女婿上門,卻得到瞭祁傢一傢人出門歡迎。這種明顯不符合普通傢族的待遇,讓鄧成功也頗覺無奈。有時候,人的身份有瞭改變之後,再想享受普通人那樣的樂趣,無疑也是一種奢望。

考慮到一天要拜訪三個嶽父傢,鄧成功也就帶著三女分別在三傢,吃瞭早中晚三餐。這也算是不分彼此,同時將自己需要外出一段時間。懷孕的三女隻能暫時交由他們細心照顧的話,也一一跟三傢人說瞭一番。

三女的傢族,楊傢似乎無心於商場跟政界,還是保持著他們書香世傢的氣節,傢族大多數人都進入民兵總隊的教育基地各個學校擔任教員。至於唯一從政的齊傢,至少在齊父應聘到石傢莊警察局長後,目前的執政水平跟在百姓中的口杯,到也不錯。對此,鄧成功對於齊父的操守跟能力有瞭一絲肯定之後。也打算視情況給他再升升職。

隻是這一切,他都不會親自插手,而將這種工作交由劉雙全這個西南軍分區的司令員負責操辦。總之,隻要三傢人中的人有才有德。那麼鄧成功也同樣不會打壓他們的發展。不論是不是親戚,在職務安排方面鄧成功隻需要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

用一天的時間拜放瞭三個嶽父傢,鄧成功第二天則開始瞭一年一次的下基層拜年之旅。考慮到如今民兵總隊的解放區達到五省之地,他自然沒辦法跟以前一樣。一個個基層去跑。但他挑選下基層的地點,大多都是各軍分區條件最艱苦,敵情最復雜的團旅級部隊。

甚至於為瞭照顧過年時候。還在東北邊境對峙防禦的基層官兵,鄧成功在前往東北軍分區視察時,特意跑瞭一遍在戰場第一線執守的基層民兵部隊。陪著這些跟關東軍形成對峙狀態的官兵,享受瞭一番官兵同樂的氣氛。

這次鄧成功出行,負責保護他的人也不是飛鷹的大隊長周虎,變成瞭前次少林送來的八位羅漢堂武僧。這八個光頭,在飛鷹基地學習瞭一番熱兵器的使用,並且進行瞭幾次針對性的考核之後,才被周虎安排到鄧成功身邊,成為這位總司令的貼身警衛。

而經歷瞭一番跟寺院完全不同的生活,八個武僧也開始越發敬重這位年輕的總司令。而不會覺得,當初他們長老把他們留下是多麼無趣的事情。轉而成為一個合格的飛鷹隊員,專心擔任著貼身保護鄧成功的重任。

看著在這種新年之初,鄧成功連三個懷孕的妻子都放下不陪,帶著他們一些飛鷹開始奔走於各軍分區的基層,給這些基層官兵送來祝福。每次吃飯的時候,也跟這些基層官兵一樣,排隊打飯從來不擺總司令的派頭。這樣的一方首領,至少八個武僧也是第一個看到。當然,通過這次陪同視察之旅,八人也完全明白鄧成功在這些基層官兵中的威望。

從最近的西南軍分區出發,鄧成功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跑遍瞭各軍分區最偏最遠的基層民兵部隊。讓這些緊守在一線的官兵們,感受到他這位總司令的存在,也讓他們明白。艱苦隻是暫時的,至少在後方他這位總司令還是時刻關註著他們。

這讓有些剛開始抵達一些偏僻之地擔任防禦的官兵,親身感受到民兵總隊的凝聚力。轉而不在抱怨,他們被分配到這種地方站崗執勤,專心致志的守衛著後方數於千萬計的老百姓。

因為此次視察的落腳點是快反師,為此還需要去華蘇邊境的鄧成功,路經快反師駐地附近也沒有停車,直接命令開赴華蘇過境。他還需要去在邊境地帶,跟執行戍邊任務的基層官兵吃頓遲到的年夜飯。

盡管這種時節是蒙古最冷的時候,到處都是處於白茫茫一邊,但隻要情況允許,鄧成功都會親自帶著這些已經習慣跟條件惡劣天氣做鬥爭的飛鷹,前往那些執守邊境要地的哨所視察。給這位在這種惡劣情情況,還堅守一線的官兵送去民兵總隊的問候。

有時候為瞭視察一個哨所,往往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卻隻為陪這些幸勞的官兵吃頓飯,鄧成功又需要花費一天時間返回。這種不辭幸勞的視察慰問,讓待在這冰天雪地中還守護國門的民兵總隊官兵,也深深愛戴上瞭這位年輕的總司令。

就連每天關註著鄧成功行跡的當地軍分區司令付作義,對於這位總司令在如今這種享譽中外的情況下,還是沒有忘記他建軍前的習慣,每到春節除非大戰,否則必須前往這些艱苦之地視察的行為而敬佩。有這樣真心為國為民的總司令,何愁華夏不會引來復興的光輝呢?

正是鄧成功這種以身作則的行為,讓民兵總隊中官兵之間的相處。並沒有其它軍閥部隊中那麼嚴厲。官兵一致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當成一種原則性並民兵總隊的官兵給傳承瞭下來。每天這個特殊的時刻,能夠享受年假的更多都是普通的基層官兵,至於團一級的軍事主官,反倒享受不到這種特別待遇。

為的就是以這種方式,向鄧成功這位總司令學習。以前這些軍分區的團級以上軍官,還不明白這種看上去有些作秀的行為到底有何用處,但每次年節一過,部隊的凝聚力跟向心力提升。卻是不容爭辯的事實。那些剛剛進入部隊還不太適應的新兵,也往往因為這樣的經歷,而變得甘心承擔堅苦的工作。這對於掌控部下的各軍事主官們,自然也是難得的好事情。

等到鄧成功視察瞭一遍華蘇邊境的基層哨所。這春節的氣氛也徹底從民兵總隊的解放區遠離。近二個月的視察工作結束,鄧成功看上去也明顯消瘦瞭不少。但這些原本待在邊境覺得無聊的官兵,卻因為他這位總司令的親自到來,明白他們擔負這樣的戍邊任務是多麼神聖跟嚴肅的工作。

在蒙古軍分區尤其是邊境地區執勤的民兵。很多人都覺得竟然蒙古已經被收復,那麼現在陷入二戰泥潭的蘇聯,肯定不會再打蒙古的主意。更何況。隨著一批批華夏移民的到來,如今的蒙古境內,也可謂日趨平靜。加上當初鄧成功跟蘇方代表還簽屬瞭‘華蘇互不侵犯友好協議’。按理說,用不著這些每天嚴陣以待的防備老毛子的偷襲跟越境。

直到鄧成功每到一個邊防哨所,就告訴他們老毛子的貪婪,以及蒙古對於民兵總隊對於華夏的重要性。如果他們不時刻加強警戒,待老毛子緩過氣來,這蒙古他們還是不會放過。為瞭國傢的完整民旅的統一,他們這些邊防一線的官兵責任,很多時候都比解放區的其它部隊更為重要。

如果他們做不到遇到敵情,第一時間上報警示後方的部隊做好防禦準備。那麼一旦老毛子卷土重來,駐守蒙古的民兵部隊,很有可能因為他們的不及時提醒,而導致重大的損失。

更何況,如今蒙古境內華夏漢族百姓越來越多,一旦老毛子的大軍入境,對於這些剛剛習慣於在這片地方生活的漢族百姓而言,將承受萬劫不復的境地。到時候,他們這些邊防哨所,可謂萬死難贖其罪。

而隻要他們時刻繃緊戍邊衛國的這根弦,那麼老毛子在得知這種情況下,就不敢輕舉枉動。因為在他們的身後,還是上百萬的民兵跟幾千萬的百姓做後盾。老毛子再想跟以前那樣隨意欺凌華夏侵吞蒙古,無疑將自食惡果。

有瞭鄧成功這位總司令的親身說法,這些基本以連隊單位駐紮的邊防哨所,官兵對於每天的巡邏也多瞭幾分責任心。以至於原本覺得這些華夏民兵駐紮於這些軍事要地,也不過是裝裝樣子的老毛子部隊。

在看到這些民兵,又開始瞭一天至少三次的巡邏任務後,才徹底明白有瞭這些為國為民盡心盡力的官兵,他們將來還想吞並蒙古,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將遠遠超出他們的心理底限。這個遠東地區的富饒之地,也將徹底的跟他們說再見瞭。

看到鄧成功結束視察開始往快反師駐地趕時,身為蒙古軍分區司令的付作義,通過從邊境各哨所收到的電報跟信息,很快就能感受到這些哨所匯報軍事情況的頻繁。有瞭這些盡心盡力的邊防官兵努力,他這位駐守後方的軍分區司令員,也能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民生經濟方面。

這意味著,鄧成功的到來,確實給予他們這些軍分區的執政主官,帶來瞭不可忽視的作用。從這一點上,付作義也能體會到這位總司令,雖然已經不怎麼執掌部隊。可在民兵總隊以及解放區的百姓當中,他的威望是遠遠超出他們這些軍分區司令的。這種無形的掌控力,讓付作義這個老將,也深感‘細節決定成敗’的震撼!

最新全本:、、、、、、、、、、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