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用救濟糧

作者:旺傢傢 字數:2075

年底發放各類福利雖然是民政行業的事情,但是劉天凌依然會擔當的起一部分這樣的責任,一來是檢查,而來是實實在在的去發放。魯南平邑縣南,銅石村,這是坐落在半山腰上的一個村子,去年年底因為修路的關系劉天凌曾經來過這個村子,當時村裡四十多戶有三十戶吃不上飯,得靠救濟生活。原因無他,全村二百多口人,大約有不到一千畝的山地,山地貧瘠,出產不多,作物主要是種紅薯和花生。

車隊往前,朝銅石村方向葉楓熟練的開著車,“總司令,記得去年這裡可是就一條爛土路,根本不能通車啊,這今年變化挺大啊。”

“是,這路修起來也費事。”劉天凌看瞭看四周,這路修在半山腰上,道路不寬,不過質量蠻不錯,夯土路,結實呢。

“後面的車就別往前去瞭,叫一車物資跟上就行瞭。”劉天凌說。

旁邊李銀鏢立刻做瞭安排,越野車後面就跟著一輛拉著大米糧油等物資的敞篷越野車。車子不緊不慢的走瞭過去,村裡人早就發現瞭,等劉天凌等一行人到村口的時候村長已經率領人在村口等候瞭。

劉天凌下瞭車,村民們立刻歡騰瞭。

“大傢快看,總司令來瞭,總司令來看我們瞭。”眾人高興的歡呼著,一湧而上。

每當這個時候李銀鏢是最提心吊膽的瞭,和另外三個警衛瞪大瞭眼睛四處觀察,好在劉天凌每次去什麼地方從來不提前通知,最近暗殺之類的事情少瞭不少。

村長李木匠眼睛亮,立刻說:“總司令這麼大老遠過來,總得讓他們休息休息,大傢不要堵的太緊瞭。”

劉天凌笑道:“鄉親們,又快要過年瞭,大傢今年的日子過的怎麼樣,口糧夠吃嗎?”

李木匠早就看到瞭敞篷車裡的米面糧油等等物資。

“總司令,咱們進村,邊走邊聊。”說著李木匠和眾村民圍攏在劉天凌附近,慢慢的向村裡走去,這不看不要僅,一看嚇瞭一跳。

村裡居然多瞭好多的磚瓦新房,平邑這一帶建房子講究紅磚青瓦,水泥勾縫,而且規劃的也有模有樣。

“李木匠,我看你們村這一年不見怎麼發展的那麼快,今年村裡還有多少困難戶,需要救濟糧嗎?”劉天凌問。

李木匠笑道:“這個總司令聽我慢慢說,要說起來啊這完全出乎意料,你說我們這窮山僻壤的他怎麼就能致富發傢呢。種紅薯,種花生,養羊,等等吧,這些我都想瞭,養羊比較合適,但是要發展起來最快也得兩年,目前村裡每傢三五隻的種羊,規模小,真正能靠這個賺錢還得等。”

“那你們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劉天凌好奇的問。

“兩個方便。”李木匠伸出瞭兩個手指頭,“春天的時候山裡來瞭幾個醫藥公司的人,說收山貨。你們猜怎麼樣?他們要收我們這漫山遍野的金銀花啊,給的價格也高,好傢夥,這金銀花多少年都沒人收瞭。價格給的還高,僅僅是春季金銀花這一項足夠我們村裡一年的口糧錢瞭。”

“噢,原來是這樣啊,金銀花是藥材,有人收購也是好事,總比浪費瞭好,還有什麼藥材如果每渠道銷售就去找縣裡,讓縣裡的官員幫想辦法。”劉天凌說。

“可不是啊,這次醫藥公司在我們這裡發現寶瞭,好幾種藥材都是收購。”

“金銀花是采花,隻采不養也不行啊。”

“這個醫藥公司的人也提出瞭,讓我們在山坡上種植,既能那個什麼防治水什麼土。”李木匠撓撓頭說。

旁邊葉楓說:“是能防治水土流失。”

“對,對,防治水土流失,現在每傢分瞭一片金銀花園,不忙的時候還弄點農傢肥料上去。還有一項就是做木匠瞭,我們村裡成立瞭一個村辦作坊,專門做架子車、獨輪車等等農具。總共有十多個村裡的木匠,做主力,其他的人打副手,按照股份制,大傢共同賺錢,現在一說到我們銅石那架子車是出名的。”李木匠高傲的說。

“架子車?有那麼火嗎?”劉天凌問。

“可不是嗎,最近牲口市場上的馬匹多瞭,尤其是來瞭不少的公馬,別看公馬脾氣臭,不能幹活,但是隔壁村子有個有遠見的人,買瞭匹脾氣最壞,最愛打架的公馬,弄瞭三十頭母驢,你們猜怎麼樣?”李木匠說。

“還能怎麼樣,生瞭一堆騾子唄。”葉楓說。

“您算是猜對瞭,就是騾子。當然目前這騾子還很小,但是總體來說大牲口多瞭,架子車的需求自然就多瞭。”李木匠分析的頭頭是道。

“能帶我看看你們的作坊嗎?”劉天凌提議。

“好,好。”李木匠帶著劉天凌等人來到瞭位於村後的大作坊,占地能有兩母多地,居然還配備瞭電鋸,有點工廠的摸樣。由於要過年瞭顯然已經停工瞭,但是空地上堆著很多的木料,倉庫裡好多架子車等著出售,顯然李木匠說的沒錯。

“李木匠,這做架子車也不錯,不過你的註意觀察,看看百姓需要什麼,註意改進細節。還有啊,這木材你們是從山上砍的吧,砍瞭之後補種瞭嗎?”劉天凌問。

“呵呵,總司令放心吧。我們開做飯的時候縣裡來人瞭,把事情都說瞭。我們村山上的樹木歸我們自由支配,但是得分批,分塊間接采伐,砍大的留下小的,不能破壞瞭風水,同時我們還把原來的黃山都給種樹、種金銀花瞭,肯定會好好保護環境的。”李木匠說。

劉天凌不放心,拿望遠鏡往山上看瞭看,果然如此,砍伐的比較合理,而且小樹也非常多。

“那村裡還有沒有需要吃救濟的百姓呢?”劉天凌問。

李木匠說:“有兩戶,都是孤寡老人,不過我們村裡已經自行解決瞭,鄉親們有瞭錢肯定不會不管自己人的。我們從作坊裡提出一部分錢,專門給村裡需要用錢的人。”^-^^-^

最新全本:、、、、、、、、、、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