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就開始搶人?還當著我的面搶,過分瞭啊!
盧壽海心裡無限吐槽,他轉身看向身後的薑妍,跟老教授介紹道:
“陳教授,您別急,實際情況跟您想象的不太一樣,我先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您心心念念的養殖、設計、研發人才薑妍,旁邊這位軍官是她的丈夫陸雲升。”
“陳教授您好!”
薑妍和陸雲升齊齊跟老教授問好。
老教授循著目光看去,見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人才竟然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小丫頭,他覺得盧壽海在開玩笑。
可看盧壽海的表情,並不像在開玩笑,而且他也沒有理由開這樣的玩笑。
他確認道:“小丫頭,你真的會養長白豬?”
薑妍點頭。
“這飼料廠和養豬廠廠房是你設計的?”
薑妍再次點頭。
“那發酵技術也是你教授給戰士們的?”
薑妍還是點頭。
老教授愣住瞭,震驚地看著她,面色潮紅激動不已,發出連連慨嘆。
“英雄出少年,英雄出少年啊。”
“好,好!”
“咱們國傢就需要你這樣的青年人才,年輕就意味著無窮的潛力,國傢和民族的未來還是要靠你們啊。”
見老教授先是震驚,然後激動的都快撅過去瞭,薑妍也是一臉懵逼。
啥?
未來咋就靠她瞭?她這瘦肩膀細腿兒的擔不起那麼重的責任。她就想等改開,趁著時代紅利賺他幾個小目標,然後躺平當個富婆。
她真沒那麼大的志願,還要扛起國傢和民族。
薑妍趕忙回道:“陳教授您過獎瞭,我隻是略通皮毛,算不上人才。”
“不不不!”
老教授連連搖頭,“在這樣的環境下,你能自學成才,還能有這樣的成就,這絕不是略通皮毛,你看輕瞭自己,也看輕瞭自己的天賦。”
“……”
薑妍還想拯救一下,“其實吧,這裡面有運氣成分,它不能復制。”
老教授再次搖頭。
“丫頭,你不懂,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你看那些頂尖的學術研究,哪個不是靠靈光乍現或運氣?”
我竟無言以對,薑妍隻能附和著點瞭點頭。
見薑妍對去農科院不是很熱衷的樣子,又見陸雲升以護衛的姿態站在她身後,老教授忽然明白過來。
倆人估計才結婚不久,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
小丫頭肯定不願去省城,跟丈夫分居兩地。
理瞭理整齊的中山裝,老教授笑道:
“是我唐突瞭。”
“還沒有自我介紹,我叫陳為民,是咱們省農科院畜牧養殖專業的教授,也是農科院派來協助你們規模化養殖長白豬的研究員。”
“院裡非常重視這件事,特別是你那個發酵技術,如果真能推廣開,那將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薑妍點頭贊同。
“我搞這個也是想提升團裡戰士們的生活水平,他們辛苦訓練卻得不到肉食補充,身體會被拖垮的。”
說起這個陳為民忍不住嘆瞭口氣,“全國都難,想要發展科技,就得想盡辦法搞外匯,跟外國貿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戰士們好歹每月還有幾斤肉的配額,很多普通老百姓一年到頭,也隻有過春節才能聞聞肉味。”
“不算瞭不說這個瞭,帶我看看工廠怎麼樣?有些地方我不太明白,你跟我講講設計的原理。”
“行。”
看瞭眼盧壽海,見他微微點頭,薑妍便答應瞭。
隨後,薑妍三人帶著陳為民在豬廠逛瞭逛,盧壽海還讓士兵將養豬手冊拿瞭一份給陳為民。
薑妍是設計者,工廠又嚴格按照圖紙建造,每一個細節她都如數傢珍。
陳為民也越聽越驚訝,詫異道:“你的設計很完善,甚至還預留瞭未來工廠擴建的空間,看來你對自己的技術很自信啊!”
如果單單隻是工廠設計,陳為民隻會認為這是一個細致又有才華的年輕人。
可如果設計者、發酵技術的發明者以及養豬技術員是同一個人的時候,性質就完全不同瞭。
能有這樣的設計,說明薑妍對自己的技術很自信,她篤定未來豬場和飼料廠會進一步擴大,所以提前設計好瞭廠房擴充的數量和位置。
薑妍笑瞭笑,沒有接他的話茬,但陳為民懂瞭,這小丫頭想藏拙,不愛出風頭。
這樣想著,他又看瞭眼旁邊的陸雲升。
小丫頭這樣的性格卻能搞這些,怕不是心疼戰士們辛苦,而是心疼自己的丈夫。
這樣的猜測讓陳為民是無奈又高興。
如果不是心疼丈夫,或許這樣的人才就此埋沒,可又無奈這小丫頭心不大,往上爬的心思不強烈。
陳為民不知道。
薑妍不是不願意為國傢作貢獻,不然她也不會將發酵技術拿出來,她隻是想活的輕松一點,自由一點。
“對瞭,你們應該也編寫瞭發酵技術的手冊吧?能不能也給我看看?”
“這……”
盧壽海有些為難。
“陳教授您也知道,軍區對這件事很看重,部隊現在的經濟非常緊張,上面就指著這個緩解一下壓力。”
國內養豬歷史悠久,早就有瞭成套的養殖經驗,而發酵技術是全新的東西。
而且很多小細節,一旦出現問題,草料就發酵不瞭,嚴重的還會影響飼料質量。
如果沒有薑妍,國內第一批糖化飼料要八十年代才出現,使用酵母粉發酵那也得九十年代瞭。
可以這麼說,目前國內發酵飼料就是一片空白。
而二團掌握瞭完整且成功的技術,可謂價值不菲。
“我明白。”
陳為民點瞭點頭,“我讓農科院跟你們軍方交涉,這總行瞭吧。”
“行,隻要軍區下通知,我立刻將手冊給您。”
陳為民說道:“既然發酵技術不讓看,想來飼料廠也不能參觀吧?”
“是的。”
盧壽海沒有藏著掖著,發酵技術是核心秘密,目前為止隻有當初薑妍教授技術的那批戰士才能出入。
就是他們,每次進出都得嚴格登記。
“既然看不到發酵技術,那就回去看看豬仔吧,養好豬才是最重要的。”
陳為民倒也不強求,他明白各方的難處。
幾人返回豬圈,一個個白乎乎的小豬仔已經在圈裡開始打鬧瞭。
適應的還不錯。
薑妍看向士兵問道:“豬仔喝水情況怎麼樣?”
“大部分都不錯,隻有那麼四五隻有點懶洋洋的,明天我們會繼續觀察。”
薑妍垂眸思索道:“你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時候可以結合你們的實際經驗,不一定非得照搬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