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宣傳

作者:堆金積玉 字數:2301

一個小時後,綠色軍車在路旁停下來。

路邊農田裡,村民們正在旱地裡幹活,不遠處的水田早已插上秧苗,微風拂過,綠油油的一片。

見路邊停下一輛軍車,幾個穿著軍裝的戰士向自己走瞭過來,村民們停下活兒,好奇地看瞭過來。

“誒,這些當兵的,怎麼來咱們村兒瞭?”

“不知道啊!”

待四個小戰士走近,有膽子大的村民問道:“小戰士,你們來我們村幹什麼,是有什麼事嗎?需要我幫你們叫村支書或支書不?”

後勤小戰士張銘看向問話的嬸子笑著回道:“嬸子,我們是附近軍區的士兵,來村裡收購秸稈的。”

“啊?”

“收秸稈?那玩意兒有什麼用啊?”

村民們一陣疑惑,有機靈的趕忙跑回村裡叫人去瞭。

部隊的事都是大事,還是要一些不值錢的幹草,村裡自然會全力支持。

“小戰士,他們去村裡叫人瞭,你們等等哈。”

“行,沒事嬸子。”

見幾個小戰士好說話,一個皮膚黝黑,頭發黑白參半的老人傢問道:“小戰士,你們要秸稈幹什麼啊?部隊裡的牲畜沒吃的瞭?”

“大叔,咱們軍區新建瞭一個飼料廠,收秸稈是為瞭制作飼料,咱們村裡還有多餘的秸稈嗎?”

其他人接話道。

“有的有的,村裡才收瞭一批春小麥,還有不少麥秸稈,你們要的話都拉去吧。”

“你們來的晚,好多秸稈都燒地裡瞭,要是早點來說不定能多拉點。”

各村子情況都差不多。

除瞭部分留著自傢燒火的秸稈,其他曬幹後基本都直接燒在地裡瞭。

聞言,小戰士張銘也覺得有些可惜,這可都是錢呢。

他笑道:“嬸子大叔,以後的秸稈村裡都可以留著,我們軍區一直都收秸稈,有多少收多少,價格也給的不錯,一斤一分錢呢。”

這話一出,周圍的村民都驚訝瞭。

“啊?”

“還給錢呢?”

大多數村民沒文化,無法估算到是多少錢,但在場有幾個下鄉知青。

“一斤1分錢,一百斤就是1塊錢,一萬斤是100塊,十萬斤就是1000塊。”

“我的天吶!”

“小戰士,部隊真的有多少收多少嗎?咱們村每年秸稈好幾十萬斤呢。”

“那咱們村不得多收入好幾千塊呀。”

見大夥震驚的樣子,張銘趁機宣傳道:“大傢不用擔心錢的問題,這些秸稈拉回去之後工廠會變廢為寶,將秸稈做成豬能吃的飼料。”

“用咱們的飼料養豬,可以少喂甚至不喂糧食。”

一聽這話,村民們立刻反應過來。

村裡每年都有養豬任務,這是重要的經濟來源。

如果豬吃的少瞭,省下來的糧食就會分給社員們,同時還能吃肉分錢,世上竟然還有這麼好的事。

在場誰都沒有懷疑小戰士口中飼料的真實性。

老百姓對部隊天然信任,既然部隊這麼說,大傢自然是相信的。

有人趕忙問道:“小戰士,部隊生產的飼料咱們村裡可以買嗎?”

想到出發前政委的話,張銘繼續解釋道:“現在工廠生產的量不夠,暫時還不能向各個村子提供。”

“等秋收後,大傢多賣點秸稈給我們,工廠就能生產更多飼料就可以賣給村裡瞭。”

眾人高興不已。

“行,以後咱們村所有秸稈都賣給你們。”

“要是秸稈都能賣出去,那咱們一年豈不是能收入好多錢瞭。”

見眾人激動,張銘也將收購的秸稈種類以及品質要求跟大夥仔細說瞭說。

眾人心裡一琢磨。

這要求可不低,但自傢也有一些存著燒火的秸稈,劃拉劃拉也能賣點錢。

至於以後燒什麼?

漫山遍野都是樹木,還愁找不到柴火燒嗎?

跟眾人說話的功夫,一個四五十歲,頭發花白的男人跑瞭過來。

“同志,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瞭,我是村支書。”

大大喘瞭幾口氣,男人繼續說道:“聽說你們是來拉秸稈的?你們需要多少秸稈,我們得留些喂村裡的牲畜,能勻出來的可能不多。”

聽男人這麼說,村裡的知青們就知道支書也以為是白拉秸稈,不想讓部隊拉太多。

有人趕忙走到支書身邊小聲提醒道:“支書,給錢的,一斤秸稈一分錢。”

什麼?

一斤一分錢。

村支書不大的小眼睛瞬間亮堂起來,態度積極又熱情,一把抓住對面小戰士的手,話語一轉。

“但是呢,咱們村那可是積極進步村,國傢有需要必須全力支持,不知道部隊需要多少秸稈?”

張銘有些懵,但伸手不打笑臉人,笑著回道:“隻要質量符合要求,有多少要多少,我們今天先收一部分,還有多的村裡可以自己組織人送到軍區飼料廠去。”

“飼料廠就在上林公社五大隊第三小隊南譙村附近,你們去瞭問問就知道瞭。”

支書連連點頭,“南譙村我知道,走走走同志,帶你們看看咱的秸稈。不誇張的說,咱村的秸稈那絕對是十裡八鄉最好的。”

“……”

村民們一臉茫然,他們怎麼不知道村裡秸稈這麼好。

村支書帶著幾個士兵向村裡走去,邊走邊介紹村裡的情況,同時打聽部隊收這麼多秸稈的目的。

聽到小戰士和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解釋,村支書臉色越發高興瞭。

和村民不一樣,作為村裡的書記,他對村子糧食產量是最清楚。

沒有天災的情況下,村子糧食產量基本恒定,每年糧食產量大概52萬斤。

一般來說,有多少糧食就有多少秸稈,52萬斤糧食就有差不多將近60萬斤秸稈,全部賣掉就是六千塊。

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額外經濟收入,大米1毛2一斤,六千塊可以買5萬斤大米瞭。

村子打谷場。

這裡是村裡每年晾曬糧食的地方,空間非常大。

瞭解情況之後,村支書帶著士兵們看瞭看村子儲存的稻草和麥草,然後將村裡所有人召集起來,讓想要賣秸稈的村民趕緊行動起來。

趁著今天部隊的車在,趕緊捆紮好,拉過來賣瞭,不然以後就得自己拉過去賣或者集體這邊統一找人運。

半小時後,幾個士兵回到軍車旁,村民們也一個個排起長隊賣秸稈。

村集體儲存的秸稈有些多,村支書也得合計到底有多少可以賣,多少得留給村裡的牲口。

暫時決定今天不賣,過兩天組織人拉工廠去。

“一百斤,1塊錢。”

“兩百三十斤,2塊3。”

……

村裡稱豬用的大桿秤一次次抬起又放下,後勤小戰士也一次次報數,當場結算,拿到一張張嶄新的大團結,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