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叛成功,斬首齊王,這一消息與某些物證一同送到京城,在仁武帝下旨讓大軍回京的聖旨沒到之前,魏澤如還需在漳南處理後續事宜。
原漳南知府和一些官員在魏澤如即將攻入漳南城時,早已畏罪自殺。
魏澤如每日早出晚歸,貝慈一個人暫住齊王府,無聊的時候四處逛逛王府。
地位高住的府邸規制都不一樣,占地面積快有兩個公園那麼大瞭!
貝慈仔仔細細逛瞭三天才逛完,而後坐在桌前咂咂嘴,皇親國戚就是好,吃得好住得好,還有地位,受人尊敬。
這回魏澤如又有瞭軍功,地位貌似還要漲上一漲。
爹的地位上漲,兒子的前途也會順暢些。
魏澤如斬首齊王的消息傳到瞭同泉,老夫人正在看孩子,聞言舒心一笑,平安就好。
看著三個玩的滿頭大汗的重孫子,老夫人覺得他們府上越過越好,魏傢祖上保佑!
沒問貝慈為何沒有回來,老夫人隻吩咐下人開始收拾東西,不至於等回京的消息傳來時手忙腳亂的。
如此又過瞭三四日,沒等來京中的消息,等來瞭西北邊關的密信。
事關蔣老將軍和西北戰事。
與南邊平叛大捷不同,西北那邊打的有來有往,領軍的西羌四皇子能力不俗,又有多年籌謀,一時間沈將軍去瞭也沒能徹底將西羌擊退。
隨著天氣轉冷,蔣老將軍久病不愈,漸漸大齊這邊呈現被西羌壓著打的趨勢。
魏澤如翻開密信看瞭個細致,他派去的屬下將蔣老將軍的事調查的一清二楚。
原來蔣老將軍雖身體有疾,卻也沒到不能領兵指揮的地步。
蔣傢大爺趁機奪瞭兵權,將蔣老將軍囚禁在一處宅院內。
具體蔣傢父子之間出現瞭什麼齟齬外人不得知,信中也表示查不到。
魏澤如又想到從齊王孫子那裡得到的物證,齊王之前與西羌有信件來往,前有西北戰事,後有漳南造反,怕是互相連接,兩下牽扯大齊國力,以達目的。
也許齊王未曾想到能這麼快敗瞭。
將種種情況串聯起來,有些事明朗瞭些。
……
齊王府。
“我們什麼時候能走啊?還需要很久嗎?”貝慈吃著東西,關心道。
“用不瞭多久,等皇上的聖旨下來我們即刻回京。”魏澤如摸瞭下她咀嚼鼓起的臉,笑著:“想孩子們瞭?”
“嗯,扔下祖母和三個幼兒,總歸是不放心的。”這裡不比京城,周圍又沒什麼熟人。
“安全方面不必擔心,早已安排妥當,不相信我嗎?”
貝慈沖他抬瞭下眉:“信,怎麼不信。”
“等下吃完飯,我跟你說件事。”
“現在說唄,我們又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
魏澤如神色不變,隻說:“怕說完你沒胃口。”
好吧,看來是倒胃口的話,貝慈快速咀嚼,片刻後,放下筷子,擦擦嘴角:“好瞭,你說吧。”
“跟我來。”魏澤如牽起她的手,帶著人穿過一道長廊,在盡頭的一個屋門口停下。
因為想給她看的東西不尋常,怕嚇到人,刻意在門口提醒瞭一句:“可能會嚇到你,你是想聽我先說,還是直接看?”
站在門口的貝慈聽這麼說,胳膊上的汗毛突然立起,吞咽瞭下,仰著臉看他:“要不你還是直接說吧,然後我再決定看不看。”
“好。”魏澤如微微側身攬著她的腰,給予她安全感,道:“你過生辰的時候跟你說過,生辰禮之後補給你,現在可以瞭。”
貝慈沒接話,眼睛定定望著他,等接下來的話。
“看見那個木箱瞭嗎?”
她淡淡點頭,黑漆漆的木箱,總覺得在冒寒氣。
魏澤如將她的臉掰過來,緩緩道:“活捉齊王時,我問過他,三胞胎衣服被人動手腳的事是不是與他有關,他承認瞭。”
“所以,我將他的頭砍下來,給你當作生辰禮。”
輕飄飄的一句話沒什麼情緒,好像在說今日吃瞭什麼,瑣事一般……
可聽在貝慈耳朵,令她打瞭個抖,瞪圓瞭眼睛,不可置信道:“真的假的?”
好兇殘!
“真。”
目光緩緩落到他的大手上,貝慈不自覺撫上自己的頸項,嘟囔著:“好脆弱……”
魏澤如捏住她的手,眼裡帶著笑意:“要看看嗎?”
雖然笑著,卻格外真誠。
貝慈咬瞭下嘴唇,“我要是看瞭,必定夜夜做噩夢,我可沒你那麼強大的心臟!”
殺人跟砍瓜切菜似的……
跟秦玉容扯頭發,已經事她能做的極限瞭!
“好,那就不看。”魏澤如看她真的不願意,也不強求,摟著人轉身離開。
貝慈還有疑問:“就那麼放著不會爛瞭吧?這麼熱的天會臭的。”
“不會,這頭顱還要拿給皇上看,裡面放置著冰塊,不易腐敗。”
貝慈抿抿唇,閃過瞭然,怪不得覺得那箱子冒涼氣。
不過這生辰禮物真特別……送人頭……虧他想得出來。
……
京城。
仁武帝聽著西北送來的戰報一聲一聲嘆著氣,打瞭這麼久還沒什麼起色,反而被西羌多翻壓制。
這段日子身體每況愈下,支撐他的是羽翼未豐還不能繼承大統的六皇子,還有齊王造反一事。
掙紮著想起身,可惜力不從心,又不想讓奴才們見到他如此虛弱,便沒做聲。
“啟稟皇上,漳南來報!”太監高聲道。
漳南?仁武帝精神一抖擻,聲音沉瞭些:“說。”
“稟皇上,魏將軍大敗齊王,已取下首級!”
蹭的一下,仁武帝直接坐起身,雙目圓瞪,呼吸急促起來:“好、好、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聲音由低轉高,逐漸狂放,可見仁武帝發自內心的高興。
剛聽過西北戰事不利的消息,轉眼得到一直堵在胸口的人被斬首,簡直大快人心!
他的貼身伺候太監眼睜睜看著仁武帝精神煥發,自己起身,甚至面色也紅潤起來,詫異久久。
魏澤如平叛成功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京城,令人振奮,使得他的聲譽再上一層樓。
各方勢力聽到此消息,想法不一。
當屬燕王最懊悔,與他產生瞭齟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