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踢斛淋尖

作者:三戒大師 字數:1249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這一更比較費勁,因為我還沒見哪本書,還原過明朝農村收稅的場景。求票票,晚上還有更。)

-

國朝的制度設計,完全由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心意決定。比如收稅,他認為貪官污吏會借機魚肉鄉裡,讓百姓不堪其苦,便想出瞭以‘良民治良民’的方法,按照賦稅水平,將一個縣化為若幹糧區,以其中田產最多、名聲最好的富戶為糧長,全權負責稅糧收解。

通常一個糧長負責幾千到一萬石的稅收任務,但也有少至數百石的,這主要跟州縣的地理環境有關,像富陽縣這樣‘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方,人口居住分散,耕地也少,一個糧長基本負責一個鄉、十幾裡、千餘石的征稅任務。

每到納稅時節,本區的糧長副糧長,便會知會各裡裡長組織鄉民,於指定日期到指定地點納糧。期間,官府會派書辦充任會計,也行監督之實。這種半官方的征收方式,自然談不上什麼效率,一天最多能有兩三裡的百姓完稅,七八天收完,就算,還得超出斛壁,堆成尖堆型……季傢倆兒子,按照要求,將斛裡堆得不能再滿,剛要為終於完稅松口氣。卻見那晁地焦將袍子下襟挽起,退瞭兩步,凝神屏氣、氣沉丹田,然後大喝一聲,沖到斛前,猛地一踹!

超出斛壁部分的大米,自然嘩啦啦落到地下,季傢兒子慌忙去撿,卻聽晁地焦大聲道:“別撿,這是損耗,沒聽見?再撿就別交瞭!”

季傢兒子隻好再把斛倒滿……

~~~~~~~~~~~~~~~~~~~~~~~~

目睹這一幕的王賢,自然是目瞪口呆。

一旁的晁天焦微微自得道:“這一踹,叫‘踢斛淋尖’,踢斛,可以讓米粒密集充實以便再裝。淋下來的尖,就算是耗羨瞭。”

“鄉民們能服氣?”王賢咽下口水道,這一腳下去,最少多交半鬥米。

“不服可以不交,等著官府催收時,就不止這點耗羨瞭。”晁天焦滿不在乎道:“千百年來都是這樣,不服又能怎樣?”

“唉,實在是沒必要……”王賢心說,把斛做得稍微大點,效果不也一樣麼,吃相還好看點。

“呵呵……”晁天焦笑瞇瞇道:“這些灑在地上的米,可有一半是歸小官人的……”

“唔……”王賢幹咳兩聲,他爹囑咐過他,喪良心的錢不能拿,‘呆出息’也不必拒絕,因為你不拿就全進瞭別人的腰包,人傢還罵你蠢豬……

太祖皇帝體恤百姓,所定稅率是極低的,哪怕加上這些花頭,鄉民們也承受得起。這也是讓糧長收稅的好處,他們土生土長,不敢盤剝太過,激起民變,基本不會超出鄉民的承受范圍。

忙忙碌碌一天下來,收瞭三裡三百三十戶,一千五百口百姓的糧食。實際上,經過四十多年的休養生息,這三裡的百姓早超過兩千口,但為瞭避稅,全都隱匿不報,當瞭黑戶。所以別看交稅的弱勢,一樣滿是心眼跟收稅的暗戰……

至於收稅的晁公正,則是收解兩本賬……按照洪武年間的標準收,按照官府核定的白冊解。收解之間,差不多便截留下兩成。這兩成二八分賬,兩成歸晁天焦所有,八成由王賢帶回衙門,交給戶房處理。

至於地上的糧食,官府就見不著瞭,由收稅的人私分瞭事,所以說這是個肥差。

天擦黑時,該交的稅糧已經入倉,截留的部分並那些耗羨則直接賣給糧商,連夜運走……

-

最快更新,閱讀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