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民心所向

作者:三戒大師 字數:1521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在王賢等人的陪同下,魏知縣來到瞭衙門口,好傢夥,黑壓壓摩肩接踵全是人。

一見到大老爺出來,衙前街上鼎沸的人聲又大瞭十倍。

“大老爺,真有大批糧船不日抵達麼?”

“縣裡真要賣一兩銀子一石的稻米?”

“真得是敞開出售麼?”

“我們災民也可以買麼?”

上千人同時發問,人聲像潮水一樣,向魏知縣湧來,吵得他啥也聽不清,隻好抬手示意百姓安靜。

好一會兒,大街上才不那麼嘈雜瞭。

隻見魏知縣,立在衙門前的臺階上,一手叉腰,一手高舉,用最大聲道:“諸位父老,本縣的告示豈會虛言?上面每一個字都是真的!”喘口氣,他接著道:“如果你們沒看清告示,本縣就在這裡,再鄭重宣佈一次,為瞭讓我富陽百姓順利度過春荒,本縣從湖廣購入的三萬五千石稻米,後日,最晚大後天,就要運抵本縣瞭。為瞭讓我富陽百姓,再不用遭受高昂米價的盤剝,本縣決定將糧價,定為一兩一石,敞開供應!”

“太好瞭!哦!哦!哦!”老百姓爆發出響徹雲霄的歡呼聲,一直傳到數條街外的李傢別業,駭得那幫大戶面無人色。他們都有些明白,富陽百姓的心,已經不屬於他們瞭……

魏知縣又抬瞭抬手,效果比之前好十倍,大街上登時鴉雀無聲,都等著聽青天大老爺說話。

“過去,我富陽縣‘八山半水分半田’,耕地極少。百姓們不得不吃外縣的高價米,最便宜時也要一兩一石,春荒時節,甚至到瞭二兩一石。糧價之高,不要說在浙江省,就是在大明朝,也是獨一份!”魏知縣滿含感情道:““我富陽的百姓聰明勤勞,每戶收入即使在浙江,也是名列前茅!可為什麼大夥兒的生活,卻比臨縣還要辛苦呢?原因就在這個糧價上!”

“因為糧價高昂,不單意味著你要多花別人一倍的錢,來填飽肚子。還會引發百貨價格的普漲。所以在咱們富陽,什麼都比別處貴,諸位比人傢多賺的那點錢,就這樣被高昂的物價吞掉瞭!”

聽瞭魏知縣的解釋,富陽百姓恍然大悟,怪不得怪不得,原因在這裡啊!

“本縣上任以來,一直致力於解決這個桎梏民生的大難題。”魏知縣接著吹牛道:“後來在戶房司吏王賢的協助下,終於摸清瞭脈象,找到瞭方子。於是去年與湖廣方面嘗試聯系,經過不懈努力,終於與他們建立瞭長期合作。雙方合同規定,湖廣方面每月提供本縣稻米最少兩萬石、上不封著淡淡一笑道:“這看起來是無用功,但等你將來當上官,就知道名聲的用處瞭。”

王賢心裡卻不甚在意,因為他已經基本瞭解大明官場的生態。知道魏知縣這一套,都是清流的玩法。自己能中個秀才就燒高香瞭,想中舉人進士門兒都沒有。既然註定不是清流中的一員,要這種清名有何用處?

不過終究是魏知縣的好意,王賢自然一臉感激不盡。

說完閑話回到正題,魏知縣關切問道:“賣一兩一石會不會賠?畢竟大老遠運來的。”

“不會賠的。”王賢解釋道:“湖光那邊米多而賤,我們肯長期購買,他們求之不得,是以價錢給的很低。”頓一下道:“眼下春荒,都隻賣四百文一石。等到春荒過去,就會降到三百文一石。”

“進價四百文的話,肯定不會賠吧。”魏知縣對湖廣米價如此便宜,感到相當不可思議。

“嗯。”王賢點頭道:“即使賣一兩一石,這一趟也能凈賺萬兩!”

“真不錯。”魏知縣笑瞇瞇道:“這樣楊員外那幫人,肯定要賠錢吧。”

“賠大發瞭,”王賢冷笑道:“他們的進價就是二兩六七,又存瞭這麼長時間,拋掉損耗之後,成本得漲到三兩一石差不多。”

“那真要賠大發瞭。”魏知縣幸災樂禍道。

“其實這個價錢,本來是打算和他們商量著定的,”王賢冷聲道:“但這幫王八蛋欺人太甚,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就不知道馬王爺有三隻眼!”

也不知道這馬王爺,指的是魏知縣,還是他自己。問王賢的話,他肯定說是魏知縣,但真正瞭解他的人知道,王賢百分百說得是自己。(未完待續)

最快更新,閱讀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