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遺書

作者:三戒大師 字數:3147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既然今ri喝不到好茶,張藩臺便讓人將剩下的茶葉用罐子密封起來,問賀知府道:“方才說到哪瞭?”

“說到第一路欽差,是紀綱的心腹,宣大那邊肯定不會出問題。”賀知府笑笑道:“藩臺還說他們站錯邊瞭。”

“不錯,”張藩臺緩緩道:“太子爺人是不錯的,但手裡沒有兵,又不夠狠,怎麼能鬥得過他兩個如狼似虎的弟弟?我早就說過,太子被廢是早晚的事兒。怎麼樣,現在基本成定局瞭吧?”

“藩臺英名。”賀知府贊一聲道:“那另一路欽差呢?”

“另一路現在大同,是英國公的弟弟張鯢。”張藩臺道:“這一路派什麼人,都是漢王殿下說瞭算的,本來以為會派個老成點的來,不過也可以理解,英國公從安南凱旋而歸,如今正炙手可熱,可能王爺也想賣他個人情吧。”

“這張鯢是個什麼路數?”賀知府問道。

“說起來,我們還是本傢,是以本官派張安去大同給他請安,結果……”張chun淡淡一笑,捻起一點茶果慢慢咀嚼起來。“張安,你講給賀大人聽聽。”

“提起這位小爺來,那樂子可大去瞭瞭。”隨侍張藩臺的心腹張安笑道:“在京裡就是出瞭名的紈絝子弟,如今大同總兵以下,有不少是他老子和他大哥的部下,又要巴結他這位欽差大人,哪能不竭力討好他?”說著嘲諷道:“到瞭大同之後,這小爺就沒回行轅住過。”

“那他住在哪?”

“白ri酒樓夜裡青樓,那叫一個快活。”張安yin笑道:“聽說最出格的一次,他同時一百個ji女陪他睡。還有個花頭叫‘走馬觀花,,他騎在馬背上,那些ji女打扮得花枝招展,在路邊對他搔首弄姿,他看上哪個,就拉上馬來,當眾行yin。”

“這跟慶成王有一拼瞭。”賀知府聽得心向往之道。

“他還開賭局,讓那些武官跟他賭,一天能贏幾萬兩銀子。”張安道。

“那肯定的。”賀知府道:“換我也能贏那麼多。”

“總之才去沒多久,這位小爺便把大同搞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他還怎麼有臉查案子?”張安笑笑道。

“不錯。”賀知府頷首道:“這位公子是出來逍遙的,壓根就沒有辦案的念頭。”

“管他呢,反正人傢是勛貴世傢,辦砸瞭差事又怎樣。”張藩臺淡淡道:“不管怎樣,三路欽差是沒威脅瞭,倒是晉王這邊……”說著聲音壓低道:“太妃去的蹊蹺,而且據說,大殿下父子也失蹤瞭。”

“啊?”賀知府吃驚道:“失蹤瞭?”

“嗯,是王府的內線傳來的消息,應該不會有假。”張藩臺道:“還說晉王已經軟禁瞭廣昌王。”

“這個節骨眼上,晉王府亂成這樣,恐非我等之福。”賀知府有些糾結道

“是啊,據說皇上對太妃娘娘這位皇嫂很是敬重,皇上肯定要查明她的死因的。”張藩臺道:“大殿下父子失蹤,也是蓋不住的不過有漢王和趙王幫著說話,晉王殿下還是能過去這一關的。”

“那藩臺擔心的是?”賀知府輕聲問道。

“本官,唉……”張藩臺嘆氣道:“隻怕重蹈臬臺大人的覆轍。”

賀知府明白瞭,原來張藩臺怕這差事落在他頭上,說不得,又得交給朝廷一份帶有玄幻sè彩的奏報,到時候被弄去和臬臺大人做伴,就徹底雞飛蛋打瞭

“下官倒是想替藩臺接過這副擔子,可惜位卑言輕,落不到我頭上。”賀知府想一想,突然眼前一亮道:“不如,讓咱們那位欽差大人,能者多勞吧。

“喔……”張藩臺聞言神情一松道:“好主意,我這就寫信給王爺,讓他想辦法把這差事交給咱們欽差大人。”說著又囑咐道:“這樣他更不能死瞭,一定要把他治好”

“下官明白。”賀知府應道。

此時,那位一定不能死的欽差大人,正面sè如常的與從汾陽返回的吳為說話。

“這個藥效很短啊。”王賢看看自己,又沒瞭病容。

“是藥三分毒,藥效長的就成毒藥瞭。”吳為無奈道:“下次大夫來之前,大人臨時服用一丸就是瞭。”

“也好。”王賢點點頭道:“怎樣,汾陽之行收獲如何?”

“收獲很大,我一件件講給大人。”吳為想一想道:“我們按照大人的吩咐,到瞭西北百八十裡外的汾州城,說來也巧,正趕在那趙知縣的傢眷扶靈回鄉,我和閑雲少爺一合計,當時就沒露面,而是第二天悄悄跟他們出城百裡才現身。我們說自己欽差大人的手下,為瞭表明身份,還亮出瞭錦衣衛的腰牌,他們才相信我們……”

說著,他把當時的情形,一五一十講給王賢聽……

那趙知縣是上一科新及第的進士,河南人氏,才剛二十有五,去年放瞭知縣,攜妻來山西上任,誰知道剛一年多,便橫遭慘死,傢裡自然震驚無比,老父親和他兄弟聞訊趕忙來汾州料理後事。

到瞭汾州,知州大人親自接見瞭他們,陪他們在趙知縣的靈前哭瞭一場,對趙父道:“趙知縣身遭橫死,魂魄ri夜思歸傢鄉,老先生宜速扶靈返鄉,擇個吉ri下葬,也好使他入土為安。”說著拿出一包銀子道:“這是同僚們的一點心意,雖然不多,權作喪葬之資吧,老先生萬萬不要推辭。”說著對屬下道:“陪老先生去收拾一下行裝吧。”

趙父拿瞭銀子,清點瞭遺物,便和大兒子接著兒媳,扶著二兒子的棺材,一路灑淚離開瞭汾州。其實他心裡,也對兒子的死滿是疑竇,無奈官不與民鬥,知州大人和省裡都說瞭,兒子是被白蓮妖人作法害死,他也無可奈何,現在見到錦衣衛來查問此案,哪有不配合的道理。

當即便在山坳裡,與吳為兩個詢問起兒媳來,兒子到底是怎麼死的,這一年又發生瞭什麼。

趙知縣的妻子回憶道:“亡夫上任後,發現惡霸欺男霸女、甚至殺人越貨的案子積壓如山,汾州百姓痛苦無比。他是立志要造福一方,不負聖恩的,於是便著手查辦案件,誰知剛抓瞭幾個疑犯,就遭到上司的訓丨斥,讓他不要亂來。亡夫說我怎麼是亂來呢?他們殺人犯法,難道不該抓麼?上司卻說不該抓。亡夫憤懣道,山西難道沒有王法瞭嗎?上司答道,山西有王法,但是晉王的法。山西地裡是晉王說瞭算,而咱們汾陽,是慶成王和永和王說瞭算,那些欺男霸女的惡霸,多半是慶成王的門人,殺人越貨的歹人,多是永和王的門客,打狗還要看主人,你明白瞭麼?”

“亡夫xing情耿介,當時就跟知州大人頂起來瞭,說我不明白。我隻知道大明朝的王法,是《大明律》,不知道什麼《晉王律》,他們犯瞭法,我就要抓他們”趙妻道:“結果亡夫拒絕放人,與知州大人不歡而散。之後大半年時間,亡夫頂著上司的壓力,著實承辦瞭一批惡人,汾州百姓無不稱頌。轉到今年,省裡突然一紙調令,命他為轉運委員,把他調到省裡去協辦糧草瞭,亡夫走時對我說,這是他們調虎離山,要把他調離汾陽。但無可奈何,隻能上任去瞭”

“之後一直到亡夫去世前,他都沒回來過,隻是寫過幾封傢書,說瞭說自己的近況。”趙妻道:“到瞭上個月,差事完事兒,妾身以為他終於能回來,誰知道…”說著嗚咽起來道:“誰知等來的卻是他的死訊…亡夫的靈柩運回來,我給他收殮。多年的夫妻,妾身能認出,那確實是他的屍身,可他的頭顱卻不見瞭……”後來知州大人親自來慰問,說亡夫被白蓮妖人作法害死瞭,首級估計是找不回來瞭……”

眾人一片黯然,待趙妻平復下來,聽她繼續道:“知州大人又說,按規制,官府要清點亡夫的遺物,以免有官府的文件遺漏,他還問我,亡夫給我寫過信麼?我說寫過,便將其取給知州大人,”頓一下道:“但最後一封信,被我藏下瞭。”

“為何這樣做?”吳為心中一喜道。

“因為亡夫向來奉公守法,之前的信裡,隻說傢事和一些ri常的情況,從不提起公務。”趙妻輕聲道:“但在最後一封信裡,他一反常態,說可能有人要害他,讓我小心為上……我擔心信拿出來,自己也會遭到不測,更想著將來給亡夫伸冤,這才將其藏瞭下來。”

“那封信在哪?”吳為著緊道。

趙妻看瞭看趙父,趙父點點頭,示意她交出來。她便轉過身去,從貼身小衣裡,摸出一個帶著體溫的錦囊。紅著臉從錦囊中掏出薄薄兩張信紙,遞給瞭吳為。

吳為接過來一看,便見滿紙工整有力的字跡,上頭寫道‘差事已經結束,料可數ri返傢。然亦可能永別於汝,因吾不肯同流合污,或遭上峰戕害。倘若如此,汝切莫喊冤,隻當吾是病死,速速返傢,請吾父為汝擇佳婿改嫁瞭吧……,

最快更新,閱讀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