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有道是‘前世不修,才做瞭附郭縣令,。所謂附郭縣,不是具體的縣名,而是指那種沒有獨立縣城,把縣治設在州城、府城中的縣。不幸當瞭這種縣令,上頭壓著知州、知府,連‘大老爺,都稱不得,完全體會不到百裡侯的威風快活不說,還得跑腿受氣背黑鍋,各種悲催……
以此推論,前世造孽,才會做瞭省城的縣令;八輩子造孽,才會當上府城、省城兼王都的縣令……陽曲縣令趙有德,就是這麼一位集各種悲劇於一身的人物。七品縣令放在別處,那是一方父母,可擱在太原城,就是一孫子……他的縣治所在,有知府衙門、藩臺衙門、臬臺衙門、都司衙門,還有一座晉王宮……他的日子是何等淒慘,也就可想而知。
久而久之,趙知縣也就養成瞭小心翼翼、捧著卵子過河的性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成瞭他仕途的最高信條。也正因如此,趙知縣才會被府臺大人選中,成為接受欽差問話的第一人。
“啊,屬下,屬下……”聽說自己第一個被問話,趙知縣臉都綠瞭,喃喃道:“屬下怕給府臺搞砸瞭。”
“不用怕,”去往行轅的路上,賀知府囑咐道:“你隻要小心為上,文火慢燉即可……”
“哦,府臺的意思是……”趙知縣體會上意的能力自然很強,恍然道:“讓我……拖?”
“對,拖得他頭暈腦脹,心浮氣躁,你就完成任務瞭。”趙知縣笑笑道:“這差事辦好瞭,你就是大功一件。不光我會感謝你,連方伯也會記住你的。
“那屬下……盡力而為吧。”趙知縣哪有不答應的權力,跟著賀知府到瞭行轅,便見這裡戒備森嚴,一層層守衛全是穿著飛魚服、挎著繡春刀的錦衣衛,氣氛無比森嚴。
趙知縣暗暗咽口吐沫,跟著賀知府來到大堂,跪拜瞭欽差後,王賢讓人看座。
今日的王賢,身穿明潢色的飛魚服,頭帶無翅烏紗,面色陰沉,眉目帶霜,尤其那雙寒星般的眸子,看得人心頭生寒,不敢與他對視。
“足下是趙知縣吧?”王賢低頭看看案卷,趙知縣馬上欠身道:“正是下官。”
趙知縣正運足功力,準備施展你虐我千百遍,我自帶你如初戀,神功,來迎接欽差大人的洗禮時,卻聽王賢淡淡道:“你先回避吧,本官有事先要問賀知府。”
“啊……”趙知縣一臉不情願道:“不是說要先問下官麼?”
“你是欽差我是欽差?”王賢冷聲道。
“是是。”趙知縣便縮瞭頭,給賀知府一個愛莫能助的眼神,顛顛的退瞭出去。
“上差,怎麼連我也要審麼?”趙知縣有些不快道。怎麼說他也是四品大員,按道理講,就算是欽差也不能說審就審。
“隻是向你詢問點情況,談不上審問,”王賢笑笑道:“放松點。”
“呵呵,早說麼……”賀知府笑道:“上差的架勢可真把下官鎮住瞭。”
“當然能鎮住瞭。不然本官如何跟山西地的妖魔鬼怪鬥?”王賢皮笑肉不笑道。
“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哪有那麼多妖魔鬼怪,”賀知府牽動嘴角,勉強笑道。
“那就是我白日見鬼瞭。”王賢斂住笑容,沉聲道:“賀知府,我以欽差身份向你詢問幾個問題,希望你能如實回答。”
“自然。”賀知府整整衣冠,正色道。
“今年春天運送軍糧的任務中,你擔任什麼角色?”王賢問。
“轉運委員。”賀知府道:“這已經稟明過上差瞭。”
王賢問:“轉運委員是做什麼的?”
賀知府道:“協助轉運大臣,負責軍糧在山西境內運送、儲藏、轉手等事務。”
王賢問:“轉運大臣是誰?”
賀知府道:“張藩臺。”
王賢問:“你們之前的權責如何劃分?”
賀知府道。“當然是藩臺大人統籌全局,下官負責具體事務瞭。”
王賢問道:“可不可以理解為,所有軍糧收發,都要有你具體負責?”
“可以這樣說。”賀知府點點頭道。
“那具體的數目,你還記得麼?”王賢沉聲問道。
“大體還記得。”賀知府於笑一聲道:“事情過去大半年瞭,下官公務繁忙,有些數字可能需要去查賬瞭。”
“今天也隻問個大體。”王賢面無表情道:“我問你,前後運抵太原的糧草,一共有多少?”
“這個我記得,大概是四百五十萬石左右吧。”賀知府想一想道。
“從你提供的賬目統計,是四百七十萬石,那二十萬讓你貪瞭麼?”王賢聲音冷冽道。
“上差說笑瞭”賀知府忙擺手道:“我是記錯瞭,確實是四百七十萬石。”
“這些糧草現在何在?”王賢道。
“臣等無能,沒有把軍糧及時運上前線,大軍返程後,皇上下旨命存入大同的糧庫中備用。”賀知府道。
“那現在賬上可查的,數目是多少?”王賢表情愈冷道。
“這……”賀知府吞吞吐吐,他沒想到王賢竟能把紛亂的賬目在三天之內理出頭緒,早知這樣,就是一把火燒瞭,也比給他看到強。
“需要我提醒麼?”王賢冷冷道。
“不需要。”賀知府搖搖頭,艱難道:“應該是二百五十萬石吧……”
“是二百三十萬石,”王賢冷聲道:“少出來的二十萬石,你來補上?”
“上差又說笑瞭……”賀知府故作輕松的苦笑道。
“你還能笑得出來?”王賢重重一拍案,兩道濃眉挑起,勃然大怒道:“爾等肩負為聖上親征大軍轉運糧草之重責,卻非但一粒米都沒送到前線,反而半數以上的糧草不翼而飛這是何等的聳人聽聞?翻遍史書,也找不到先例真是豈有此理,人神共憤你卻還能笑得出來”
“上差息怒……”賀知府忙苦著臉道:“下官就是天生一副笑模樣,一開口就像是在笑,但其實我心裡,現在正滴血呢……”
“這還差不多。”王賢吐出口濁氣,端起茶盞,喝口茶潤潤喉道:“那一半糧食都去哪瞭?”
“回上差,三次往宣府送,三次在廣靈縣被劫,每次損失七十萬石以上。”賀知府忙解釋道:“還有儲運的損耗……當時正值雨季,幾次運送都趕上多年未見的瓢潑大雨,糧車上鋪瞭層席子,又墊上油佈,還是擋不住糧食被浸水。又老不出太陽沒法曬,隻能眼睜睜看著一車車糧食黴變……黴變瞭的糧食會吃死人的,隻能丟棄。”這自然是早就想好的說辭,甚至所有關聯人等都統一瞭口徑。“這個數乍一聽很嚇人,但其實歷年運送糧草,最少也有兩成的損耗,這又加上被劫瞭三次,才會出現這麼大的損失。”
說完他偷眼瞧瞧王賢,隻見對方面無表情,心說,這下總能把你唬住瞭吧
兩人對話戛然中止,大堂中一片安靜,王賢微閉著雙目,好像在思考一樣。好半天才睜開眼,兩眼有些迷離的望著賀知府道:“請教個不太相於的問題
“上差請問。”雖然他如此說,賀知府卻不敢大意。
“請問一輛馬車載重多少?”王賢輕聲問道。
“這個……”賀知府一愣,不知他問這個是何意。但還是照實答道:“除掉車重,一輛馬車最多能拉一千八百斤。”
“你算數怎麼樣?”王賢又問瞭個看似無謂的問題。
“我輩讀書人之六藝的最後一藝,就是數。”賀知府微微自傲道:“下官不才,也讀過幾本。”
“那太好瞭,你幫我算個數。”王賢皮笑肉不笑道:“一百五十萬石糧草,需要用多少輛車來運?”
“這個麼……”賀知府隱隱覺著不妙,但他沒法一心二用,隻能先艱難的數算起來,無奈心亂之下,竟怎麼都算不明白,還弄得滿頭大汗。
“一千八百斤是多少石?”王賢臨時當起瞭算數老師,教一教讀,算經的賀知府。
“是,是……”賀知府掰著指頭,吭哧好一會兒,才眼前一亮道:“十五石”
“那一百五十萬石需要多少輛車?”王賢又問道。
“十萬輛”賀知府這次答得快多瞭。
“那請問山西方面每次往大同運送軍糧,動用車輛的數量是多少?”王賢終於圖窮匕見,輕描淡寫的出劍瞭。
“這個”賀知府面色巨變,剛剛因為算數而稍稍放松的心,一下縮成一團,使勁張瞭幾次嘴,才用蚊子哼哼般的聲音道:“十萬輛?”顯然對這個答案,他自己都不信。
“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王賢笑瞭,是一種獅子玩弄獵物的笑,殘忍且盡在掌握。
“是下官猜的……”賀知府小聲道:“下官實在記不清瞭,請大人容我回頭查閱一番再做答。”
“好,給府臺大人把冊簿拿上來。”王賢一聲吩咐,侍衛便端著一摞冊子上來,賀知府一看最上面一本封皮上的字,是‘陽曲縣征發民夫明細簿,,不禁一下魂不守舍ro
最快更新,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