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四章 皇帝請客

作者:三戒大師 字數:3048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雖然這奏章上沒具體說是誰,但條條指向趙王。書名加800小說網看最快更新”張輔苦笑道:“據說人有幾件事萬萬不能做,其一就是向父親說他兒子的壞話。”

“以目前掌握的線索看,隻能如此。”聽聞英國公這樣說,王賢卻隻笑笑道:“但求問心無愧,給皇上留好餘地就是瞭。”

“你這是兩層意思。”張輔笑道。

“其實是一層意思,”王賢也笑道:“盡人臣的本分罷瞭。”

“有道理。”張輔點頭笑道:“我終於知道你為什麼明明是太孫一手提拔的人,皇上還要重用你瞭。”

“其實皇上太孫本是一體,”王賢淡淡道:“皇上如此寵愛太孫,怎麼會對他有芥蒂呢?”

張輔聞言心頭一震,他聽得出王賢這是話裡有話……王賢的意思是,都隻看到皇上對太子的不好,卻忘瞭皇上對太孫的好,難不成皇上會把太子太孫分開來看不成?這個道理簡單到無可辯駁,讓張輔不得不暗暗反思自己的立場…

之後兩人無話,不知不覺,雄雞一唱天下白,王賢也終於緊趕慢趕,把呈給皇上看的材料整理瞭出來,交給張輔。

“成瞭,你休息吧,我進宮去瞭。”張輔將奏章收好,朝王賢點點頭,離開瞭鎮撫司衙門。

“我送公爺。”王賢微笑著把張輔送到門口,突然二黑湊上來,對他耳語幾句,王賢點點頭,待那手下走瞭,他對張輔道:“今天宮門沒開,趙王殿下就在北苑外候著瞭。”

“哦?”張輔一愣道:“他這麼著急面聖於什麼?”

“昨天咱們抓瞭那麼多人,趙王不會不知道。”王賢淡淡道:“估計是打馬騾子驚瞭吧。”說著笑笑道:“要是趙王能向皇上坦白,公爺不就省得向父親說兒子的壞話瞭?”

“哈哈,但願如此吧”張輔大笑起來,這時候傢仆牽來馬,他朝王賢一拱手,便打馬揚長而去。

北苑,儀天殿,永樂皇帝一大早見過趙王後,就一直陰沉著臉,沒來由打瞭幾個小太監的板子,嚇得一眾太監宮女魂不附體。直到有太監通稟說,張輔來瞭。皇帝的神情才放松不少,讓人趕緊準備早膳,那些太監宮女也終於松瞭口氣,井然有序的忙活起來。

待張輔上殿,朱棣便招呼他道:“文弼這個時間來,肯定還沒吃早飯吧,來來來,陪朕一起用膳。”

張輔其實在王賢那裡已經用過瞭,但哪敢掃皇帝的興致,便恭聲笑道:“那微臣就享福瞭。”

“也沒有龍肝鳳髓給你吃。”朱棣擺擺手道:“都是些傢常的早點,如今咱們想吃什麼吃不到?就是喜歡這熟悉的老味道。”

“皇上說得太對瞭。”張輔謝瞭恩,在下首錦墩上坐下,隻見桌上擺瞭十幾種早點,什麼小窩頭、驢打滾、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與金陵這邊的吃食迥異,但張輔卻倍感親切,因為都是他小時候在北京常吃的。

皇帝拿著筷子,指著一道道早點道:“你品品,看看能不能嘗出是誰的手藝?”

張輔隻好夾瞭一塊炒肝,細細的品嘗一番,然後擱下筷子,道:“是不是皇上潛邸中廚師呂大海的手藝?”

“哈哈哈,人都說英國公精明過人,不過這次你可猜錯瞭。”朱棣聞言捻須大笑道:“呂老頭今年六十多瞭,顛不動勺瞭,朕去年給他個光祿寺少卿的榮銜讓他退養瞭,現在是他兒子接班瞭。這是他兒子的手藝”

“別放下筷子啊,打太孫去瞭山西,難得有人陪朕一起用膳,你愛吃什麼就盡管吃,你拘束瞭,朕也吃不好。”朱棣熱情的說著,自個端起飯碗來用起早膳。

和皇帝一起進膳,張輔也不是頭一回,不過放開膽子吃是不可能的。他恭謹的欠著身子坐著,一邊小心翼翼的動著筷子,心裡一邊飛快的盤算……他知道皇帝的起居習慣,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五更天用飯,之後便開始一天的忙碌,這會兒雖然早,但也有卯時瞭,皇上怎麼可能才吃飯呢?

或者說之前,有什麼原因讓皇上吃不下飯?張輔自然想到臨走前,王賢所說的那件事……趙王進宮瞭

看來八成是趙王已經向皇上坦白瞭什麼。張輔暗暗有數後,便且安下心,陪皇上用起瞭早膳。哪知剛吃瞭兩口,皇帝已經要漱口瞭,張輔一見這情形,連忙站起身要謝恩,卻被朱棣一笑攔住道:“朕這幾天老毛病又犯瞭,吃不多。你不一樣,身子骨可好著呢,練武之人吃這麼點可不行”說著便起身道:“這桌飯是為你準備的,你可不能浪費。慢慢用,朕先去看奏章,吃飽瞭再來跟朕說話。”

張輔隻好謝恩,待皇帝離開後,又坐下吃瞭幾口。其實他根本不餓,但這大明朝誰敢拂皇上的好意?吃不下也得硬塞一番。張輔心知肚明,皇帝這是在向自己賣好呢,有道是吃人的嘴短,用瞭皇帝專門準備的禦膳,待會兒奏對時該怎麼說,他也明白瞭。

想到這,張輔愈加佩服起王賢來,好一個‘但求問心無愧,給皇上留好餘地就是瞭,,正是拜他所賜,自己現在才能安心坐著,不然懷裡揣著個紅炭似的奏章,哪還能坐得住?

雖說朱棣讓他慢慢吃,張輔哪敢讓皇上久等?稍微又動瞭幾筷子,便也漱瞭口,起身到裡面謝恩。

朱棣在那裡翻看著奏章,明顯有點心不在焉,見他進來瞭,馬上讓人賜坐,又問他吃好瞭麼。

張輔感動道:“臣何德何等,蒙皇上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皇上。”

“文弼言重瞭,你是朕的股肱大臣,在朕眼裡,那是比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還要重要許多的。”朱棣提到‘不成器的兒子,,明顯有些壓不住火氣,重重一哼道:“你知道方才誰來過麼?”

“臣不知道。”張輔自然不會在皇帝面前,顯示自己的消息靈通。

“朱高燧那個逆子。”朱棣裝出來的笑容,終於消失殆盡,恨聲道:“他來向朕坦白,自己做瞭忤逆祖宗的罪行”

張輔這下更清楚瞭,也不好擺出一臉茫然,那樣就明顯在裝瞭,隻好輕聲道:“趙王向來仁孝,就算做瞭什麼錯事,也是有原因的吧?”

“你還替他說話”朱棣怒氣沖沖,但卻明顯是順著張輔的意思說話道:“你知道他於瞭什麼嗎?”

“臣還不知道。”張輔輕聲道。

要不怎麼說,說話是一門藝術呢?一個‘還,字,便向朱棣暗示瞭案情的進展程度。有時候做臣子的就是這樣,你既不能忤逆瞭皇帝的意,又不能顯得太無能,這裡頭的分寸把握,就是所謂的‘侍君之道,,想到王賢小小年紀,居然能把握的妙到毫巔,張輔就忍不住腹誹,莫非這小傢夥是什麼老妖怪轉世

別說,英國公猜得雖不中,卻亦不遠矣

“唉,朕跟你說實話吧。”朱棣一臉羞臊道:“那孝陵殿前的銀杏樹,就是這逆子讓人偷偷灌水泡死的”

“啊”張輔馬上流露出恰當的驚訝道:“為什麼?”

“為什麼?”朱棣神情復雜道:“這逆子的想法殊為可笑你應該知道吧,前些日子,有些個言官瞧不得我們父子團聚,非要逼漢王就藩這件事吧?”

“知道……”張輔聞言暗暗心驚,想不到皇上對漢王就藩這件事,居然是這種反感的態度。不過轉念一想也正常,因為藩王就藩後,就不能再回京瞭,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所以父子兄弟一旦分開,就今生再不能相見。而大臣們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非要漢王就藩。隻要漢王一就藩,就再也別指望見到皇帝瞭。那樣太子的位子就穩當瞭,大明朝也沒有什麼儲位之爭瞭。

但朱棣能對那些兄弟侄子狠下心來,可輪到自己的兒子,卻是萬萬不舍。

皇帝今年五十五歲瞭,在這個年代,是不折不扣的老人瞭。人老瞭都分外顧念親情,何況是他最喜愛的兩個兒子。一想到自己一狠心,就再也見不到這倆兒子,他就十分難舍。再想到那樣一來,太子便可高枕無憂,隨著自己一天天老邁,很可能不把自己這個父皇放在眼裡。

想到過去這十多年,自己對太子的涼薄,朱棣就難免心生疑慮,更加不想放兩個兒子就藩。不過朱棣也沒法反駁那些臣子,因為他們畢竟是為瞭大明的社稷安危,為瞭讓天下的藩王無話可說,老老實實蹲在他們的藩國裡。所以皇上雖然有心訓丨斥大臣無人倫之理,卻又實在說不出口。

這時候,孝陵殿前的公孫樹枯死瞭,漢王又遇刺瞭,雖然都讓皇帝火冒三丈,卻又不得不承認,這讓皇帝變得主動多瞭……p

最快更新,閱讀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