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此言一出,三位大學士都低下頭,神情各異。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金幼孜臉上是震驚迷惑楊榮楊士奇卻是恍然的神情,後者臉上還掛著一絲心寒
“皇爺爺三思啊”朱瞻基何嘗不是如此他有些絕望哀求道。
“你還是想想,給他派哪兩個臭皮匠過去的好。”朱棣看他一眼,淡淡說道。那一刻,帝王心如鐵石、絕然不容置疑
朱瞻基額頭已經滿是汗水,他心裡飛快的計算著得失,知道朱棣的決定已經容不得更改,隻能退而求其次,不要讓人去給王賢搗亂道:“翰林學士魏源為官方正,德才兼備,更是王賢的師長,派此人去山東為按察使,足以鎮住王賢,讓他規規矩矩,又不會掣肘於他,可以揚長避短。孫兒以為其乃上選。”
“諸位意下如何”聽瞭太孫的話,朱棣又看向三位大學士和趙王。
“太孫殿下所言極是,魏源確實是最佳人選。”三位大學士和魏源同為清流好友,自然無人反對。
“太孫殿下的人選很是妥當,”趙王並不在意按察使人選,馬上接著朱瞻基的話茬道:“不過關於都司人選,事關一省軍務,還請父皇聖心獨裁”
“皇爺爺”朱瞻基心情沮喪到瞭極點,他知道這次趙王是號準瞭皇帝的脈,自己完全不是對手瞭
“那就這麼定瞭,明日讓魏源來見朕。”朱棣果然不容朱瞻基多說,便直截瞭當道:“至於都司人選,安陽侯郭義是靖難老臣,素有謀略、性情也算和善,就讓他去山東吧。”
“是。”眾人點頭應聲,朱瞻基聽到是郭義,也沒什麼意見,這本就是他考慮的幾個人選之一
於是便定下來兩位即將赴任的人選,次日面聖,親授機宜後,便將即可啟程。
眼見木已成舟,朱瞻基還不死心,試探著問道:“王賢還請朝廷調軍隊入山東以備不測,不知皇爺爺意下如何”
朱棣素來不容任何人染指軍務,三位大學士和趙王都不吭聲,隻等皇帝表態。
“沒那個必要。”朱棣淡淡道:“且不說山東還沒有亂起來,就是萬一真亂瞭,也不過是些亂民聚眾而已,山東有近八萬兵馬,綽綽有餘瞭。”頓一頓道:“難不成朕的八萬兵馬,都被白蓮教收買瞭不成”
“是”朱瞻基魂飛天外,木然的跟著別人一起行禮告退。
。
從勤政殿出來,趙王心情愉悅的向朱瞻基和三位大學士拱拱手,揚長而去。朱瞻基死死盯著他的背影,雙目直欲噴火他之前是跟王賢打瞭包票的,一定幫他拿到軍政大權,至不濟也要給他調一支兵馬過去,如今全都泡瞭湯,讓他如何跟王賢交代
“殿下,消消氣吧。”金幼孜輕聲安慰朱瞻基一句:“不是您沒盡力,實在是皇上太忌憚太子瞭”
朱瞻基頹然搖搖頭,如果他真的盡力瞭,那也沒什麼好說的可他真的盡力瞭嗎朱瞻基無法自欺他還是太在意皇帝態度瞭,根本冒著惹惱皇帝的威脅替王賢力爭
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朱瞻基點點頭,有些失魂落魄的走人瞭。
三位大學士回到內閣,也是一片愁雲慘淡。
“皇上這是怎麼瞭,”金幼孜嘆氣連連道:“如此偏聽偏信實在反常啊難道皇上真信瞭趙王的鬼話,以為山東的情況沒有那麼糟糕不成”
“恰恰相反,隻怕皇上已經認定,山東已經積重難返瞭。”楊士奇看看左右無人,壓低聲音道:“山東的問題非一朝一夕,乃幾十年來積攢下來的,藥石難醫、神仙難治,恐怕非得先亂一場,才能亂而後治”
“那還讓王賢去幹什麼”金幼孜悚然問道。
“因為王賢不去,山東還可能暫時不會亂,他一去山東,必定亂在眼前”楊榮呷一口茶水,低聲說道。
“什麼”金幼孜有些懵瞭,“你說皇上派王賢去山東,就是故意為瞭讓山東亂的”
“既然山東註定要亂,那當然早亂強於晚亂,早亂亂小、易於收拾晚亂亂大,不易收拾”楊榮緩緩解釋道。
“這這”金幼孜吃驚的結巴起來道:“難道皇上真是,故意的不成”
“皇上這種百年難得一見的英察之主,豈會不知山東白蓮教的前任頭目林三,正是死在王賢手中還有漢王,和王賢也是不死不休的敵人要想平息事態,皇上派誰去山東,都比派王賢合適可為什麼皇上會偏偏選瞭王賢呢”楊士奇幽幽說道。
“也是,白蓮教不說。漢王是肯定希望山東亂起來,好趁機渾水摸魚的”金幼孜這下深以為然道:“別人去瞭山東,尚可以對漢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王賢去瞭,雙方就隻有兵戎相見瞭”
“哎”金幼孜說完,黯然傷神道:“怪不得皇上不肯讓王賢總攬山東軍政,連一點兵權都不給他呢”說完竟有些氣憤道:“皇上想讓山東亂而後治,這我認同。可王賢是國士,不該如此糟踐”
“哎”楊榮、楊士奇搖頭不語,但其實三人都很清楚,因為王賢和太子走得太近瞭皇帝讓王賢去山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掉太子在京城的強援。如果山東的差事出瞭岔子,皇帝可以順勢把王賢辦掉。當然如果王賢僥幸把差事辦成瞭,自然也是極好的
三位大學士都對帝王的無情心術唏噓不已如今,太子和皇帝的關系愈發微妙,雖然遷都之爭,最終以皇上獲勝告終。但皇上贏瞭爭論輸瞭人心,如今朝野上下,都以太子的馬首是瞻縱使他們這些天子近臣大學士,心裡也是向著太子的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兵權和皇統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原先算是太子一系的府軍前衛,已經成瞭空架子;錦衣衛的頭領王賢,也被調離太子身邊,扔到瞭山東這個火坑裡。更讓朝臣們憂慮的,是太子和太孫的關系,出現瞭嚴重的裂痕,太孫殿下已經很明顯的站在皇帝這邊,和自己的父親漸行漸遠還有居心叵測的趙王,賊心不死的漢王
如此混亂微妙的關系,讓大臣們無時無刻不戰戰兢兢,唯恐稍有不慎,便葬身於這犬牙交錯的朝局中大明遷都之後,本該氣象一新的局面,卻因為這些亂七八糟的關系,而顯得死氣沉沉,如一灘爛泥,誰也無法拔足前進
一潭死水下,所有人都在等待,所有人都在暗暗積蓄力量,隻等破局的一刻到來,便要亮出自己的獠牙,狠狠咬斷敵人的喉管讓親人的鮮血澆灌那高高在上的龍椅
這山東,會是破局的地方嗎
。
山東,欽差行轅。佈政使儲延每日都來應卯,早請示晚匯報,已經完全把自己當成王賢的下屬。
“大人,朝廷的旨意到瞭嗎”儲延見王賢今日臉色不好,小心翼翼問道。
“到瞭。”王賢淡淡道:“皇上把我罵瞭一頓,說我狗膽包天,要是再敢亂來,就打斷我的狗腿。”
“皇上這麼說,正是體現大人是皇上的心腹之人,關系稍遠一些,斷不會這樣措辭的。”儲延忙寬慰起王賢來,又追問道:“聖旨裡還說瞭什麼”
“翰林學士魏源為新任按察使,安陽侯郭義為新任都司。”王賢神情陰鬱的說道,如今他已經完成瞭對山東官場的征服,自然也把那副玩世不恭的假面收瞭起來。
“這不是很好嗎”儲延之前便問過王賢,希望什麼人接任按察使和都司,這兩個人都曾經被王賢提起過。
“但皇上拒絕瞭我派兵的請求。”王賢嘆口氣:“刀把子不握在自己手裡,心裡總是不踏實。”
“大人過慮瞭,山東的將士大都還是心向朝廷的,隻要好好整頓,還是可以信賴的。”儲延安慰王賢道。
“但願如此吧。”王賢又嘆口氣,使勁搓搓臉道:“算瞭,不要為這些管不瞭的事煩心瞭。咱們手頭的事情就夠多瞭”
“是。大人提出的聯合鄉紳、連坐互保等五項遏制白蓮教的舉措,屬下已經做出瞭細則,”儲延從袖中掏出一份文書,遞到王賢面前。
王賢接過來,逐字逐句仔細看瞭一遍,又將自己的意見告訴儲延,足足用瞭一個時辰,將打擊白蓮教的舉措定瞭下來,“修改之後,便在全省執行吧。一定要考核到每一名縣令,誰的差事沒辦好,就拿誰的烏紗帽”四品以下官員王賢可以隨意處置,拿下瞭劉本之後,山東已經沒有他不能動的官員瞭。
“是”儲延沉聲應下,起身告辭。
“儲兄,”王賢也起身相送,面色嚴峻道:“我們要做的是釜底抽薪,不是揚湯止沸。白蓮教要削弱,但不能激起民變,切記切記”
“明白。”儲延重重點頭道:“大人放心吧。”
看著儲延離去的背影,王賢黯然嘆瞭口氣,痛苦的閉上眼睛。他和儲延所說,隻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心事,是無法對外人言述的他動手除掉劉本、馬忠兩人之前,曾經得到過朱瞻基的保證,總攬山東軍政大權或者調府軍前衛入山東,兩樣至少能幫他辦到一樣可結果卻是,一樣都沒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