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城外,楊榮沒有等來朱瞻基獲勝的消息,卻等來瞭王賢和他的騎兵。
看到王賢的身影此時出現,大戰勝負已經不言而喻。
城頭的莫問如釋重負,對還沒回過神來的將士們笑道:“還愣著幹什麼,出城去吧!”
將士們蜂擁沖出瞭通州城,與山東的騎兵將那三萬人團團圍住,逼他們交出自己的傢人!
楊榮也很光棍,隻身匹馬來見王賢,提出用自己和那萬餘名人質,換取三萬大軍平安離開。
“楊學士似乎心灰意冷瞭……”王賢面無表情的看著,這個下令殺死許懷慶的人。
“老夫回不回京都沒什麼區別瞭。”楊榮淒然一笑道:“皇上其實早有議和之意,是被我們三個硬勸下來,這一仗卻輸瞭,我們自然要承擔應有的責任。”
王賢沉吟片刻道:“好吧。但有一個條件,那些東廠的人不能留。”
這本就是題中之義,楊榮自然一口答應,回去後以商量對策為由,把東廠的人召集到一塊,然後官兵一擁而上,把他們全都綁瞭起來。
王賢果然履行承諾,放走瞭那三萬軍隊。
看著將士們和自己的父母兄弟相擁而泣,他覺得這筆買賣劃算極瞭。
十幾萬潰軍逃回瞭北京城,也帶來瞭大軍戰敗,太子、楊榮被俘的消息。經過瞭過去兩個月的反復刺激,如此驚悚的消息,都已經不能讓百姓的情緒產生多大波動瞭。他們隻是擔心,鎮國公要是攻打北京城,會不會拖上很久,傢裡要是沒有糧食瞭怎麼辦,一傢老小可怎麼撐得下去啊?
王公大臣們也同樣麻木瞭,甚至沒有人感到意外,似乎輸給王賢是理所當然的,贏瞭他反而才是奇跡。很多人開始後悔,之前沒有偷偷跟王賢聯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投誠過去。眼下京城已經徹底進入戰備狀態,九門緊閉,所有人不準靠近城墻,他們就是想聯系也沒法子瞭。
絕對忠於洪熙皇帝的大臣也不少,畢竟除瞭對王賢之外,朱高熾都是一個禦下寬厚、愛民如子的好皇帝。這些官員主動捐出傢產招募丁壯,又安撫整頓潰兵,為朝廷保衛北京盡心竭力。
紫禁城裡一片淒風冷雨,聽說太子被俘,張皇後一下子就暈瞭過去。聽瞭楊士奇的稟報,洪熙皇帝並未感到十分意外,隻是搖頭嘆氣道:“為什麼非得到這一步……”
“皇上,盡人事才能聽天命。人事未盡,如何認命?”楊士奇的神情也是十分平靜:“現在請皇上派使者,把微臣的人頭送到通州,與王賢議和吧。”
“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朱高熾看著這個一手把自己的江山毀掉的老臣,卻一句責備的話都說不出來,也沒有必要瞭。
“縱使再來一次,臣還是會做同樣的事情。”楊士奇慘笑一聲道:“可惜沒有機會重來瞭……”
“橫豎不急在今日,回去跟傢裡人告別一下。”皇帝長長一嘆,不忍再看楊士奇,也不想再看到他。
“皇上!”楊士奇忍瞭又忍,終究沒忍住,又對皇帝道:“如今京城尚有大軍二十餘萬,還有成山侯他們,還有各地的藩王,請皇上千萬不要氣餒!”頓一頓,他提高聲調道:“隻要以和談為名拖延時間,將王賢在關外的十幾萬軍隊拖死!最終的勝利還是屬於皇上的!”
朱高熾的眼皮跳動幾下,但終究沒有睜開眼,隻是語調怪異的緩緩說道:“你居然還不死心……”
“臣言盡於此!就此與皇上永別瞭!”楊士奇老淚縱橫,重重向皇帝三叩九拜,然後雙臂支撐著緩緩起身,一腳深一腳淺的離開瞭,他為之付出一切的乾清宮。
黑暗的宮室中一片死寂,過瞭好一會兒,一直低著頭的太監們,才發現皇帝已經昏死過去。
“太醫,快傳太醫!”老太監張誠的尖叫聲,終於打破瞭讓人窒息的死寂。
當皇帝醒來,已經是下半夜瞭。
朱高熾讓守在龍床前的皇後、朱瞻埈和張誠都退下,隻留下太醫院周院判一人。
朱高熾目光渙散的看著帳不能打?”
“京城不是別處,沒有十足的理由,攻打京城會失去人心的。”莫問解釋道:“我們的旗號是‘誅奸臣、清君側’,如今朱瞻基楊榮已經被俘,如果楊榮沒有騙我們,皇帝應該很快就會把楊士奇交出來,咱們再繼續下去,隻會人心盡失。沒有人心,哪有什麼將來可言……”
“那打不得又是什麼?”二黑悶聲問道。
莫問隻說瞭三個字。“居庸關。”
二黑便啞口無言瞭。
翌日,朝廷的議和使節果然到瞭。
來的竟然是楊溥。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跋山涉水繞道平型關,歷經月餘好容易返回瞭京城,就接到瞭這樣的任務,讓他怎能不生出恍若隔世之感。
見到王賢時,楊溥還如在夢裡,機械的向他傳達瞭皇帝的意思,表示隻要王賢同意議和,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他,然後讓人將楊士奇的首級呈上。
王賢看著匣子裡的首級,沉默良久道:“我同意議和。”
楊溥松瞭口氣,滿屋子的將領卻大驚失色。好容易等楊溥退下,眾將便再也忍不住,大聲嚷嚷起來:“公爺,你怎麼能答應皇帝呢?!”“是啊公爺,咱們一鼓作氣,攻下北京城,天下都是公爺的,還議個什麼和?!”
王賢靜靜的等待眾將發泄完瞭,隻問瞭他們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居庸關外,我們的軍隊已經斷糧多少天瞭嗎?”
所有人如昨日的莫問一樣,登時啞口無言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