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靖王發話

作者:貓膩 字數:2377

范閑四處看瞭看,發現左右無人,所以幹脆找瞭塊石頭坐瞭下來,接過老花農遞過來的水壺,也不嫌棄,喝瞭幾口,隨意與他聊些種花種草的事情。他對這方面基本上一無所知,所以聽著花農眉飛色舞的講解,有些新鮮,但聽多瞭,也有些厭煩,本想離開,但想到那個更加厭煩的詩會,還是罷瞭,嘆瞭口氣。

聽見這公子哥嘆氣,花農好奇問道:“公子怎麼不高興?”

“王府詩會,很無聊的。”范閑向他眨瞭眨眼睛,心想對方不過是個仆役,一定不會對詩會感興趣。

果然,花農很鄭重其事地點點頭:“吟詩作對,都是閑人才做的事情,又不能換碗飯吃,真是些蠢豬。”

范閑一怔,心想這豈不是把自己也罵進去瞭?旋即心頭一動,哈哈大笑道:“確實是蠢豬”他終於想明白瞭某些事情,吟詩之事就此揮手不提。

——————————————————————————

詩會散後,各人各自回傢或翹傢,至於後來發生瞭什麼,要到第二天才傳遍瞭整個京都。

當天晚上,靖王府日常傢宴,世子本準備去醉仙居風liu風liu,結果被老管傢請瞭回來,有些不自在地坐在飯桌上,和妹妹一起等著父王訓話。

靖王爺坐在桌頭,竟赫然便是下午范閑在苗圃中聊瞭半天的老花農。他看著下方一向自命風liu的兒子,不知從哪裡來的怒氣,罵道:“你這蠢豬!天天就隻會去那些地方!”

世子李弘成知道蠢豬二字是父王的口頭禪,也不如何生氣,苦笑應道:“父親今日又因何發怒?”

靖王爺哼瞭一聲,沒有繼續發作,問道:“今天你又開那個什麼詩會瞭?”

李弘成一怔,苦笑應瞭聲是,他知道父親不喜歡這些文人的事情,但是自己要為二皇子拉攏京中文人,這些事情總是需要做的。出乎他的意料,靖王並沒有生氣,反而感興趣問道:“今天來詩會的有個小子,穿著一身淡栗色的單衣,那是誰傢的小子?”

李弘成心想今天來的人雜,自己哪記得住這麼多。

靖王皺瞭皺眉,似乎在想那人的特征,憋瞭半天之後說道:“那小子長的很漂亮,像個娘們兒似的。”

李弘成噗哧一笑,知道父親說的是誰,趕緊回答道:“您說的,一定就是范府的那一位。”

靖王眉毛一挑,竟是露出瞭幾絲兇戾之氣,暴喝道:“什麼?你說他是范建在澹州的那個兒子?我幹他娘的,就范建那模樣,也敢生這麼漂亮的兒子!”

柔嘉郡主在一旁聽著父王暴粗口,臉都羞的紅瞭,不過她也很感興趣,若若姐一直奉若師長的那個男子,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李弘成有些惱火地看瞭父親一眼,心想幸虧沒有下人在旁邊,不過轉念一想,下人們應該早就習慣瞭靖王那張嘴,趕緊問道:“父親大人問那少年做什麼?”

“做什麼?”靖王哼哼瞭兩聲,他下午撞見不知自己身份的范閑後,便覺得對方有些面善,卻總是想不起來,又因為范閑討厭詩會,卻能聽他說瞭半天自己最得意的蒔藝之道,所以有些喜歡那小子。但他卻沒料到,那個漂亮小子,竟然是范建的兒子,心頭一陣火起,繼續教訓道:“你要學學那個……他叫什麼名字?”

“范閑。”

“學學那個范閑,別看他出身不正,但是眼光還是很好的。”靖王嘆瞭一聲,看著自己的兒子,教訓道:“范閑這人,能和一個花農說半天話,你卻太過於自重身份,要知道自矜這種品性,實在是很不適合你現在做的那些事情。”

世子李弘成知道自己與二皇子交好的事情,當然瞞不過表面忠厚暴燥,實則精明無比的父親,趕緊應瞭聲是。吃完飯後,世子正準備回書房讀書,以便讓父王心中高興些,哪料到靖王沉吟半晌卻說道:“你剛才不是準備去醉仙居嗎?”

醉仙居不是酒樓,而是青樓,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世子心裡一緊,趕緊連道不敢。靖王爺盯著他的雙眼,罵道:“男子漢大丈夫,想去就去,別這麼毫無擔當。”說完這話,便喊人把他踢瞭出去。

李弘成直到坐在醉仙居的雅座裡,抱著京都最紅的清倌人袁夢姑娘,仍然有些寒冷地想著,為什麼父王今天會忽然變瞭性。

深夜的靖王府中,靖王爺一邊喝著酒,一邊痛罵道:“狗日的犯賤,當年最喜歡泡妓院,居然還生出這麼個漂亮種來,老子也讓兒子去泡去,將來也抱個漂亮孫子。”

—————————————————————————————

靖王逼子**的傢事暫且不提,先說范閑待詩會散後,早早地鉆進瞭轎子,與藤子京和幾個護衛會在瞭一處。詩會散後,眾人對范傢子弟那首詩是議論紛紛,見到范府轎子,有些士子便上來與他告別,范閑趕緊下來,一一微笑送走,又吩咐那幾名護衛將若若送回府去。

范若若上轎之前,向他點瞭點頭。范閑知道那件事情已經安排妥當瞭,精神一振,便開始安排晚上的事情。

“郭保坤肯定是住在尚書府上,每隔大約三天要入宮一次,名為編纂,實際上就是太子伴讀。”

范閑皺眉道:“太子今年多大瞭,還要伴讀?”

“太子是皇後親生,在皇子中排行第三,今年已經十八歲瞭。”

范閑好笑道:“十八歲的大人,還要伴讀做什麼。”

藤子京苦笑道:“隻是貪玩而已,所以找些人名目張膽地陪著玩。”

“難道皇帝也不管?”

“這……小人就不清楚瞭。”

從前些天酒樓上的事情發生之後,范閑就擔心那位郭保坤會咽不下心中悶氣,會有些什麼下作手段,所以吩咐藤子京打探瞭一下,也摸清楚瞭郭保坤常去的幾個地方和回傢的路線。

今天詩會之上,那姓郭的小匹夫言語帶刺,范閑就算性情再好,也隻能保持表面微笑,內心深處仍然是十分惱火。隻是他此時才想明白,原來自己讓藤子京去打探那些事情,竟是潛意識裡早就做好瞭欺負郭小匹夫的準備,而不是擔心被郭小匹夫欺負。

(關於上章的詩,其實真是范閑或者我憋急瞭,所以隨便拋的最熟一首,而且要說拋詩打人,要打的實在,打的整個慶國人都無話可說,算來算去,這首號稱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杜詩,是最不容易挑出毛病來,最容易立名。至於與范閑經歷不合,前章其實借世子口已經點瞭,後面因這詩又會惹出一些事情來,希望能自然些。自認為這書的情節推動還算快,不知道大傢以為如何,今天隻有兩章,因為後天就要上架,但是自己沒什麼存稿,還指著拼拼新票榜,所以有些頭痛,請大傢多體諒。)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