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蒼山雪 第四十一章 詩集與言紙

作者:貓膩 字數:3109

第四十一章詩集與言紙

“半閑齋是什麼東西?”

“就是這間書房,父親說瞭,以後這書房單給你用,你婚後再論。我已經讓七葉掌櫃去老衡居訂做橫匾,名字就叫半閑齋。”

范閑感覺到一絲不對勁,逼問道:“那半閑齋詩集是什麼?”

“嗯?就是你那天在殿上念的詩,已經被太學士集成瞭集子。陛下準備讓用文淵閣的名義付印,是我求父親去將這差事求瞭過來。”

西山紙坊被盜之後,那些皇商們被撤瞭職司查辦,竟是許久沒有恢復無氣,再加上內庫得瞭來自宮中的警告,不敢再針對澹泊書局。澹泊書局終於緩過勁來,自然要準備大展宏圖,七葉大掌櫃,思轍小掌櫃二人第一眼便盯上瞭這本禦制詩集,宮中拔錢是一部分,而且宮中允許印成之後私人發賣,這就是筆大錢瞭。

這詩是誰寫的?范閑。范閑是誰?范閑是澹泊書局的幕後東傢。這賺錢的買賣,不論是慶餘堂的七葉掌櫃,還是站在掌櫃背後陰笑的范思轍,都不可能讓利於朝廷。范思轍本來就很痛恨兄長一直不肯將石頭記後十回交出來,如今得瞭詩集,哪肯放過。

范閑在紙上寫下半閑齋詩集這五個字,又寫下瞭自己的名字,心裡卻在苦笑著。當夜自己為瞭掩飾後半夜的行蹤,在殿上裝醉,結果狂性大發,一時沒有收住嘴,這些詩裡,不知道有多少典故說不清楚,如果要說清楚這些典故,就要寫不知道多少本史書故事。

四大名著您得整齊備吧?世說新語得來本兒吧?論語?詩經?嘿,還真別嫌少。架空版資治通鑒?穿越版司馬史記?全寫出來也沒人會有意見。

一想到這種工作量,范閑就嚇得打瞭個寒顫,如果真這麼擴展下去,隻怕這澹泊書局還真要變成前世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應瞭自己當年在澹州發的宏願。說道:“文淵閣校的不成,你得拿回來,我自己重校一遍,那天喝多瞭。誰知道瞎說瞭些什麼。”

他拿定瞭主意,能糊弄過去的就糊弄過去,實在不成的,那就隻有忍痛割肉,以喝醉為借口統統刪掉,反正喝多瞭的人第二天很容易患失憶癥。

“這是絕版啊。”范思轍搖搖頭,“我看再過五年,你自己說不寫詩地話淡瞭。你再來次復出詩壇,估計又是一大筆錢。”

范閑笑著搖搖頭,目光忽然落在瞭書房一角的粉紅色紙張上,好奇問道:“那是什麼?”

范思轍說道:“禮單。”

范閑微微一怔,這才想起自己大婚的日子近瞭。但是最近發生瞭這麼多事情,無庸諱言,他的心情已與當初慶廟時有瞭細微的差別,自己與她的母親終究是無法共處的。現在的皇帝還能掌控一切,一旦皇帝陛下不想掌控瞭,到那時,長公主一定會殺死自己。

或者說:自己一定會殺死長公主。

期盼瞭許久地大婚漸漸要來瞭,范閑的心裡卻生出一些不安與悲哀。

後幾日,澹泊書局主打的半閑齋詩集終於出來瞭,這次澹泊書局得瞭付印權,范閑親自大刀闊斧刪瞭許多。他本以為安心瞭些。不料書局辦瞭一個儀式,借著范閑的名頭,將靖王世子,鴻臚寺少卿辛其物等人全請瞭來。

范閑嚇瞭一跳,隻肯讓才女妹妹范若若去拋頭露面當形象代言人,熱熱鬧鬧地開始賣,而他自己卻借口要保持一代詩仙的神秘感,躲進瞭皇室別院。與林婉兒談戀愛去。

八品協律郎當場噴詩百首。震的一代大傢莊墨韓吐血而遁,這故事早已在慶國傳揚開來。雖然有些詩已經流傳到民間,但這次的詩集號稱作者親校版,自然大不尋常。果不其然,詩集一出京都紙貴,范閑的聲名頓時浸浸然又上瞭一個臺階。

小樓昨夜又秋風。

范閑溫柔地看著自己地未婚妻,微笑說道:“你說的那法子不管用。”

林婉兒愁眉苦臉,嘴唇兒可愛地嘟著:“好些天都沒有出去瞭。”

其實這位小姑娘也知道,最近京都裡的那些事情,雖然自己從小在宮中長大,那些娘娘們都把自己捧在手掌心中一般,一方面是自己病弱溫柔,不可能對那些娘娘造成傷害,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皇帝陛下顯得格外疼愛自己。

關於長公主的那些“言紙”,她自然沒有看到,但漸漸也聽到瞭一些風聲。後來長公主離開京都去往信陽之前,曾經來過別院,母女二人其實有些陌生的對坐瞭一陣,長公主便上瞭車駕離開瞭京都。

林婉兒雖然不知道范閑與母親地離開之間有什麼關系,但敏感的她依然感覺到范閑的心情不如往日那般輕松快意,所以她提議找天再出去賞賞秋景,京都西山的紅葉是很有名地。

但聽到西山二字,范閑就想到瞭那傢壟斷瞭京都用紙的紙坊,就想到紙坊背後似乎正陰森怯弱看著自己的長公主。

范閑清楚,長公主離開京都,最根本的力量還是皇帝陛下,自己的“言紙”隻是給皇帝一個說服自己,說服太後的理由而已。

此處解釋一下,如今的慶國朝野間都將那日像雪花一樣飄灑的傳單叫做“言紙”,因為認為這是一種民間訴求無路之後,進言地紙徑。

這段日子裡,京都居然重復瞭好幾次這樣的“言紙”拋灑行動,讓監察院緊張瞭好一陣,其中一椿等抓住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太原路銅礦苦役來京城告禦狀,但根本進不瞭登聞院,所以學瞭這麼一個法子。

監察院追著根兒,居然最後發現給這些苦哈哈們提供紙的。居然還是西山紙坊!

但是幫這些苦役們書寫冤狀的人,卻是如何也挖不出來,隻知道無比柔潤的筆跡是出自慶廟旁邊一個算命者之手。但是監察院去慶廟搜索時才發現,這個地方根本沒有算命的人——除瞭廟裡那個似乎一輩子都沒有出來過的大祭祀。

銅礦地事情自然是交給一處辦理瞭,很快就把太原路地官員抓瞭一串回京,隻等一月後問斬。隻是對於這種言紙行動,朝廷再也無法忍受,加強瞭對於紙張地管理。但是監察院的陳院長大人,卻沒有處罰那幾個銅山苦役,在官員們地眼中,陳大人似乎變得心軟瞭許多。

他回過神來,看著微有愁容的婉兒,微笑走上前去,輕輕撫摸著她圓潤的下頜,溫和說道:“想什麼呢?長公主回瞭信陽。咱們婚後有機會,自然是要去拜訪的。”

這自然是假話,范閑希望這輩子都不要去信陽,希望長公主從此老死信陽,當然他也知道。在沒有真正地撼動長公主與那個神秘夥伴地勢力前,皇帝陛下喜歡玩引蛇出洞的招數,長公主總有回來的一日。

林婉兒勉強一笑說道:“看吧,昨兒個入宮。你也知道最近京裡這些事情,娘娘們倒還好,隻是太後身子似乎有些不舒服,陛下待我也不如往日般親切瞭。”

范閑在心裡嘆瞭口氣,心想皇帝正在頭痛和你老媽勾結的皇子究竟是誰,怎麼可能還像往日那般。

二人又略說瞭些閑話,忽聽著似乎有嬤嬤上樓的聲音,范閑條件反射般。極瀟灑地一縱身,攀在窗沿之上,準備從窗子那裡翻出去。林婉兒噗哧一笑說道:“還真習慣瞭啊?”

范閑有些窘迫地笑瞭起來,看著婉兒略有些發白的臉龐,心中柔惜大作,上前將她摟入懷裡,低聲說道:“大婚前別累著瞭。至於病啊別的事情啊,別怕。一切有我。以後有我呢。”

窗外的青青樹枝在秋風裡倔犟地保持著鮮活地顏色,試圖證明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蕭索。它還是有著對美好的向往。

樓梯轉角處,大丫環四祺看著姑爺與小姐摟在一處,不由俏皮地伸瞭伸舌頭,心道范傢姑爺都一世才子瞭,原來還是這般不知羞。

大婚在即,整個范府行動瞭起來,長公主不在京都,所以那邊的安排工作,竟然是由淑貴妃出馬暗中指點。整個范府在感到榮光之外,更加小心謹慎,生怕哪裡做的不夠細致,與規矩有細許不符。

但規矩本身就是件極難的事情。林婉兒地郡主身份,隻是在宮裡起作用,放在宮外的世界中,她的身份還是林宰相的私生女,年初才被陛下逼著相認。所以這次大婚,究竟是用尚郡主地儀節,還是正常的大臣間子女聯姻規格,始終無法確認下來。

柳氏又進瞭一次宮,終於得到瞭太後的明確指示,雖然太後極不喜歡林傢參合到自己寶貝兒外孫女的婚事中來,但依然還是得向這天下綱常低頭,默許瞭林府的加入,同時也宣告瞭大婚不再按郡主出嫁的儀節進行。

雖然知道內情的范氏高級姑婆們有些小小失望,但想到是與宰相傢聯姻,也是極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復又屁顛屁顛地準備起來。

隻是所有人都沒想到,范閑與林婉兒地大婚的風光,比起公主駙馬成婚的場景,都更值得眾人念想好幾年去。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