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京華江南 第七十四章 宮中小樓隱風動

作者:貓膩 字數:4982

第七十四章宮中小樓隱風動

一輛馬車碾過新街口的青石路面,發出吱吱的聲音。冬日深寒,路上已有凝冰,四輪馬車也不敢走的太快,車夫蘇文茂正小心翼翼地輕揮著鞭子,四周穿著套靴的監察院六處劍手一面隨馬車前行,一面警惕地望著四周,啟年小組成員被散開來,喬裝成裝成棉襖的尋常百姓,隱藏在街上旁觀的人群裡。

馬車上是范傢的徽記,方圓相交,流金黑邊。馬車中坐著范閑與高達,還有兩名虎衛坐在他們對面。范閑面色安靜,說道:“陣仗排的太大,太顯眼瞭。”

高達拾起車窗厚簾的一角,往街上望瞭一眼,沉穩說道:“山中忽然來瞭刺客,誰知道京中究竟安不安全,陛下很震怒於此事,嚴令屬下等一定要保證大人您的安全。”

他的目光在街上掃過,街上行人不多,但是各民宅店鋪裡的人們已經發現瞭范傢的馬車,也猜到瞭馬車中坐的是誰,都向馬車裡投來瞭異樣的目光,傳言已經傳瞭好多天,范閑是陛下私生子的消息,已經深深植於天下子民的心中。看馬車前行的方向,京都百姓們知道小范大人是要入宮,不免開始紛紛猜測起來,不知道今天的京都。是不是又會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具震撼性的消息。

皇宮似遠極近。

馬車到瞭宮前廣場外圍便停瞭下來,懸空廟之事後,禁軍地戒備顯得森嚴瞭許多。范閑下瞭馬車,接過蘇文茂遞過來的大氅披上,又接過一隻拐杖夾在瞭腋下。高達知道范閑的外傷早已好瞭,不免有些詫異地看瞭他一眼。

范閑沒有理會他的目光,領著眾人往那座涼沁沁而又雄偉無比的紅黃宮城處走去。

還沒有到宮門,負責守衛的禁軍侍衛們已經分瞭一小隊過來接著。沉默無語卻又十分周到地替他擋著風,將他迎入瞭宮門。這種待遇向來隻有那些年老體弱的元老大臣們才能享用,就連皇子們也斷然得不到這般厚待,范閑不由皺瞭眉頭,心裡有些莫名。

他不知道大皇子對屬下們暗中叮囑過。大皇子雖沒說明什麼事情,但那些淡淡的表態已經足以讓所有地禁軍將領們清楚,傳言並沒有傷害到范閑的地位,更讓范提司與大殿下之間的關系早已回復良好。

今日在宮門口負責接引的。就是范閑初次入宮裡見著的侯公公,二人早已極為熟悉瞭。侯公公滿臉謅媚說道:“范……少爺,得虧奴才今天起的早,哪裡料到您竟這麼早來瞭。”

范閑笑罵瞭兩句,略帶一絲疑惑問道:“上月你說去奚官局瞭。前幾次進宮,也是老姚在應著,怎麼今天又是你出來?”侯公公早已提升為奚官局令,掌管宮中用藥死喪。實在是個要緊處,正是宮裡的紅人兒,按理講,怎麼也輪不著他在宮外迎著范閑。

侯公公笑道:“老姚出宮辦事兒去瞭,陛下讓奴才今天過來替一天職。”

范閑點點頭,隨著他往宮裡走去,一路行過大坪宮殿花園,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半晌之後范閑終於是嘆瞭口氣,幽幽說道:“這些日子裡,見慣瞭旁人那等目光,還是老侯你夠意思,待本官如往常一樣。”

侯公公微微一凜,旋即心頭一熱,討好說道:“瞧您這話說地,范少爺日後隻有愈發飛黃騰達的份兒。小的當然要仔細侍候。”

范閑也不說破。呵呵一笑便罷瞭,其實他確實是心有所感。所有人在知道自己與皇室的關系後,神態都會有些不自然,反而是宮裡的太監們似乎沒有什麼太大反應。

他不清楚,慶國皇宮地太監們在皇子之間一向保持著平衡,不敢亂投主子,他們不比大臣,一旦投錯主子,將來另一方登基之後,他們就隻有死去的份兒。所以相反,他們對於皇子是尊敬之中帶著疏遠,而且日常伺侯著皇帝,除瞭太子之外,他們也不怎麼太過害怕其餘的那三位皇子。

范閑是不是皇子,對於太監們來說並不重要,反而是他本身的官位,才是太監們巴結討好地原因。

一路行過幾座熟悉的宮殿,終於到瞭禦書房前,侯公公小心翼翼地在門外說瞭聲,轉身對范閑使瞭個眼色,便退到瞭一旁。

門開之後,范閑拄拐而入,站在那高高的書櫃之前,對著軟榻上正在看奏折的皇帝,裝作有些不自然地將拐杖放到一邊,對皇帝行瞭個大禮。

皇帝頭也不抬,嗯瞭一聲,又說道:“自己找個地方坐,待朕看完這些再說。”

禦書房裡哪能自己找座兒?拿著柄拂塵守在旁邊的洪竹機靈無比,聽出陛下的意思,趕緊去後面搬瞭個繡墩兒出來,擺在范閑的身旁。范閑向這個小太監投以感激的一笑,坐瞭下來,心裡卻想著,這小孩兒地青春痘怎麼還是這麼旺盛?

皇帝低著頭,似乎沒有看到這一幕,但看著奏折的眼中,卻閃過一絲笑意。

禦書房裡一片安靜,沒有人敢說話,門內門外的太監們都不敢發出半點聲音。這不是范閑第一次與皇帝二人單獨相處,但在那個傳言傳開之後,二人就這般獨處一室,他的心裡總有些莫名緊張,胸口也有些發癢,忍不住咳瞭兩聲,咳聲頓時在禦書房內回蕩瞭起來。清楚無比,反而將他自己嚇瞭一跳。

皇帝抬頭看瞭他一眼,沒有說什麼,又開始繼續批閱奏折。

范閑趕緊在凳上坐直,開始安靜無比地旁觀著皇帝的日常工作,他知道眼前這一幕沒有太多人有機會看過,時間太久,讓他有些走神。竟開始下意識地觀察起皇帝的容貌來,雖然皇帝此時微低著頭,但范閑依然從他清矍的臉上,找到瞭幾抹熟悉的影子,準確來說,是和自己相似地地方。

這大概就是所謂血緣地關系吧。

皇帝批閱奏章的時間極久,書桌上地折子極多,他的眉毛時而憤怒地皺起。時而開心的舒展,時而沉默黯然,時而情緒激昂。慶國疆土廣闊,統有七路二十六郡,州縣更是不計其數。以京都為樞而治天下,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單是每日由各處發來的公文奏章便是多如雪花。如果是奉行垂拱而治的皇帝,或許會將權力下發給內閣。自己天天遊山玩水去,而慶國當今地皇帝,顯然不甘心做一個昏庸之主,對於帝國的權力更是絲毫不放,所以不惜將宰相林若甫趕出朝廷,隻設門下中書……

“這簡直是自虐。”范閑寧靜看著眼前這幕,心中閃過一絲冷笑,當皇帝果然不是什麼有趣的事情。相較而言,如靖王一般種種花,似乎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日頭漸漸移至中天,陽光隔著層層的寒雲灑下來後,已經被凍的失去瞭所有熱度,宮裡的人們似乎都忘記瞭時辰。便在此時,皇帝終於結束瞭上午的禦批,合上瞭最後一封奏章。閉上眼睛緩緩養著神。最後還伸瞭個懶腰。

太監們魚貫而入,毛巾。清心茶,小點心,醒香,開始往皇帝地身上肚子裡施展。范閑註意到毛巾在這冬天裡沒有冒一絲冷氣,眉頭一皺,問道:“陛下……這是冷的?”

皇帝嗯瞭一聲,取過毛巾用力往臉上擦著,含糊不清說道:“冰寒入骨,可以醒神。”

范閑想瞭想,最後還是說道:“陛下,用熱毛巾試試,對身體有好處。”

皇帝微異,然後笑瞭笑,說道:“熱毛巾太暖和舒服,朕怕會睡著瞭。”

范閑也笑瞭起來:“用燙的,越燙越好。”他忽然險些噎住瞭一般,一邊咳一邊急著揮手說道:“當然,小心別燙傷瞭。”

皇帝忽然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看瞭他兩眼後說道:“不錯,還算表現的比較鎮定。”

范閑啞然無語。

皇帝地目光移到范閑身後的那個拐杖上,心裡不禁嘆息道:“這孩子和他媽一樣心眼兒犟……想故意讓朕看出他在賣乖,想讓朕訓斥他,堅定他的心,莫非以為朕看不明白?”

這般想著,皇帝越發記起當年某人的好來,也越發覺著范閑是一個沒什麼非分之想,反而有些清孤之態地……好兒子。他起身往禦書房外走去,示意范閑跟著自己。范閑趕緊去拿那根拐杖,皇帝笑瞭起來,說道:“早知道你傷好的差不多瞭,在朕跟前扮什麼可憐?”

雖是點破,卻沒有天子的怒容。范閑恰到好處地微微一愣,似乎是沒想到皇帝居然……沒有訓斥自己,緊接著便是呵呵一笑,將拐杖扔到瞭一旁,隨皇帝走瞭出去。

范閑與所謂“父皇”的第一次心理交鋒,范閑獲勝。

沿著長長的宮簷往西北方向走去,一路上殿宇漸稀,將身後含光殿太極殿那些宏大的建築甩到瞭身後。一路所見宮女太監都謙卑無比地低頭讓道,皇帝與范閑的身後,就隻有洪竹這個小太監。漸漸走著,連宮女太監都很少出現瞭,冬園寂清無比,假山上偶有殘雪,早無鳥聲,亦無蟲鳴,隻是幽幽的安靜。

范閑心裡明白這是要去哪裡,自然沉默,皇帝似乎心情也有些異樣,並沒有說什麼。直到連冷宮都已經消失不見,殿宇已顯破落之態時,皇帝才停住瞭腳步。此時眾人面前是一方清幽地小院,院落不大。裡面隻有兩層木樓,樓宇有些破舊,應是許多年沒有修繕過。

隨著皇帝拾階而入,范閑的心情開始緊張起來,深吸瞭一口氣。

小樓外面破舊,樓內卻是幹凈無比,纖塵未染,應該是常年有人在此打掃。

上瞭二樓。在正廳處,皇帝終於嘆瞭口氣,走出樓外,看著露臺對面的園子長久沉默不語。露臺對著的皇宮一角,已是皇城最偏僻安靜的地方,園中花草無人打理,自顧自狂野地生長著,然後被秋風寒露狂雪一欺。頹然傾倒於地,看上去就像無數被殺死的屍體,黃白慘淡。

遠方隱隱可見華陽門地角樓。

范閑沉默站在皇帝的身後,自然不好開口,但餘光已經將堂內掃瞭一遍。並沒有看到自己意想當中地那張畫像。

小太監洪竹像變戲法一樣,不知從小樓哪處整治出來開水,泡好瞭茶,恭恭敬敬地放在幾上。便老實地下瞭樓,不敢在旁侍候著。

“先前讓你在禦書房中候著。”皇帝臉朝著欄外,一雙手堅定有力地握著欄桿,語氣裡並沒有什麼波動,“是要告訴你,君有君之道。”

范閑依然沉默。

“身為一國之君,朕……必須要考慮社稷,必須要考慮天下子民。”皇帝悠悠說道。雙眼直直望著極遠地地方,“皇帝,不是一個好做的職業……你母親當年曾經說過。所以有時候朕必須舍棄一些東西,甚至是一些頗堪珍重地東西,將你放在澹州十六年,你不要怨朕。”

這一天,范閑已經等瞭很久,也做好瞭非常紮實的思想準備。但驟聞此語。依然止不住一道寒意沿著脖頸往頭頂殺去,震栗不知如何言語。沉默半晌之後,他忽然一咬下唇,清聲應道:“臣……不知陛下此言何意。”

范閑的反應似乎早在皇帝地預料之中,他自嘲的一笑,並未回頭,語氣卻更加柔和起來:“包括你那幾個兄弟在內,這天下萬民,就算對朕有怨懟之意,隻怕也沒人敢當著朕的面說出來,表露出來……安之,你果然有幾分你母親的遺風。”

范閑強行直著脖子,倔犟地一言不發。

“不解朕此言何意?”皇帝轉過身來,那身淡黃色的衫子在冬樓欄邊顯得更外清貴,他緩緩說道:“朕的意思是,你是朕的……親生兒子。”

范閑沉默,許久之後忽然笑瞭起來,失笑,啞然之笑,笑中有說不出的辛酸悲憤之意,許久之後,他才緩緩斂瞭臉上地笑容,一時間有些惘然,竟是忘瞭先前、自入宮那一步開始,自己是在按計劃之中表演,還是已然完全代入瞭那個皇帝私生子的角色,竟是難以出戲!

他對著皇帝深深行瞭一揖,卻依然不肯說什麼。

皇帝的心裡嘆息著,完全被范閑表現出來的情緒所欺騙瞭過去,幽幽說道:“京都傳言,朕本可不認,但朕終是要認,因為安之你終……是朕的骨肉。”

皇帝走近他,看著面前這個漂亮地年輕男子臉上獨有的堅毅與倔狠神色,面上憐惜之色一現即隱,沒有要求范閑一定要回答什麼,而是自顧自說道:“下月你就十八瞭。”

范閑霍然抬頭,欲言又止,半晌後才淡淡說道:“臣……不知道自己是哪天生的。”

這句話便紮進瞭皇帝的心裡,讓這位一向心思冰涼地一代帝王也終究是生出瞭些許欠疚感,他略一斟酌後緩緩說道:“正月十八。”

范閑微微一愣,旋即苦笑嘆道:“等到十八,才知自己生於十八。”

皇帝溫和一笑,越看面前這孩子越是喜歡,下意識裡說道:“在鄉野之地能將你教成這種懂事孩子,想來在澹州時,姆媽一定相當辛苦,找一天,朕也去澹州看看老人傢……安之,老人傢身體最近如何?”

范閑低頭沉默少許,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終於開瞭口:“奶奶身體極好,臣……我時常與澹州通信。”

“噢。”皇帝聽著他終於不再自稱臣子,心頭一暖,安慰一笑,開始極為柔和地詢問范閑小時候的生活。

對話有瞭個由頭,范閑似乎也適應瞭少許全新的“君臣關系”,開始對著面前的天下至尊講述自己幼時的日子。

請大傢朗讀下面這段順口溜。

范閑是皇帝的兒子。起初皇帝並不知道范閑知道范閑是皇帝的兒子,如今皇帝知道范閑猜到范閑是皇帝的兒子。起初范閑想讓皇帝不知道自己知道,如今他想讓皇帝猜到自己剛知道但不想知道。所以皇帝不知道范閑,范閑知道皇帝。皇帝當范閑是兒子,范閑不當自己是他兒子。

這是一個心思地問題,這也是一個心理上的問題。從踏入宮門第一步起,范閑就是在利用這一點,一步步地退讓,也是一步步地進攻。

樓上終於安靜瞭下來,這一對各懷鬼胎的“父子”隔幾而坐,飲茶閑聊,雖然范閑依然沒有開口,但面色已經平和瞭下來,與皇帝的對話也不再僅僅是拘於君臣之間的奏對,可以些宮外的閑話,在澹州這些年的生活,傢長裡短之類。

於是,皇帝開始陶醉於這種氛圍之中,而這,正是范閑所需要的。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