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京華江南 第一百一十九章 傢產官司

作者:貓膩 字數:6158

蘇州府今天有件大八卦發生,愛好熱鬧又不怎麼畏懼官府的蘇州市民們早就得瞭消息,一大早就湧到瞭府衙門口,一面議論著,一面等待著。

眾人議論的,自然是近日來在蘇州城傳的沸沸揚揚,已經漸漸吸引瞭整個江南目光的那件事情——明傢傢產之爭。

誰也沒有想到,當年早就應該病死瞭的明七公子,忽然又出現在瞭眾人面前,而且搖身一變,成為瞭江南水寨的統領,黑道中的著名人物,而且經由內庫一事,這位明七公子身份再變,成為負責打理內庫北路行銷的皇商。

不過不論他的身份怎麼變,最引人註目的,還是他乃明傢後人的身份。今日夏棲飛入蘇州府稟上狀紙,要打傢產官司,不知道明園裡住著的那些人們會做怎樣的反應。

而明傢富可敵國的傢產,究竟會落到誰的手上?

在絕大多數人的心中,其實還是偏向明傢的,一來是因為明傢對自己的黑暗面遮掩的好,在江南士紳百姓心中營造瞭一個極為清明的形象。二來明青達乃是明傢長房長子,就算夏棲飛真的是明傢七子,依照慶律以及千古以來的成例,傢產自然應該歸嫡長子繼承。

更何況,誰又能證明夏棲飛真的就是明青城?

此時蘇州府衙外熱鬧著,衙內卻是緊張無比,蘇州府知州頭痛不已地半伏在大案之上。有氣無力對身邊的師爺哀嘆道:“說說。今天可怎麼辦?”

明傢百年大族,不知道與江南官場有多少聯系,根本早就撕扯不開,如果明傢出瞭事情,隻怕江南一小半地官員都要跟著賠進去,而像蘇州府這種重要位置,明傢更早就把對方喂飽瞭。今天夏棲飛要入稟打傢產官司,蘇州知州當然要站在明青達和老太君地立場上考慮問題。可是……夏棲飛的身後是欽差,也不是知州大人敢得罪的人物。

師爺也是滿臉惶恐。急的在地上團團轉,忽然間他立住瞭身形,將紙扇在手中一合,發出啪的一聲。

“大人,該是做位清官的時候瞭。”師爺的眉心擠成難看的肉圈,咬著牙說道。

蘇州知州一慌。大怒說道:“這是什麼屁話?難道本官往常不是清官?”說完這話,想到某些事情,知州大人忽然泄瞭氣,說道:“這是明傢地事情,本官也不好置身事外,畢竟往年也是靠瞭老太君。本官才坐到瞭這個位置。”

師爺知道老爺誤會瞭自己的意思,趕緊湊上前去說瞭幾句,壓低聲音解釋道:“老爺,您看明傢這兩天可有人來說過什麼?”

蘇州知州一愣,想瞭想後奇怪說道:“對啊。明傢一直沒有派人來與本官通通氣。”

師爺陰笑道:“如此看來,明傢自然是胸有成竹。知道這官司不論怎麼打,夏棲飛地手裡有什麼東西……明傢這龐大的傢產依然隻可能歸明老爺子拿著……既然明傢都不擔心,自然是有必勝的信心,老爺又何必替他們著急?”

蘇州知州微微低頭,用極低的聲音問道:“那依你說,本官應該如何做?”

這位師爺專攻刑名,對慶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刷的一聲打開折扇,傲然說道:“不管夏棲飛能不能找到當年老人,證明他自己地身世,就算他真的是明傢七子,依慶律論,這傢產也沒有他的份兒。老爺既然兩邊都不想得罪,而明傢如今有慶律保護,那您還愁什麼?今日隻需稟公辦理,依慶律判案……想必欽差大人也不好怪罪你。”

這震驚江南的案子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看著,蘇州知州皺眉想瞭許久,覺得似乎隻有依這法子。稟公辦案,依律定奪,自己可以不得罪范閑,又可以默看明傢成功,還可豎起官聲,似乎是個三贏的局面。

想到此節,這位知州大人終於放松瞭下來,長舒一口氣道:“便是如此,不動便是動。”

正此時,府衙外的那面破鼓咚咚響瞭起來。

知州一皺眉,罵道:“這姓夏地水匪還真是著急。”話是如此說著,他卻不敢怠慢,整理官服,堆起威嚴之中夾著慈祥的笑容,走出瞭房,往公堂走去。

————————————————————————

來到公堂之上,隻聽得府外是喧嘩一片,一陣殺威聲起,才將外面的蘇州市民鼓噪的聲音壓瞭下去。

知州大人瞇眼望著堂下,有些意外地發現,今日夏棲飛是一個人來到公堂之上,身邊並沒有帶著其餘的人,看來欽差大人也沒有派人來襄助夏棲飛。

“堂下何人?”

“草民夏棲飛?”

“有何事入稟?”

夏棲飛微一沉默,有些走神,一時忘瞭應話。他今天穿著一身純青地棉袍,下巴上的胡須刮地精光,露出青青的皮膚,看著悍氣十足,精神百倍,露在袖口外的雙手有些微微顫抖,看來今日之事,對於這位明七公子的意義確實極大。

知州大人有些厭惡地看瞭他一眼,覺得此人傲立堂間,對於自己的權威是個不小的挑戰,而且竟然當著本官的面,居然……不跪!

他正準備發飚,卻發現袖子被師爺扯瞭一下。

師爺輕聲說道:“范……范……小事情就別管瞭。”

知州一驚,一想也是,計較這些小處做什麼?

恰在此時,夏棲飛終於沉聲開口瞭,隻見他一抱雙拳。朗聲說道:“草民夏棲飛。本姓明,名青城,乃是蘇州明傢明老太爺諱業第七子,自幼被悍婦逐出傢門,顛沛流離至今,失怙喪傢,今日不得已入衙堂,便是狀告蘇州明傢明老太君及長房傢主明青達勾結匪人。妄害人命,奪我傢產……請青天大老爺為小民討回公道!”

此言一出滿院大嘩。都知道今天夏棲飛是來搶傢產的,但誰也沒有想到,他一開口就直指明老太君和明青達當年曾經想陰害人命,字字誅心,而且在言語中更是悍婦匪人連出,一點不留餘地!

衙外地百姓們都哄鬧起來。在他們地心中,明老太君乃是位慈祥老婦,這些年來不知道做瞭多少善事,怎麼和悍婦扯的上關系?

其實這些人的心裡也隱隱猜到,明傢七公子當年離奇消失,隻怕和明老太君與如今的明傢主人明青達脫不開幹系……但人們總是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相信已經說服瞭自己的事情,所以對於明青達這個指控都報以噓聲。

蘇州知州也皺起瞭眉頭,厭惡說道:“茲事體大,言語不可謹,狀紙何在?”

夏棲飛從懷裡取出狀紙。雙手遞給下堂的師爺轉交。師爺將狀紙遞給知州大人後,兩人湊一處略微一看。便感覺心頭大驚,這篇狀紙寫的是華麗銳利,字字直指明傢老太君,而且極巧妙地規避瞭慶律裡關於這方面地規矩,隻是一味將字眼扣在當年明老太爺的遺囑之上,而關於夏棲飛這些年來地可憐流離生活,可是不惜筆墨,令睹者無不動容。

知州大人動容,心裡卻是暗自冷笑,雙眼一瞇,想著這等文章用來做話本是不錯,可用來打官司,卻沒有什麼作用瞭。

他一拍驚堂木,厲聲喝道:“夏棲飛,你可有實證呈上?”

夏棲飛滿臉平靜說道:“明傢之人沒有到,大人何必如此心急?”

看著夏棲飛平靜自信的神色,知州大人皺起瞭眉頭,心想難道對方手裡真有什麼致命武器?他略一沉吟,與師爺商量瞭兩句,便差人去請明傢的人前來應訟。

依慶律旁疏格式註,此等民事之訟,本不需要被告一方來人應訟,但今天爭的事情太大,雙方背後的勢力太大,在江南一帶造成的影響太大,蘇州知州也不敢太過托大,反正知曉明傢肯定不會置身事外,所以才會差人去請。

果不其然,衙役前腳出去,明傢地人後腳就跟著進來,看來明傢早就準備好瞭應訟之人,隻等著打這必勝的一仗。

看見來人,蘇州知州又皺瞭皺眉,寒聲說道:“來者何人?”

那位翩翩貴公子微微一笑,欠身行禮道:“明蘭石,向大人問安。”

這位明傢少爺當然知道蘇州知州這時候是在演戲,要在市民之前扮演那位剛正不阿的角色,才會說話如此冷淡,平日裡這位知州在自己面前可是要親熱的多,不過這幾日明傢分析之後,認定這傢產官司是必贏的局面,所以明蘭石明白蘇州知州的想法,並不怎麼介懷。

“嗯。”蘇州知州說道:“明老爺子近日身體不適,你身為長房長孫來應此事,也算合理,來人啊,將狀紙交與明蘭石一觀。”

師爺將狀紙攜瞭下去,沒料到明蘭石竟是不接,反是微笑行禮道:“大人,我明傢不是好訟地惡人,所以不是很明白此中糾結,故請瞭位訟師相助。”

他說完這句話後,往旁邊看瞭一眼,所謂“好訟之惡人”自然是針對站在一邊的夏棲飛,夏棲飛也沒有什麼反應,也沒有去看自己的大侄子一眼。

隨著明蘭石的說話落地,打後方閃進一人,雙手接過師爺遞過來的狀紙,討好一笑。

蘇州知州與師爺一看此人,本有些懸著地心馬上放瞭下去,這位訟師姓陳名伯常,乃是江南一帶最出名的訟師,或者說是最臭名昭著地訟棍,與州府極為相得,此人打官司,向來可以將黑的說成白的,死的說成活的,男的說成女的,巧舌如簧,手拈慶律走天下。還從來沒有輸過。

今日明傢搬瞭這位陳伯常出馬。又有慶律關於嫡長相承的死條文保駕護航,這傢產官司是斷不會輸瞭。

陳伯常捧著夏棲飛地狀紙細細看著,唇角不由露出一絲鄙夷輕蔑地冷笑,將對方,甚至將對方身後的欽差大人都看輕瞭幾絲,他清瞭清嗓子,輕佻笑道:“好一個感天動地的故事……隻是不知道……夏頭目這故事與明傢又有何幹系?”

這位訟師稱夏棲飛為夏頭目,自然是要影響輿論。讓旁聽的市民們記起,這位夏棲飛乃是河上湖上殺人如麻的黑道首領。

夏棲飛面無表情。說道:“講的都是明傢這二十年的故事,你說與明傢有什麼幹系?”

陳伯常忽而冷笑兩聲,譏諷道:“夏先生真是可笑,你說是明傢的故事,便是明傢地故事?你說自己是明傢七爺便是明傢七爺?”

他對著堂上的蘇州知州一拱手笑道:“大人,這案子太過荒唐。實在是沒有繼續地必要。”

蘇州知州假意皺眉道:“何出如此孟浪言語?”

陳伯常笑道:“一點實據也無,便自稱明傢七子……大人,若此時再有一人自稱明傢七子,那又如何?江南世人皆知,明傢老太爺當年一共育有七子四女,第七子乃小妾所生。自幼患病體弱,早於十數年前便已不幸染疴辭世,這如今怎麼又多出瞭一個明傢七子?如果任由一人自稱明傢後代,便可以擅上公堂,詆毀明傢聲譽。中傷明老太君及明老爺之清名,這哪裡還有天理?”

他望著夏棲飛微笑說道:“當然。如今大傢都知道,夏頭目也不是尋常人……隻是在下十分好奇,在內庫開標之後,夏頭目便弄出如此荒唐的一個舉動,不知道究竟是為什麼?背後是不是藏著什麼不能告人的險惡用心?”

這位江南最出名的訟棍渾然覺得今天這官司打的太無挑戰性,所以一上來就猛攻,大發誅心之論,望著夏棲飛搖頭道:“沒證據,就不要亂打官司,沒證人,就不要胡亂攀咬……夏頭目,你今日辱及明傢名聲,稍後,定要告你一個誣告之罪。”

當年親歷明老太君杖殺夏棲飛親生母親,將夏棲飛趕走之事的人,在這十幾年裡早就被滅瞭口,夏棲飛手頭根本不可能有什麼證據以及證人,所以明傢十分自信。

……

……

而就在這個時候,蘇州府衙地外面傳來瞭一道滑膩膩、懶洋洋,讓人聽著直起雞皮疙瘩的聲音。

“誰說沒證據就不能打官司?誰說沒證人就不能告謀殺?”

“慶歷元年,定州小妾殺夫案,正妻無據而告,事後於馬廄中覓得馬刀,案破。”

“刑部存檔春卷第一百三十七檔,以南越宋代王之例,載明民事之案為三等

,事涉萬貫以上爭執,可不受刑疏死規,不受反坐,無需完全舉證……”

“明傢傢產何止萬貫?”

“有兩例在前,這官司為何打不得?”

“證據這等事情,上告之後,自有官府查現場,搜索罪證,你這訟棍著什麼急?”

“更何況……誰說夏先生就沒有證據?”

那位自衙外行來之人一身儒衫,手執金扇,招搖無比,囂張無比,一連串的話語,引案例,用刑部存檔所,雖然略嫌強辭奪理,卻也是成功無比地將明傢咄咄逼人的氣勢打壓瞭下去,將眾人的目光都吸引到瞭他的身上。

蘇州知州微怒捋須道:“來者何人?不經通傳便妄上公堂!來人啊,給我打!”

穿著儒衫地那人一合金扇,插入身後,對著堂上拱手恭敬一禮,說道:“大人,打不得。”

說完這句話,他從袖子裡取出一張紙,在空中搖瞭搖,嘻皮笑臉說道:“晚生與這位陳伯常先生一般,也是訟師,隻不過乃是夏棲飛先生所請的訟師,先前來的晚瞭,還請大人告饒此罪,容我以完好之身,站於堂上與明傢說道說道……這案子還沒有審,大人就將一方的訟師給打昏過去……這事兒傳出去。隻怕有礙大人清名。”

眾人一愣。這才知道原來來者竟是夏棲飛地訟師。

夏棲飛苦笑著,心想欽差大人怎麼給自己派來這麼一位胡鬧氣味太重地訟師。

蘇州知州被這訟師的話憋住瞭,氣地不行,卻又不敢真的去打,不然在欽差大人那邊不好交待,一時間竟是說不出話來。

他說不出話,那位陳伯常卻是雙眼一亮,盯著背插金扇的訟師。渾覺得終於是碰見瞭個牙尖嘴利的對手,略感興奮。也是將扇子往身後一插,開口說道:“閣下先前所舉兩例,乃是特例,尤其是刑部春檔註,隻為京中大理寺刑部參考,卻向來不涉地方審案之判。”

那人搖頭說道:“不然。大興四年,時任蘇州評事的前老相爺林若甫,便曾依此春檔註判一傢產案,何來不涉之說?”

陳伯常心頭一緊,對方所說的這個案例自己卻是沒有任何印象,要不然是對方胡說。要不然就是對方對於慶律以及判例地熟悉程度……還遠在自己之上!

隻聽那人繼續微笑說道:“伯常兄也不要說什麼慶律不依判例的話,判例用是不用,不在慶律明文所限,全在主官一念之間。”

他舉手向蘇州知州大人討好一禮,蘇州知州卻是在心裡罵娘。知道一念之間四個字,就把自己逼上瞭東山。這傢產案子不立也是不成瞭。

這個訟師究竟是誰?陳伯常與明蘭石對視一眼,都感到有些奇怪,江南哪裡來瞭這麼一位還無恥地訟棍?

蘇州知州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敢請教,這位先生究竟姓甚名誰?”

夏棲飛也看著自己的訟師,隻見這位訟師一拱雙手,笑道:“學生宋世仁,沗為京都訟師行會理事,刑部特許調檔,今日特意前來江南,為的便是有這榮幸參與史上最大的傢產之案。”

宋世仁!

蘇州知州馬上有想逃跑的念頭,明蘭石也感覺到嘴巴發幹,而那位陳伯常更是眼睛都直瞭!

宋世仁是何許人?京都最出名的大狀,或者說是整個慶國最出名地大狀,陳伯常的名聲隻是行於江南,這位宋世仁卻是全天下出瞭名的聰明刁滑難惹,自出道開始,仗著自幼研習慶律,不知道讓多少官員顏面無存,多少苦主淒苦流淚。

宋世仁的大名惡名,就連蘇州城的百姓都聽說過,此時聽見他自報名號,府衙外就像開鍋一般鬧騰瞭起來,都知道今天這戲更好看瞭。

明蘭石擔憂地望瞭陳伯常一眼,陳伯常在稍許慌亂之後,就恢復瞭平靜,雙眼微瞇,體內驟然爆發瞭強大的戰意,冷笑說道:“少爺放心,本人打官司還從來沒有輸過,但他宋世仁卻是輸過地!”

……

……

隻是這位陳伯常似乎忘記瞭很重要的一點,宋世仁這一輩子唯一輸過的官司……就是上次京都府審司南伯私生子黑拳打郭保坤一案……宋世仁隻輸給過范閑一次。

————————————————————————

既然是要打傢產官司,當然首先要確認的就是夏棲飛的真實身世,他究竟是不是明老太爺生地第七個兒子。

對於這一點,陳伯常的立場站地極穩,對方如果不能證明此事,其餘的事情根本不屑去辯,如此才能不給惡名在外宋世仁抓住己方漏洞的機會。

蘇州知州也皺眉要求夏棲飛一方提供切實的證據,以證據他的身份。

宋世仁此時已不如先前那般輕松瞭,對著夏棲飛搖瞭搖頭,便請出瞭己方的第一個證人。

這個證人是一個穩婆,年紀已經很老瞭,走路都有些顫顫巍巍,走到堂上氣喘籲籲地證實,當年就是自己替明老太爺那房小妾接的生,而那名新生的嬰兒後腰處有一塊青色的胎記。

夏棲飛當庭解衣,腰後果然有一塊青記。

陳伯常皺著眉頭,咬牙低聲對明蘭石說道:“為什麼昨天沒有說這件事情?”

明蘭石的牙齒咬的脆脆地響,無比憤怒低聲說道:“這個穩婆……是假的!當年那個前兩年就病死瞭!”

陳伯常哀嘆一聲,就算知道穩婆是假的,己方怎麼證明?那個穩婆看著糊塗,卻在先前的問答之中,將當年明園的位置記的清清楚楚,明老太爺的容貌,小妾的穿著,房屋都沒有記錯,在旁觀者看來,這個穩婆真是真的不能再真瞭。

***,監察院造假果然厲害!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