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京華江南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理與天威

作者:貓膩 字數:5500

第一百三十五章有理與天威

“尚書大人。”

“胡大人。”

胡大學士滿臉微笑,將范尚書迎瞭進來。

負責清查戶部的官員們也圍攏過來,紛紛對病後的尚書大人表示安慰,就連吏部尚書顏行書也不便外,那張老臉上滿是情真意切地擔憂與關心。而查處戶部之事的監察院諸人,更是早就小心翼翼地替范尚書擋著門外吹來的小風,殷切之極。

不論朝廷是不是真的要查戶部,不論陛下是不是真的想讓范尚書辭官,但隻要范建在朝中一天,隻要陛下沒有撕破這層奶兄弟的情份,隻要……遠在江南的范閑還活著,朝中的這些官員們都不敢對范尚書有一絲輕忽。

所以此時的場景有些荒誕的喜劇感。本是被查的戶部尚書,卻被眾人關心著,小意呵護著。

尤其是監察院的清查官員,他們都是一處的,由沐鐵領隊而來,一處直到今天都還是范閑的直屬親管衙門,范建就是他們頂頭上司的老爸,他們還敢如何?

太子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湧起極大的不安。范建稱病數日不至戶部,今日一至,便似乎吸引瞭所有人的目光,這位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的大臣,似乎身上帶著某種氣場一般。

他縱是太子,是慶國將來的君王,但面對著范尚書,依然不得已站瞭起來,在臉上堆起溫和的笑容,安慰說道:“尚書大人身子可好些瞭?”

太子不是怕范閑,也不是在乎監察院,隻是身為皇室中人尤其是龍椅的接班人,他必須要表現出某種氣度,老范傢與他們老李傢的關系太深。在澹州還有位老婦人在遠遠看著,太子不清楚皇帝對於那位乳母還有著怎樣的感情。

范建慚愧一笑,說道:“戶部之事,一應皆由我起,卻要勞煩殿下及胡大人耗著心力,實在是范某的罪過。”

諸人寒喧兩句,便各自落座,范建雖然屬於被參的那一面。但一直針對戶部尚書並沒有明旨下來,所以他堂而皇之,當仁不讓地坐在瞭正中間。

這裡是戶部,是范建地地盤。

等一切都回復平靜之後,眾人才把目光投向瞭還在原地的那位戶部員外郎——方勵。

所有人的眼神並不一樣。顏行書在幸災樂禍,太子在猶疑,胡大學士冷漠著,監察院皺眉著。隻有范尚書一臉平靜,似乎根本沒有想到因為這個叫做方勵的人,會牽扯出多少人來。

事情至此,太子當然想明白瞭所有事情,范建這個無恥陰滑狡詐沉默的老狐貍!

當朝廷開始清查戶部的時候。不!應該說是早在幾年前,太子向戶部伸手的時候,范建就已經在冷眼看著這一幕,然後用瞭極老辣的手段。悄無聲息地將這件事情掩瞭下來,沒有讓任何人察覺到,但另一方面,卻刻意留瞭根不引人註意地小尾巴,輕輕一甩,就甩到瞭七司之中某一處……

如此一來,既替太子遮掩瞭,又拿住瞭太子的把柄。最關鍵的是,這種遮掩連太子那一方的官員自身也遮掩住瞭。從而這筆四十萬兩銀子就變成瞭虛無之物,抹的異常幹凈,幹凈的甚至方勵都以為再沒有什麼問題。

再加上禮部的倒塌,太子的一絲愚蠢。

全天下就隻有范建清楚整個過程,而這位尚書大人異常老辣地沒有直接拋將出來打擊敵人,而是就把那個線頭子在亂草之中留出一絲痕跡來。

比如北方雪地裡將士們身上穿著的冬衣,比如南越戰線上本不需要的攻城機械。

而當朝廷開始查戶部的時候。就會找到那個線頭子。輕輕地拉著拉著……最後拉掉瞭他們自己的褲腰帶。

這是一個埋瞭幾年地局。

范建什麼都不需要做,隻需要等著自己受到威脅的時候。構造出某種局勢,讓某些人抓住他們早已經遺忘瞭的褲腰帶,再使勁一拉。

好局。

針對禮部的調查也已經開始瞭,雖然郭攸之被系死在天牢之後,禮部經歷瞭一次大換血,一應文書都有些混亂,但是在朝廷清查小組地強力偵緝之下,在監察院的縝密搜查之中,禮部開出來的調單和戶部一直暗中保留著的回執對應瞭起來。

那四十萬兩白銀確實是發到瞭禮部,問題是,禮部分十四拔調瞭四十萬兩銀子修學舍及秋闈學衙……修到瞭哪裡去?

胡大學士久在天下各路巡視,後入門下中書視事,當然知道這天底下各郡各路的學舍依然是那般殘破,很多地方的秋闈學衙更是還會漏雨。所以他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對著面前的禮部官員問道:“誰能告訴我,這四十萬兩銀子到哪裡去瞭?”

胡大學士淡淡側身看瞭太子殿下一眼,在心裡嘆瞭口氣。

其實堂上眾人,對於朝廷前幾年地局勢都心知肚明,禮部一向是東宮的後花園,禮部也根本沒有膽子敢假調四十萬兩銀子四處花瞭,誰都能猜到,這筆銀子是流向瞭東宮。

隻是既然查到瞭東宮,這事情似乎就有些難以為繼。

胡大學士沉吟片刻後說道:“眼下首要的問題,是要查清楚這四十萬兩銀子的下落。”

太子心頭一驚,面上卻是溫和笑道:“胡大人此言有理。”

監察院一處沐鐵沒有資格坐在這幾位大臣的身邊,一直站在側方,他看瞭看正中坐著的范老尚書臉色,忽然開口說道:“銀子是到瞭禮部,隻是經手此事的官員,在前年春闈一案中就死瞭。”

太子在一邊沉默著,郭攸之已死。郭保坤已流,如今監察院又確認瞭具體經手人的死亡,就算長公主那邊知道自己與這四十萬兩銀子地幹系,也找不到什麼證據交給胡大學士,所以他地心下稍安。稍安之餘,也不免有些悲哀與憤怒,姑姑!你為什麼要這樣?

卻不料沐鐵地下一句話,讓太子殿下寒瞭心。

隻聽他正聲說道:“不過總有蛛絲馬跡可以查尋。大學士。您看是不是讓監察院去查查禮部?”

查禮部?

堂上眾人一驚,心想讓這群如狼似虎地監察院去查禮部?朝廷查戶部,明顯會讓遠在江南的小范大人無比生氣,監察院查禮部,在小范大人的遙控之下,禮部那些可憐的官員,隻怕真要活不出來瞭。

可是沐鐵此時的要求似乎很合理。

范建輕援長須,面無表情。心裡卻在想著,安之的這個親信腦袋瓜子似乎比以前要好用多瞭,居然能猜到自己的心思。

范建地心思很簡單,朝廷不是想查戶部嗎?戶部想要自保,就必須把戰線拉開。拖進更多的部衙進來……禮部,隻是一個開始,等六部全部都被查出問題之後,那位英明至極的皇帝陛下。總不好將六部尚書全部革瞭。

吏部尚書顏行書瞥瞭范建一眼,好生佩服這頭老狐貍,趕緊搖頭駁斥道:“朝廷明旨清查戶部,不好波及太廣。”

范建皮笑肉不笑說道:“有理,有理。”

誰都能聽得出來這兩聲有理是何等樣的譏諷。顏行書面色一赧,知道自己此議毫無道理,既然戶部虧空涉及禮部,當然應該繼續查下去。

胡大學士也是面色為難。勸解說道:“再議一陣,再議一陣。”

如果放手請旨讓監察院查禮部,那最後一定會查到太子殿下,所以在沒有進宮請旨之前,身為總領清查大臣的胡大學士也不敢下這個定斷。

便在此時,太子殿下咬牙說道:“禮部之事,總是要查的。隻是事情有先後,戶部虧空一事尚未查清楚。擴連太廣。隻怕對陛下旨意有礙。”

范建依然是微笑著說道:“太子殿下有理,有理。”

胡大學士在心裡嘆息瞭一聲。說道:“關於禮部一事,呆會兒入宮請聆聽聖諭,依太子殿下的意思,戶部這邊還是繼續吧。”

繼續查下去,戶部肯定會查出更多的問題,那四十萬兩銀子終究隻是冰山一角,太子就是根本不相信范傢會在戶部裡這麼幹凈!

戶部當然不幹凈,范尚書設地局,埋的線當然也不止太子殿下這一條。

隨著清查工作的逐步深入,又有幾個部衙被戶部成功地拖下水來,而大理寺更是首當其沖,一直有些沉默的大理寺卿立馬變瞭臉色,尷尬不已。

戶部不是爛帳,卻有太多的暗帳,一筆筆地虧空都指向瞭朝廷裡某一方的挪用。

查到最後,甚至連太學這種清水衙門都沒有逃過去!

吏部尚書顏行書開始警惕瞭起來,雖然戶部此時查到瞭問題,都沒有牽涉到長公主與二皇子,因為自己這一方的人,銀錢向來走的是內庫那一邊,可是看范建和戶部準備地如此充分,誰知道他會不會陰險到用某種名義,陰瞭二皇子一道?

“先到這裡吧。”顏行書皺著眉頭說道:“入宮請旨之後,明天再繼續。”

“有理。”范建依然是微笑著說著這兩個字。

胡大學士滿臉冷漠,看清查小組裡的官員們,心想朝廷怎麼就**成這副模樣瞭?如果陛下真的有決心查下去,范尚書自然要辭官,不過隻要查不到江南,他並不需要負太多的責任,而……朝廷裡其餘的官員們,隻怕要倒黴一大半。

深春的皇宮,偶有紅杏露於矮矮內宮墻頭,青樹麗花相映,美景入簾不欲出。

天時已暮,轉瞬即黑,禦書房的房門開瞭又關。關瞭又開,接連幾拔議事的大臣來瞭又去,最後房中就隻剩下那一個孤伶伶地皇帝陛下。

還有那個老太監,以及一盞明燭。

啪的一聲!慶國皇帝雙眼怒意大作,一掌拍在木幾之上,卻沒有震出半絲茶水,寒聲說道:“好一個戶部,好一個東宮。真當朕不敢殺人嗎?”

先前入禦書房議事的大臣,便是領旨後負責清查戶部地官員們。聽瞭他們的匯報,慶國皇帝怒意漸生。他的本意隻是清查戶部,借由戶部向江南調銀一事,勸范建退位,用這種比較光明正大的辦法,重新確立朝廷之中的平衡。

但他萬萬沒有料到,戶部比他想像地幹凈許多。范建比他想像地幹凈許多,反而是朝廷裡其餘的五部三寺,卻不知道在戶部裡撈瞭多少好處,尤其是東宮!

先前胡大學士已經密奏瞭禮部之事,並且悲哀暗示。戶部之事最好不要再繼續徹查,不然真地會弄到朝政不寧,隻怕戶部還沒有來得及承擔他們應該承擔的罪責,其餘的各部大臣們都應該開始吃牢飯瞭。

皇帝震怒之餘。也不免有些心寒於戶部的手段,所以才會有瞭先前的雷霆一怒,在他看來,范建既然早早就知道這些事情,為什麼要一直隱瞞著?直到自己準備動戶部,才忽然拋將出來,打群臣一個措手不及……這何嘗不是打自己這個做皇帝的一個措手不及!

他與范建自幼一起長大,當然知道自己這位大管傢的能耐。對於戶部應對的如此老謀深算並不意外,他憤怒地,隻是朝中的臣子們不爭氣,被戶部綁上瞭這艘大船,更憤怒的是太子竟然如此愚蠢,叫自己如何敢將這天下傳給他?

當然,皇帝更憤怒於范建這犀利的反擊,因為這位“夥伴”是在……

“他在要脅朕!”皇帝皺著眉頭。冷冷說道。

滿臉老人斑的洪老太監。搖搖頭,嘆息道:“陛下。不怕老奴多句嘴,這人啊……總是自私地,即便范尚書這樣的忠臣,在這樣一個危險的境地,也要想些自保的法子。”

皇帝地聲音稍顯有些尖厲,恥笑說道:“如此玩弄機謀,也算是忠臣?”

洪老太監嘆息道:“陳院長更愛玩弄機謀,可要論忠誠之心,隻怕老奴都不敢自稱在其之上。”

皇帝緩緩閉上眼睛,說道:“陳萍萍救過朕無數次性命,又豈是范建可以比擬?”

“范尚書這些年打理戶部,將一應隱患悄悄抹平,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瞭朝廷的安寧。”洪老太監嘆息道:“如果尚書大人真有什麼不臣之心,他手中握著的這些證據,足夠他做太多的事情,但他一直沒有任何舉動,說明他隻是不想朝廷動蕩起來。”

“他至少應該先告訴朕。”皇帝冷冷說道。

洪老太監輕聲說道:“依這些年范府傳回的消息來看,尚書大人之所以一直沒有進宮詳稟之事,還是不願陛下費神……陛下應當還記得前些天傳來的消息。”

皇帝微微一怔,想到那個叫鄭拓的人報來地消息,心情漸漸平和下來,對於范建又恢復瞭稍許好感,皺眉問道:“隻是戶部還是必須要查下去,不然就此草草收場,朝廷的顏面怎麼擱?”

“關鍵是陛下現在對范尚書的態度。”洪老太監低著頭請示道。

皇帝搖搖頭:“戶部尚書他不能再做,朕可以給他別的方面補償……可是這戶部,他不能再領著,安之遠在江南理著內庫,不論從哪一個方面看,范建都不適合再繼續擔任戶部尚書一職。”

洪老太監的心裡生起一股悲哀之感,有些同情那位這些年殫精竭慮的尚書大人,試探著說道:“有句話,老奴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吧。”

洪老太監微尖著聲音說道:“小范大人天縱其才,陛下安排他接掌內庫及監察院,實是知人善任。至於范尚書這邊,若依常理,確實不應再理著戶部,可是……陛下或許還記得,慶歷元年的時候,就在這間禦書房內,當時還是侍郎大人的范建,便曾經陳院長大人大鬧過一次。范尚書,其實從骨子裡,就是不希望小范大人執掌監察院地。”

“嗯,繼續。”皇帝皺緊瞭眉頭,知道洪公公這話隱指地是什麼意思。

“范尚書畢竟當年是位風流才子。”洪老太監微笑說道:“乃是位多情之人,老奴冒昧,總以為但凡多情之人,亦能成為人之羈絆,范尚書留在京中,小范大人在江南行事,也會穩妥許多。”

皇帝面色平靜,半晌後說道:“先前在太後宮中,太後也是這般說法,一是看在澹州姆媽的面子上,宮中對范府總要多施雨露,二來范建留在京裡,范閑在江南做事確實會安心些。”

何謂安心?不過是個暗中地防范與要脅罷瞭。

“公侯可待。”皇帝最後冷著臉說道:“朕,不會虧待范傢,但朕,也不會讓戶部的事情就此收場。”

以公侯之爵,換個尚書職權,不知范建是吃虧還是占瞭便宜。

范府之中。

范建閉著眼睛,喝著酸漿子,享受著柳氏在身後的按摩,嘆息說道:“隻怕陛下會誤以為我是在要脅他,這便不好瞭。”

柳氏面色微黯,知道這件事情極難瞭結,宮裡雖然不會對府上如何過分,但老爺看樣子總要從戶部尚書的位置上退下來,皇帝陛下的心意,已經通過宜貴嬪,再次準確而慎重地傳到瞭范府。

這幾日,戶部清查的工作還在無趣的進行,牽連進瞭更多的人,弄得整個朝堂已經變成瞭一攤渾水,文武百官人心惶惶,監察院也已經抓瞭不少的人,戶部自身也被查出瞭些許問題,隻是暫時某些勢力的努力還沒有達到效果,仍然沒有人能夠揪到戶部與江南之間的秘密銀路。

包括長公主在內的很多人都開始感覺到強烈的不安,難道范閑在江南用的銀子,真的不是戶部的?隻要沒有這個大罪名,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強硬的要求范建辭官告罪。

“馬上夏汛就要到瞭。”范建微笑說道:“朝廷要用銀子,清查戶部的事情會緩下來,我再和陛下耗耗,隻要耗到范閑明年年節時返京,就沒有多大問題瞭。”

柳氏一笑,這才知道老爺一直等著的,不過是老天爺會降下來的那場洪水。

以天威對天威,陛下又不是昏君,自然知道孰輕孰重。

“就是不知道范閑那邊的情況怎麼樣瞭。”范建微帶憂慮說道:“往河工調銀子抽空瞭他不少底氣,明傢也不是那麼好一口吃掉的。”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