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那一夜
叮的一聲,太監手中的刀擦著三皇子幼小的身體,狠狠地紮在瞭辰廊下的青石地板上,竟是崩起瞭幾粒碎石,可見力量如何之大。
三皇子扭曲著身子,亂聲尖叫著,雙腳瞎蹬著,卻恰好躲過這一刀,而他手中顫抖握著的匕首胡亂揮瞭兩下。
嗤嗤兩聲響,兩名太監的下袍被割破,露出瞭兩條破口。太監冷著臉,似乎沒有想到天潢貴胄的皇子,竟然會隨時攜帶著匕首,而且這柄匕首竟然會如此的鋒利。
第一次從靴子裡拔出來的匕首,似乎沒有起到他應有的作用。匕首雖利,奈何卻是握在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手中。
李承平在生死存亡的一刻,學到瞭十二歲時范閑所擁有的殺人勇氣,卻沒有學到自己老師殺人的本領。殺人的太監雖然沒有什麼武藝,但身強力壯,哪裡是他所能抵抗。
一名太監將李承平死死地踩在地上,一名太監踩住瞭李承平的肘部,讓他再也無法動彈,看著自己衣裳上的破口,搖瞭搖頭,一手扼住李承平的脖頸,一手握著刀,再次刺瞭下去!
李承平呼吸越來越困難,眼睜睜看著那把刀紮瞭下來,知道自己必死,不由生出無窮的後悔來,心想剛才自己那一刀揮出去,竟是連對方的邊也沒有擦到,絕望之餘。忍不住放棄瞭,閉上瞭眼睛,哭瞭出來。
然而等瞭很久。
李承平甚至已經感受到自己的胸口上銳物刺入的痛楚,脖頸上那隻鐵手在斷絕自己的呼吸……可是他發現自己還活著,踩在自己身上、手上的兩隻腳似乎沒有再用力地下踩。
他驚恐地睜開瞭眼睛,然後看見瞭一幕讓他心驚無比地畫面,隻見頭道:“我不想死。你也不能死。”
宜貴嬪雙眼通紅,緊緊地抱著他。
先前冷宮那邊來報消息,眾人才知道,原來三皇子竟然偷偷溜出瞭含光殿,而且竟然在深宮之中遇到瞭刺客!太後大怒之下,吩咐內宮加強防禦,大抓刺客不說,更是將含光殿裡的太監宮女一通怒責。便是連宜貴嬪也沒有放過。
太後先前在昏迷不醒地三皇子床邊呆瞭少陣,直到先前才離開。
而當太後一離開,李承平便醒瞭過來,顫抖著聲音對自己母親說瞭這句話。很明顯,在太後面前地昏迷是裝出來的,這位三皇子隻是對於太後有暗中的隱懼,不想直面自己的祖母。
“不要擔心……”宜貴嬪抱著自己的兒子,餘驚未去。顫著聲音說道:“在含光殿裡,有太後老祖宗看著,他們不敢再亂來瞭。”
李承平的臉色陰沉瞭一下,知道母親隻是在安慰自己,但沒有說什麼話。宜貴嬪低頭看著自己的兒子。欲言又止,終究還是沒忍住,輕聲問道:“那兩個太監……是怎麼死的?他們是誰地人?”
“我不知道。”李承平沒有交代那把匕首的事情,在呼救的同時。他已經把那把匕首藏在瞭辰廊旁的樹木。他眼中透著一絲驚恐,看著母親說道:“忽然間就死瞭……我也不知道是誰想殺我。”
宜貴嬪沉默瞭下來,看瞭一眼四周,發現人多嘴雜,很多太監宮女正在廂房之外伺候著,確實不方便說太多東西,訥訥然地住瞭嘴。
自從知道瞭陛下遇刺的消息後,她和三皇子便等若是被軟禁在含光殿中。並不是很清楚外間發生瞭什麼事情,隻是知道范閑已經被打成欽犯,范傢柳傢都在內廷的控制之中,太後看自己的眼神越來越冷淡瞭。
今日看著這宮殿,宜貴嬪感覺到瞭一股透骨的冷,她在心裡想著:“這含光殿也不見得如何安全。”
便在此時,一位中年婦人從屋外走瞭進來,正是大皇子地生母寧才人。宜貴嬪趕緊站起施瞭一禮。二位做母親的對視一眼。說不盡的唏噓。
太子也來看望過瞭。好生寬慰瞭自己的弟弟幾句,並且保證一定會找出真兇是誰。這番話說的極有誠意。奈何宜貴嬪卻總是聽不進耳去。直到最後夜漸至,人漸離,屋中漸靜,宜貴嬪才望著藏在被子裡地兒子,幽幽說道:“如果不是太子,會是誰呢?”
三皇子被刺身死,對於此時京都各方勢力來說,誰最有利?宜貴嬪不自主地想到一個人的名字,卻是不敢說出口來。
李承平看著自己母親若有所思的神情,心頭一凜,知道母親在懷疑誰,堅定地搖瞭搖頭,說道:“不是老師。”
是的,宜貴嬪在懷疑范閑,因為如今地朝中有一大批文臣是堅決站在范閑身邊,用的便是所謂遺詔和大義的名份打擊太子,如果三皇子真的死在皇宮之中,太子無論如何也洗不清自己的罪名,在言論上更要落於下風,而且……
如果范閑真有把握鬥倒太子,那還留著老三做什麼?宜貴嬪看著自己的兒子,幽幽說道:“他雖然是你老師,但畢竟不是你的親表哥。”
“他是我親哥。”三皇子咬著嘴唇說道。
宜貴嬪嘆瞭口氣:“在這皇傢之中,哪裡有什麼兄弟師徒情誼?你先前沒有對太後和太子說,那兩名太監用瞭信物,才將你騙到辰廊去……如果不是你老師的人,手中怎麼可能有信物?”
信物其實很簡單,隻是江南杭州西湖邊彭氏莊園裡……三皇子最喜歡地一本書中的某一頁。
李承平低著頭:“我不會懷疑師傅……而且我相信他的能力,如果他真的要殺我,來讓宮中再亂一陣,不會用到信物,這都是容易出破綻的地方。而師傅……從來不會露出這麼多破綻。”
宜貴嬪強顏一笑,沒有再說什麼,從情感上,從現在的危急狀況上看,她也願意相信兒子對范閑的判斷,因為除瞭范閑,她們母子倆已經沒有任何憑恃。
“是的……可是不知道小范大人什麼時候能把我們救出去。”宜貴嬪在心頭想著。如果范閑真地把太子逼到瞭退無可退之境,太子也隻有冒天下之大為韙,以血腥地手段來壓服群臣之心,而到那時,隻怕自己母子也再也沒有活路。
含光殿前殿,所有地人都沉默著,整座宮殿籠罩在一股壓抑緊張地氣氛之中。太子和皇後分坐在太後身旁,輕輕替老人傢捶著背。這一對母子的情況要比宜貴嬪母子輕松許多,可他們也清楚,拳頭下這位老婦人一定不能出問題。
“姑母。”皇後看瞭太後一眼,畏怯說道:“老三那孩子命大福大……”她又看瞭一眼,“……居然這樣也能活下來,看來范閑那個逆賊還真教瞭他不少東西。”
太子眉頭一皺,看見祖母太陽穴處的皮膚微微一繃,知道母親這句話愚蠢地讓太後動怒。冷哼一聲說道:“弟弟活著便好,其餘的事情暫不要論。”
太後強行呼吸瞭幾次,壓下瞭心頭的怒意,溫和地拍瞭拍太子的手背,心想皇傢這麼多子孫當中。大概也隻有太子才真正瞭解自己想的是什麼。一念及此,太後愈發覺得自己地選擇沒有錯,慶國,確實需要一個像太子這般懂得孝悌的孩子來掌管。
“你們都出去吧。”太後咳瞭兩聲。精神格外疲倦,揮瞭揮手,所有服侍的太監宮女老嬤嬤都領命而去,即便有些不甘的皇後也被趕出宮去,整個殿內隻剩下她與太子兩個人。
太後轉過身來,用有些無神的雙眼看著太子,牽著太子的手,幽幽說道:“我就是不願你們兄弟相殘。所以才會撐著這身體,看著這一切,你能明白這一點,我很欣慰。”
太子沒有應話,隻是嘆瞭口氣,不知道是不是想到瞭范閑這個兄弟。
太後的眼神頓時冷瞭起來,似乎看穿瞭太子的內心:“身為帝王,則需要當斷則斷。當寬則寬……至於范閑。此人乃是謀刺你父皇地萬惡之賊,他姓范又不是姓李。想這麼多做什麼?”
太子低頭受教:“孩兒明白,有些人是不能放過的。”
“隻可惜還是沒有抓到他。”太後緩緩閉上眼睛,說道:“舒蕪一幹大臣現今是押在何處?”
“壓在刑部大牢裡。”太子苦笑瞭一聲:“如今自然是不好放到監察院的天牢中,隻是……這些大臣不知為何,竟是受瞭范閑蒙蔽,如此糊塗不堪,竟是不肯服軟。”
太後冷笑一聲:“蒙蔽?還不是一些讀死書的酸腐人,也隻有你父皇才容他們這麼放肆……說不定他們已經看過范閑手頭那封遺詔,才敢如此硬撐。”
太子的面色微變,旋即平靜起來,說道:“根本沒有什麼遺詔。”
“不錯。”太後贊許地看著他,“所以,你以為,這些口出妄言、要脅皇傢地大臣,咱們應該如何處理?”
太子面色再變,知道太後是讓自己下決心,許久之後,他沉聲說道:“該殺便殺。”
“很好。”太後臉色漸漸冷漠起來,“要想做的穩,便不要怕殺人。”
“隻是監察院一眾部屬完全不受皇命,有些棘手。”太子沉忖之後說道:“今日京都裡不少大臣被刺殺身亡,人心惶惶,朝政大亂……范閑隱於暗中主持一切,孩兒一時間想不到好的法子應付。”
“范閑是在用血與頭顱,震懾朝官,意圖讓京都大亂。”太後看著自己的嫡孫輕言細語說道:“你想說什麼,就說吧。”
太子沉默片刻後揚起頭來,用堅定地語氣說道:“孩兒敢請太後調軍入京……彈壓!”
含光殿內再次平靜瞭起來,許久之後,太後緩緩開口說道:“今日太極殿中,顏行書已有此議,最後是如何被駁回的?”
太子苦笑一聲,搖頭說道:“誰也未曾想到,門下中書大學士盡數入獄……今日卻又有人跳瞭出來。”
今天在朝廷上跳出來的那個人官職並不高。但身份很特殊,因為他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賀宗緯!
賀宗緯此人一直是東宮一派,後又曾經幫助長公主將宰相林若甫趕出京都,並且與范府一向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仇怨。太子一直以為此人將是自己日後在朝中的柱臣,沒料到,要調軍入京下詔之時,竟是此人跳瞭出來反對。
賀宗緯的反對很極端。他脫瞭官服,取瞭烏紗,領著十幾名禦史,就那樣跪在瞭太極殿前!太子盛怒之下,打瞭他十二大杖,將他趕出宮去,可這位當初京都出名地才子,竟那樣血跡斑斑地跪在瞭宮墻之前。一步不讓!
“賀禦史地反對是很有道理的。”太後微垂眼簾,疲倦說道:“其實哀傢一直未讓秦傢入京,擔憂的也是這個問題……朝廷祖例,嚴禁軍方入京幹政,這個先例一開。隻怕日後遺患無窮。”
太子默然,清楚太後老祖宗的擔心,太後始終還是希望能夠自己能夠和平接班,一旦牽入軍方。秦傢葉傢坐大,自己又不像父皇一樣在軍中有無上權威,這將來的慶國,究竟會演變成什麼模樣?
“秦傢世代忠誠,不需擔心。”太後冷漠開口說道,她與秦傢關系極深,自然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可是葉傢呢?葉重可是你二哥的嶽父!”
太後看著沉默不語的太子。深吸瞭一口氣後,陰森開口說道:“隻是范閑……這個陰子行事太過瘋狂,若無大軍壓制,這京都永遠不可能安穩下來,即便你殺瞭大獄中地數十名臣,於事又有何補?事態再拖延數日,我大慶另五路精銳大軍一旦軍心不穩,事態堪憂。”
太子沉默一禮說道:“故。孩兒需要軍方入京。與將來地麻煩相比,如今地范閑。是擺在面前的匕首。”
他微微皺眉說道:“隻是……賀宗緯那邊怎麼辦?他畢竟是左都禦史,手底下帶著一批出名不怕死地禦史,在宮墻外玩死諫……”
太子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殺大臣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可是殺言官,卻是犯大忌的事情。即便以慶帝當年的無上權威,禦史們集體攻擊他地私生子范閑,慶帝也依然隻有杖瞭幾下以做表示。
“總是有人需要當惡人的。”太後盯著太子的眼睛,慈愛說道:“這些人由哀傢下旨處置吧。”
太後頓瞭頓又說道:“大軍入京後,你大哥的統領差使便可以交出來瞭。”
太子一怔,誠懇一禮,感動無言。
離含光殿不遠的廣信宮中,從一開始擬定瞭這個計劃,然後便開始冷眼看著無數角色在舞臺上演戲地長公主,終於第一次陷入瞭某種憂慮之中,因為今天這一天所發生的事情,讓她感覺到瞭一絲蹊蹺。
“為什麼還沒有抓到范閑?”她看著身旁的侯公公,冷若冰霜問道:“內廷不是沒有高手,京都府不是沒有出力,本宮需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看見他的人頭?”
這番話,她是當著自己女兒地面說出來的,林婉兒在一旁微笑傾聽著,似乎一點也不擔心自己相公的安危,已經過去瞭好幾天,既然宮裡沒有辦法抓住他,那麼他永遠不會被人抓住。
將侯公公趕出宮去,長公主的臉上馬上換瞭表情,一片平靜,根本看不出來先前動瞭那麼大的脾氣。
因為她清楚,范閑不是那麼好抓到的。既然這個年輕人能夠從大東山上活著回來,就證明瞭他的能力。
這是一個事涉天下的大局,長公主心思地重心一直在大東山上,而不是在京都之中,從一開始的時候,她就沒有想到范閑能夠活著回到京都。這一點,已經從根本上震懾住瞭她的心神。
范閑活著,燕小乙自然就死瞭。李雲睿微微垂下眼簾,眸中寒意微斂,想著范閑如今的一身修為,究竟到瞭何等樣的境界?居然敢在京都之中,如此狂妄放肆地用刺殺手段,來挑戰皇宮的權威!
她忽然間皺瞭皺眉頭。看著這冷清的廣信宮,開口說道:“這座宮殿……透著一股死灰的味道,本宮想出去瞭。”
林婉兒靜靜看著自己地母親,說道:“你害怕瞭。”
“我有什麼好害怕地,怕范閑今天夜裡會攻入宮裡來?”長公主輕輕拍瞭拍女兒略顯清瘦的臉頰,說道:“我太瞭解范閑瞭,他永遠都隻能是個在黑夜裡小打小鬧地刺客和老鼠,他從來沒有勇氣。去和敵人們進行正面的抗爭……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怕死。”
長公主微偏著頭,看著自己的女兒,說道:“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用你的生死去威脅他,他究竟會怎樣做呢?”
“我很好奇這個問題的答案。”長公主笑地很快樂,“所以我等著范閑能夠殺到我的面前。”
范閑他始終以為自己將太後的心思看得清楚,老李傢的奶奶希望和平交班,不願意讓軍隊狂放而無法收拾的力量。把整個慶國絞成一團亂渣。所以他才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己的安排。
很明顯,他低估瞭自己黑暗殺神形象,在皇宮裡貴人們心中的強悍程度。沒有想到自己在京都裡的刺殺,終於把太後和太子刺激到瞭某種程度,逼他們著手準備調軍入京彈壓。
第二天。在元臺大營裡地京都守備師便會入京彈壓,如果在這之前,范閑還沒有能夠控制皇宮,迎接他的必然是慘淡收場。
他更沒有想到。秦傢軍隊入京的時間,竟是被他一向瞧不起、深惡痛絕的三姓傢奴賀宗緯,以一種血性強悍的態度,硬生生拖後瞭一晚。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賀宗緯是幫瞭他一個天大地忙。
而太後和太子的決心,很明顯也是下晚瞭一天。
是夜,極深極靜的時刻,夜沉沉地睡著。到瞭禁軍輪班的時辰。禁軍控制著皇城前半片宮殿,以及皇城外數條要害街道。如今局勢緊張,換值地禁軍,都暫駐在這幾條街道的民房中,不敢回營待命。
一列約二百人的禁軍隊伍,全身盔甲,異常沉穩地走到瞭正宮門前,與前班值的禁軍。交換瞭佈防手續及口令。
由於當前的局勢。禁軍大統領大皇子已經三天沒有回過王府瞭,他站在城墻之上。冷眼看著下方的交接,略微頓瞭頓後,緩緩走瞭下去。
他一身盔甲,立於宮門之中,宛若一尊天神,要擋住一切從皇宮外來的攻勢。
他冷冷地看著這隊二百人的禁軍隊伍,片刻之後,默默地點瞭點頭。他身旁地親兵校官吞瞭一口唾沫,緊張地上前,履行瞭一應手續,然後揮手讓那隊明顯看著有些陌生的禁軍官兵,走入瞭皇宮。
大皇子就那樣站在宮門,讓這些來接班的禁軍分成兩列自自己的身邊行過。
這批來接班的禁軍走的悄然無聲,軍紀森嚴。
當這隊禁軍最後方也要走入宮門之時,大皇子忽然嘆瞭口氣。
禁軍隊伍最後方那個人對他輕輕地點點頭。
“大帥,接下來怎麼辦?”那名校官乃是大皇子親信,自西征軍中爬將起來的將官。按理講,交防手續這種小事輪不到他親自去處理,但他知道,這一次的換防,一定要自己處理。
看著那些漸漸消失在寬厚城墻之上地禁軍士兵,這名校官吞瞭口唾沫,強行壓抑下心頭地恐懼,顫著聲音請示道。
大皇子緩緩握緊瞭腰畔的配劍,迎著夜風地臉線條顯得格外堅硬:“讓所有的人醒來,軍前臨時會議。”
此話一出,一股濃烈至極的殺意,就此浮現在他的身外。大皇子雖不是武道高手,但常年在戰場上廝殺,劍下不知有多少亡魂,今夜決心即定,那自然首先要處理掉禁軍內部的不安因子。
校官知道大帥今夜要殺人瞭,禁軍中原本屬於燕小乙一系的親信,隻怕就要被屠殺殆盡,但他此時反而不再恐懼,自心底生出無窮的興奮來。馬上開始傳令。
皇宮前城城墻極為寬大,上面可以並行四匹駿馬,全由青磚所築,自然流露出一股肅殺氣息。
一列禁軍在此排陣,看著皇城下方的廣場,嚴陣以防,似乎隨時準備迎接來自宮外的襲擊。
然而這列禁軍中一位卻是用深遠的眼光看著宮內。
范閑輕輕整理瞭一下禁軍的衣飾,看著這座熟悉的宮殿,內裡漆黑一片,不知道親人在何處,仇人在何處。他知道自己帶著兩百人殺入宮中,將要面臨的是大內侍衛和內廷的太監高手,如此冒險,究竟成算幾何,無人能知。
因為他也無法判斷,當殺聲起時,大皇子能不能將禁軍完全控制住。他無法依靠禁軍的力量。
“永遠不要做敵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因為敵人希望你那樣做。”
范閑對身旁的黑騎副統領荊戈說道。
“這是一個叫拿破侖的人說的。皇城的門已經開瞭,後宮的門還關著,他們想不到我們敢用這麼些人,就去強攻皇宮。”
他此時還不知道長公主對自己的評價,如果換成以前的范提司,詩仙,他確實不會選擇如此直接而勇敢的進攻。
隻不過范閑已經改變瞭,當他從草叢裡站起來的那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