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朝天子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是,陛下

作者:貓膩 字數:4904

第一百一十四章是,陛下

深深地吸瞭口氣,未至深秋,深宮禦書房內,深色的暖爐已經開始散發著溫熱,空氣略有些幹燥,從口鼻處直入肺葉,竟有些隱隱做痛。范閑看著面前皇帝陛下的面容,忽然想到瞭很多事情,很多人。

慶國這場風雨發端於數十年前,漸漸塵埃落下,依然處在風暴眼中的,大概隻有這一對父子瞭。

范閑對於皇帝的態度其實很難以捉摸,甚至連他自己都無法清楚地闡釋。從澹州至京都,慶廟擦肩,太平別院旁竹茶鋪裡初逢,由賜婚再至監察院,知道瞭那幅在宮裡的畫像,其實范閑比任何人猜測的都要更早一些,便猜到瞭自己真正的身世。

不論是前世的范慎,還是今世的范閑,其實都是無父無母之人,奈何落於慶國,便多瞭一位叫葉輕眉的母親,後來發現原來還有一位父親——隻是這血脈身體上的承襲,要讓范閑真的視此帝王為父,其實是當時的他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那時節范閑一直在演戲,演的很漂亮,因為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內裡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靈魂,所以他可以瞞過任何人,甚至連面前的皇帝也瞞瞭過去。

時間慢慢地發展,范閑漸漸開始對太平別院裡的那椿血案產生瞭懷疑,自然對於龍椅上的這位皇帝老子,多瞭幾絲警惕,甚至是恐懼,於是他演的更加沉穩而謹慎。

可是終究這麼多年瞭,如果說葉輕眉於范閑,是那個一直隱藏在歷史之中相通的靈魂,一個有天然親近感的存在,一個用身周每樣事物的氣息來提醒自己,從而漸漸真的與母親的形象融為一體。那麼皇帝陛下,則是用這麼多年地相處。恩寵,信任,手段,境界,一步步地靠近瞭范閑的生活,讓他開始傍徨起來。

不得不承認,皇帝對於范閑,投註瞭他這一生極難顯現的信任與寬容。在最開始的奪嫡戰中,或許皇帝還隻是看著自己的這個私生子逐漸強大,更大程度上還是在利用他,然而漸漸的,皇帝對范閑的態度轉變瞭,尤其是在慶歷七年京都叛亂之後,范閑能夠在慶國朝堂民間擁有如今的地位和實力,不得不說。皇帝對他地寵愛,已經遠遠超出瞭當年對太子或是二皇子的地步。

這一對君臣父子常在宮裡議事,在禦書房內閑敘,范閑有所掩瞞,所以他仍在做戲。可是做戲之餘,他能清楚地感覺到皇帝對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態度。

所以這三年裡,在知道瞭當年太平別院真相後的三年裡,范閑一直在艱難地煎熬。他雖然一直在做著某些方面的準備,可是一直沒有辦法真的定下心來。一方面是他知道陛下就像夢中的那座大雪山,根本不可能輕易被人掀翻,二來他每每夜深時捫心自問,自己所處的這個夾縫,究竟會透出怎樣地光?自己該如何選擇?

他想選擇一條不見得流血的第三條道路,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地為王先驅,為這大慶的朝廷奔波著。忙碌著,完全違逆他本性地操持著,他隻盼望著任何事情,都能有一個比較平緩而光明些的結尾。

他想讓陳萍萍和父親能夠安然地歸老。

結果,這一切都成瞭幻影。

范閑很失望,甚至有些絕望,有些心酸,有些累。他有些不想演瞭。

很仔細地看完瞭案上的那幾封卷宗。范閑輕輕地咳瞭兩聲,想來先前那一次深深地呼吸。強行壓抑下心中情緒地克制,已經讓他傷勢未愈的肺葉,重新產生瞭某處痛患。

皇帝陛下沉默地看瞭他,也輕輕地咳瞭兩聲,這一對奇怪的父子間有對彼此實力的認可,也有那種復雜地情感,便是連傷勢,也湊合到瞭一處,來告訴他們二人,其實他們兩個人真的是很像的兩個人。

依照陳萍萍設想當中的計較,或許范閑這時候應該流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渾身顫抖,憤怒而且惘然,然後對皇帝陛下大聲吼叫,我不相信,我不相信這是老院長做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皇帝陛下便會溫和又冷酷地解釋給他聽,陳萍萍這一生最後的幾十年是為瞭什麼樣的目地而生活,他對於李氏皇族有怎樣刻骨銘心的仇恨,這條老黑狗過往對你的好,其實都不過是在做偽,他是想讓慶國毀於動蕩之中,毀在你我父子反目所造成的禍患之中。

然後范閑會表現的依然不可相信,甚至憤怒地斥責皇帝,這一切都是你偽造的,陳萍萍不是那樣的人,然後憤然離開禦書房,回到府上,沉思許多日子,真正瞭解瞭皇帝的苦心,陳萍萍地陰毒,如此等等,嗖嗖,諸如此類……

這才是正規地宮廷戲劇,這才是戲劇傢們所需要的大轉折,情緒上地沖突終究因為鐵一般的事實,而屈服於皇帝與大臣之間的彼此信任,父子從此盡釋前嫌,大幕拉開,絲竹黃鐘響起,煌煌然天朝登上歷史舞臺。

然而。

范閑什麼表情也沒有,他隻是將那些卷宗放回瞭案上,微低著頭,一言不發,似乎在思考著一些什麼極重要的東西,又似乎隻是太過疲累,疲累到今天入宮已經耗盡瞭他所有的精力。

皇帝靜靜地看著他,眼睛漸漸用一種極為緩慢的速度瞇瞭起來,眼眸漸漸亮瞭,又漸漸黯淡瞭,失望之色浮現,又轉為一種平靜或者說是冷漠。

“原來……你一直都知道這些。”皇帝看著自己最疼愛的私生子,冷漠說道:“朕一直也有些奇怪,影子一直跟著你,這種事情應該瞞不過你,你應該早就知道懸空廟的事情是那條老狗做的。朕也一直在思考,若你真的按著這些卷宗上呈現出來的事情演下去,一旦問及陳萍萍因何要背叛朕。朕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范閑地指尖微微顫抖瞭一下,很敏銳地察覺到皇帝老子此時的心境已經發生瞭極大的轉變,然而他的表情沒有絲毫轉換,抬起頭來,直視著對方,聲音微沙說道:“我其實一直都知道。”

皇帝眼睛微瞇看著他,眸裡一道寒光一現即隱。

范閑抿瞭抿有些發幹的嘴唇,盡可能壓下心頭情緒的起伏。平靜說道:“而且我一直在努力著,努力著不讓過往的血,吞噬如今已然存在的事情,從下這個決心地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這是一個天真幼稚到瞭極點的選擇。隻是三年前與燕小乙生死一戰,我便想明白瞭,人生一世,總得努力地去做一些什麼。就算被人恥笑天真,也總得默默試一下。”

“當然,天真的事情,總是容易失敗。不過……”他看著皇帝說道:“任何偉大的事情,在最開始的時候。難道不都是顯得格外理想主義,天真到瞭令人恥笑的地步?比如當年陛下你和母親,和他們在澹州的海邊所立下的誓言?”

皇帝依舊沉默地看著他,眼睛越來越亮。從范閑一開口說知道,說努力,他便清楚地知曉瞭自己最疼地這個兒子,這些年裡究竟想達成怎樣的目標,不知為何,已經習慣瞭冰冷的皇帝,忽然覺得心裡有那麼一絲暖意,也許是件不錯的事情。隻是這抹暖意往往消逝的太快瞭一些。

“他都已經走瞭,都已經不想當年地事情瞭,你為什麼……”范閑有些木然地看著皇帝,沙著聲音說道:“為什麼非得……要他死呢?”

這句話自然說的是陳萍萍,范閑沒有吶喊,沒有憤怒地斥責,隻是充滿瞭一股悲涼與無奈,還有並未曾遮掩的怨恨。他木然地看著皇帝的雙眼。皇帝也這樣平靜地看著他,沉默瞭很久之後。皇帝笑瞭,笑容有些陰寒,有些失望,有些凌厲。

“呵呵……”皇帝瞇著眼睛說道:“朕殺瞭他?”

皇帝一掌拍在瞭身邊的案幾上,沒有將這木案拍成碎片,但力道卻足以令案幾上的紙張飛瞭起來,他看著范閑,微怒低沉斥道:“朕最憤怒的便是這點,朕給瞭他活路,他若不從達州回來,朕或許就會當以前的事情未曾發生過,然而……他終究是一個人回來瞭。”

“他逼著朕殺瞭他。”皇帝的眼神如雪山一般冰冷,“朕隻好如瞭他的意。朕立於世間數十年,從未輕信於人,便曾經信過他,朕甚至還想過,或許能視他為友,朕甚至直到最後還給瞭他機會,可是……他卻不給朕任何機會。”

皇帝陛下深深地吸瞭一口氣,平靜的語氣裡充溢瞭令人心悸地冷漠,“奴才終究是奴才。”

聽到這句話裡奴才二字,以及那掩之不住的怨恨與鄙視,范閑的眼前似乎忽然浮現出瞭那個坐在黑色輪椅上的老跛子,他盯著皇帝,聲音厲寒如刀,咬牙說道:“世間的錯都是旁人的,陛下當然英明神武,隻是臣一直不清楚,當年我那位可憐的母親……究竟是怎樣死的。”

皇帝冷漠著臉,根本對范閑這句誅心地話沒有絲毫反應,隻是微瞇著眼不屑地看著他,說道:“包括那條老狗在內,我大慶所有地敵人,大概都很盼望今天禦書房內的這一幕發生,你……沒有讓他們失望,隻是讓朕有些失望,愚蠢如你,不可教也。”

范閑閉上瞭眼睛,然後睜開,眼眸裡已經回復瞭平靜,說道:“隻是有很多事情,臣始終是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地事情,就不要想瞭。”皇帝的語氣淡漠,但很明顯,他對范閑今天的表現有些失望,至於最後那句追問葉輕眉死因的話語,卻被陛下下意識地壓在瞭意識海洋的最深處,不讓它泛起來。他看著范閑冷漠說道:“在朕的面前,你始終是臣,若想的多瞭,朕自然不會讓你再繼續想下去。”

這不是威脅,隻是很簡單的事實陳述,正如長公主當年對范閑的評價一樣,范閑此人看似天性涼薄。性情冷酷,實則多情,有太多的命門可以抓,隻不過當年京都叛亂時,長公主願望已成,根本不屑去抓范閑的命門,而今日之京都,皇帝陛下想把范閑捏地死死的。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聽到這句冷漠刻厲的話語,范閑站直瞭身體,用一種從來沒有在皇帝老子面前展現過的直接態度說道:“陛下這些年待臣極好,臣心知肚明……”

今天禦書房內,父子二人沒有演戲,都在說著自己最想說的話語。尤其是范閑,第一次堅定地站直瞭身子,緩緩地將這些年與陛下之間的相處。一件一件地說瞭出來,說到認真處,禦書房裡的暖爐似乎都唏噓起來,香煙扭曲,似不忍卒睹這一對父子地決裂。

慶帝對范閑的好。隻有范閑自己知道,如果今天站在慶帝面前說這番話的是太子,二皇子,或是李傢別的兒子。隻怕早已經死瞭,然而范閑依然活著。也許慶帝本身是個無情無義之人,待范閑也不見得如何情深意厚,可是相對而言,他給范閑的情感,是最多的。

聽著范閑平靜地回憶,皇帝也漸漸坐直瞭身子,然後有些疲憊地揮瞭揮說。說道:“朕不殺你,不是不忍殺你。”

皇帝閉上瞭眼睛,沉默片刻後說道:“當年的事情,朕不想在你這個晚輩面前解釋什麼。但朕想,那些人或許一直在天上看著朕,而你是朕和你母親的兒子,或許你就像是他們留在這人間地一雙眼睛……朕不殺你,隻是想證明給你。以及那些在意你的人看。朕……才是對的。”

他睜開雙眼,冷漠說道:“而他們。都是錯的。”

范閑佝身,深深行瞭禮,應道:“臣會老老實實地在京都裡,看著陛下的雄圖偉業。”

他不謝皇帝不殺之恩,因為不需要謝。皇帝既然讓他活著,他自然就會好好地活下去,睜著這雙眼睛,替葉輕眉,替陳萍萍,替當年地很多人看下去。

“你會老實?”皇帝看著自己的兒子,忽然笑出聲來,笑聲忽斂,冰冷說道:“朕不信,你也不會信,不過朕從來不認為你的不老實是個缺點,隻是希望你不要不老實到朕也懶得再容忍的程度。”

“就在京都呆著吧。”皇帝看瞭他一眼,忽然有些疲憊地說道:“就在太學裡教教書也是好地,監察院和內庫的事情你不要再碰瞭,朕不想再在你身上花太多心思。”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說的不能再透徹瞭,皇帝給予瞭范閑最後一次活下去的機會,如果……他肯老實的話。即便這是一種生命上的威脅,可是范閑卻不知怎的,心頭生出一絲惘然,因為他沒有想到,皇帝老子居然最後會做出這樣的決斷。

皇帝看著范閑復雜地眼神,忽然心頭一黯,想起瞭澹州海邊,范閑脫口而出的那一聲父皇,沉默片刻後說道:“以後沒事兒還是可以入宮來請安,獨處的時候,朕……允許你稱朕……父皇。”

此時禦書房內別無旁人,一片安靜,范閑身子微僵,認真應道:“是,陛下。”

沒有人知道禦書房內皇帝和范閑之間說瞭些什麼,但至少范閑走出禦書房時,身體完好無損,並沒有變成一縷幽魂,這個事實讓皇宮裡絕大多數人都松瞭一口氣。

陛下也有發旨讓范閑官復原位,甚至連一些隱晦的封賞暗示都沒有,反而就在范閑剛剛走出禦書房的幾乎同一時間,早已經預備好的幾道旨意發瞭下去,朝廷由六部三寺聯手,開始繼續加強瞭對監察院和內庫的清洗工作,而召蘇州知州成佳林、膠州通判侯季常,內庫轉運司蘇文茂入京敘職的旨意,也發瞭出去,同時封言冰雲為監察院院長地旨意,更搶先一步出瞭宮。

很明顯,這是內廷早就做好瞭準備,皇帝陛下把范閑這個兒子看地太通透,即便不肯殺他,卻也有足夠的法子,把范閑困死在京都裡,不敢輕動,不要太不老實。

至於范閑通過啟年小組發往四周地那些信息,最後能不能夠成為與皇帝討價還價的籌碼,則要看皇帝陛下事先有沒有這種敏感度,以及強大的行動力。

而事實上,關於這兩點,這個世上應該沒有人比皇帝陛下更強。

范閑沉著臉往宮外走去,送他出宮的洪竹小心謹慎,微感驚懼地跟在他的身旁。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