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

作者:天涯海躍 字數:2305

新軍如火如荼的開始瞭訓練,朱慈烺也沒有閑著,開始為應龍軍即將配備的裝備操心。

如今陳鑫主導的火器局已經籌劃瞭近一個月,原先遣散的技術工人大部分都被召回瞭,火器局已經開始生產武器。

這天,朱慈烺再次來到火器局視察,順便詢問進度,陳鑫的季念生出來迎接。

“陳老,火器局裡面的情況現在如何瞭?”一邊走進火器局,朱慈烺一邊開口問道。

“回皇上,火器局已經在三天前開始生產瞭,按照皇上的吩咐,正全力生產新式的燧發槍。”陳鑫回答道。有瞭朱慈烺的全力撥款,火器局原料充足,開足馬力。

“照現在的進度,燧發槍平均一天能生產多少支?”朱慈烺問道。

“回皇上,燧發槍每天能生產一百二十支左右。”

“這麼少?”朱慈烺皺瞭皺眉。

一天一百二十支,一個月就是三千六百支,要差不多一年才能將應龍軍全部裝配,時間太久瞭。如今清兵雖然正在山西跟李自成死磕,一時半會不會南下,但不要忘瞭,湖北那裡還有一個左良玉,這丫的歷史上就是造反的貨,誰知道哪天就開始造反瞭,應龍軍若是不能裝配足夠的武器,根本發揮不出強大的威力,如何抵擋左良玉的數十萬大軍。

“回皇上,燧發槍結構精密,其內有十數個零件構成,一絲一毫必須沒有半點差錯,所以進度極慢,每天一百二十支已經是近三千工匠全力趕工的結果瞭。”陳鑫解釋道。

朱慈烺無語,近三千工匠,一天竟然隻能生產一百二十支燧發槍,這不僅是進度的問題,還關系到成本,怪不得一支燧發槍的成本竟然要三十幾銀子,光是人工費都占瞭將近一半的成本瞭。

“若是再招募數千工匠日夜趕工如何?”朱慈烺想,既然三千工匠一天隻能生產一百二十支槍,那麼若是有九千工匠不就是一天三百六十支,一個月一萬多支,三個月應該就能把應龍軍配齊瞭。

可是哪有這麼容易。

陳鑫搖瞭搖頭:“皇上,火器是精密器械,工匠極難培養,要想讓一個新人制造出一支能用的槍,非一年之功不可,要熟練更是得五年以上的經驗,若是不熟練的工匠,在生產的時候是極容易出現偏差的,報廢率非常大,會損耗大量銀錢,得不償失。”

“為何要這麼久?”朱慈烺看瞭看產線上生產的工匠,發現他們都是人手一支槍,頓時愣住瞭,這些工匠竟然是每人單獨制造一支槍,這數十道工序學下來,怪不得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學會,五年才能熟練。

朱慈烺心中一動,想到瞭流水線作業,驚喜的說道:“陳老,你看能不能燧發槍裡的每一個零件按照一定的標準事先做出來,然後在行組裝,若是這樣做的話,幾乎不用什麼經驗,產量定能大大提高,你看可行否?”

“皇上,我覺得可行。”陳鑫還沒說話,季念生便眼睛一亮說道。

陳鑫想瞭想,點瞭點頭,也覺得可以一試,不過為瞭穩妥起見,他還是建議先抽一部分人試做,若是真的可行,在全面施行,朱慈烺欣然同意。

來到生產大炮的地方,看著作坊中間一門差不多有一人高的巨炮,朱慈烺愣瞭愣。

“這可是紅衣大炮?”

朱慈烺曾經在京營去看過現成的紅衣大炮,想不到能在火器局看到,而且似乎是半成品,大明能自己造這玩意瞭?

“回皇上,這正是紅衣大炮,二十多年期紅衣大炮傳入大明,十多年前大明已經能夠仿制,威力相差無幾,微臣當年曾參與仿制,略有經驗,想試一試看能否做些改進。”陳鑫說道。

大明崇禎年間的確已經能夠自行生產紅衣大炮,歷史上清軍之所以能夠這麼快的滅亡李自成和南明,也是托瞭紅衣的威力。

多爾袞無疑非常有眼光,李自成占領北京城想的第一件事是稱帝和搜刮金銀美女,而多爾袞卻是時時惦記著威力強大的紅衣大炮,率清兵進城的第二天便開始按照遺留在工部的名單召回生產紅衣大炮的工匠,最終成功生產出瞭紅衣大炮。歷史上多爾袞攻打南京城的時候之所以能調集上百門紅衣大炮便是這麼來的。

朱慈烺摸瞭摸紅衣大炮渾厚的炮管,目測炮管大約為三米長,直徑二十到三十多厘米,越往後屁股越大,堪稱巨物,這麼大一塊鐵,怪不得足有五六千斤之重。

“陳老,這紅衣大炮威力大是大,但就是太重瞭,你看有沒有辦法把尺寸縮短,炮壁減厚,若是能弄到數百斤還有此威力就好瞭。”朱慈烺嘆息道。

紅衣大炮太重瞭,隻能用來守城或者攻城,在朱慈烺的設想中,他是要建立一支能野戰的炮營,大炮就必然不能夠太重。

陳鑫啞然失笑,搖瞭搖頭道:“皇上,紅衣大炮之所以能有此威力,正是靠炮管厚而長,能填裝足夠多的火藥,若是貿然減小炮管的厚度,怕是還沒等炮彈打出口就炸膛瞭。”

說道這,陳鑫突然可惜道:“紅衣大炮用的已經是百煉鋼瞭,除非能煉出更好的鋼,能承受大量火藥的沖壓,唯有如此才能減少炮壁的厚度而威力不減。”

如同流水作業,朱慈烺想到瞭合金鋼,在現代,鉆石號稱最硬的物質,但有的合金鋼的強度卻差不多能趕上鉆石,隻要選對合成的金屬,比例正確,理論上合金鋼可以無限強大。

朱慈烺一說出來,陳鑫和季念生大吃一驚。

“皇上,何為合金鋼。”陳鑫問道。

“就是兩種或者數種金屬合成在一起的鋼鐵,隻要比例正確,其強度可以達到百煉鋼的數倍甚至十數倍的強度。”朱慈烺說道。至於哪種金屬合成,是什麼比例他就不知道瞭,他隻能提供一個正確的方向,讓陳鑫他們去不斷實驗,總會成功的。

陳鑫做夢都想改進一門威力比紅衣大炮強的大炮,好跟季念生弄出燧發槍一樣名留青史,如今聽到瞭合金鋼這樣的理論,越想越覺得有可能,當下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弄出來。

最後朱慈烺還想到瞭紙殼彈等,同樣說出瞭自己知道的一些理論,讓陳鑫等人試著弄出來。

想到這裡,朱慈烺幹脆下旨讓陳鑫挑選各方面有經驗的工匠成立幾個研發部,專門從事研發工作,他始終相信,任何東西,隻要知道瞭理論,找到正確的方向,肯不斷去實驗,就必然能弄出來,隻有不斷的創新,才能不斷的進步。

-----------------

..

本作品的網友自行上傳,請登陸瀏覽更多精彩作品。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