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城,第一批朝廷運送的物資終於到瞭。
“大人,朝廷從南京城運來瞭一千枚霹靂彈。”一名士兵前來稟報。
“霹靂彈?好,哈哈哈哈,皇上真是大方,我黃得功謝皇上恩典,有此利器在手,包管他左良玉永遠也不可能攻破九江。”黃得功大喜的說道。
霹靂彈乃是大明重器之一,堪比紅衣大炮,如果說紅衣大炮是攻城利器的話,霹靂彈便是守城利器,每一枚霹靂彈都有十斤重,一旦爆炸可以射出數十甚至上百枚碎鐵片,威力巨大。不過造價卻非常昂貴,每一枚都要數十兩銀子,極為昂貴,從崇禎十三年起,朝廷便沒有錢造瞭,要不然李自成根本不可能從山西一路勢如破竹的打下北京城。
以前大明卻銀子,什麼貴的東西都不敢造,但現在不同瞭,朱慈烺滅瞭魏國公府和東林黨時抄出瞭幾千萬兩的銀子,可以說是財大氣粗,別說幾十兩銀子的霹靂彈,就連幾萬兩銀子的紅衣大炮朱慈烺都一口氣造瞭四十門,加上朝廷原先就有的六十門紅衣大炮,這才湊足瞭應龍軍炮兵營訓練用的一百門紅衣大炮。
本來紅衣大炮若是用來守九江城的話,作用也非常大,隻不過紅衣大炮到底是太重瞭,不說怎麼在短時間內運用到九江城,就說運到瞭之後,要弄上城墻也是一番大功夫,沒有三個月以上時間是不可能的,九江可等不起這麼長時間。
如今九江城經過十二天的猛烈攻防,九江城的守軍一共傷亡瞭將五萬,左良玉大軍做為攻城方則傷亡瞭將近二十萬,不過這二十萬有超過一半是壯丁炮灰,左良玉遠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若是照這樣的傷亡下去的話,黃得功是很難守住九江城一個月的,但現在有一千枚霹靂彈就不同瞭。
“殺---”
突然,有一處城墻被一個左良玉的士兵殺瞭上來,這名士兵頗有勇力,猛力砍殺之下,竟然清空瞭周身方圓三米的地方,讓他身後的左良玉士兵得已源源不斷的從雲梯爬上來,很快這裡便上來瞭超過十個左良玉士兵。
眼見能從這座雲梯突破上城墻,不斷有左良玉士兵匯聚在這座雲梯下。
“大帥,那裡又有將士攻上去,這次一定能破城!”
左良玉身邊,一名參將指著城墻上的那個突破口高興的對著左良玉道。
然而,還沒等左良玉表態,那處突破口的雲梯下突然發出一聲劇烈的爆炸聲,整座雲梯底部被數米長被炸成碎片,剩下的上面那一截雲梯沒瞭底部的支撐,瞬間崩毀,還爬在雲梯上的幾名左良玉士兵也跟著摔瞭下去,雲梯底部本清空瞭一大片,整個地方殘肢斷臂,血肉橫飛,由於人數太過密集,二十幾個左良玉士兵被當場炸死,又有一些被炸得缺胳膊斷腿的士兵正在慘叫,把周圍的其他左良玉士兵都嚇傻瞭。
“放箭!”城墻上數十名弓箭手手持弓箭朝登上城墻的十幾個左良玉士兵射箭。
“咻咻咻--”數十支箭支飛射過去,射中其中十個左良玉士兵。
“殺---”幾十個守城的大明士兵朝還剩下的那幾個左良玉士兵殺過去,面對幾十把鋼刀,那幾個左良玉士兵瞬間便被砍成肉醬。
“霹靂彈!”左良玉死死的瞪著眼睛,他做瞭十幾年大明總兵,自然認得剛才爆炸的是什麼東西,也知道那個東西的威力,有霹靂彈這種守城利器在,他想攻破九江的難度幾乎增加瞭一倍。
“黃得功竟然有這種東西,天不助我!”左良玉仰天大吼,由於太過氣怒,再次牽動有胸口的舊傷,又是一陣絞痛襲來,左良玉臉色瞬間蒼白,連忙壓下心頭的怒火,不敢在發怒。
左良玉最近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似乎越來越差,他不能在等瞭,近十年來,他費盡心力,終於組建瞭百萬大軍,就算不能帶著他們橫掃天下,他也要攻破南京城,坐上那張龍椅!
左良玉死死的咬著牙,突然間想到瞭什麼,立刻轉身回到帥帳。
“來人,拿筆墨來!”
“是,大帥!”
很快便有一名親兵將筆墨呈上。
左良玉一陣書寫,最後親筆簽下自己的大名,並蓋上拇指大印。這是他寫給陜西總兵高傑的信件,如今高傑被朱慈烺派去廬州接替黃得功防禦河南的賊寇進入江淮。
左良玉將信件寫好之後,命令幾十名親兵換上便衣後,帶著這個信件秘密趕往廬州交給身在廬州的高傑,他能不能快速攻下九江,一路直下江南便看這封信件瞭。
“父帥。”左夢庚這個時候突然皺著眉頭走瞭進來。
“出瞭什麼事嗎?”左良玉問道。
“回父帥,大軍的軍糧本夠二十天之用,但我們一路從武昌攻打到九江城,又在九江城耗費瞭十二天,大軍的軍糧已經所剩不多瞭,若是不能盡快攻破九江,大軍極有可能會斷糧,後果不堪設想!”左夢庚擔憂的說道。
左良玉眼睛微微一瞇,露出狠色道:“這點小事,有什麼可擔憂的,大軍的軍糧原先是怎麼來的便怎麼籌集就是。”
既然做過一次瞭,左良玉不在意在多做幾次,隻要能掃平江南,坐上龍椅,實現他十年來的春秋大夢,他什麼都顧不得瞭,不論如何,軍糧不能缺少。
“是,父帥!”左夢庚咬瞭咬牙,沒有絲毫反對,要說兩人不愧是父子,心狠起來一樣的狠毒。
左良玉隨即為瞭大軍的軍糧再次下令劫掠百姓,頓時九江周圍數十裡百姓慘遭劫難,十幾萬百姓身死,超過百萬百姓賴以生存的糧食被搶奪一空,饑民遍地,消息傳到南京城,舉朝震驚!
“左逆該千刀萬剮!朕要禦駕親征,取左逆狗頭!”朱慈烺憤怒的宣佈道。
左良玉太過殘忍,簡直視百姓生命如同草菅,自他造反以來,數十萬百姓因他死於非命,數百萬百姓賴以生存的糧食被搶奪一空,幾乎大半個湖北都被毀瞭。
“皇上不可!”馬士英連忙跳出來反對。
“微臣也不同意!”劉宗周也堅決反對道:“前線兵兇戰危,皇上的安危關系大明的生死存亡,絕不容有失,左逆自有大將剿滅,皇上隻需安坐皇城,便可滅賊於千裡之外!”
劉宗周主張以戰止戰是不假,可皇上乃一國之君,並且還不滿十六歲,根本沒有戰場經驗,再加上皇上剛剛大婚,還沒有子嗣,一旦出瞭什麼事,大明堪憂,如此事關重大,他怎麼能允許皇上親征。
朱慈烺眼角抽動,劉宗周這老傢夥,為瞭阻止他禦駕親征,把他說得跟神仙一樣,還安坐皇城便能滅賊於千裡之外,真當他是神仙啊。
與左良玉的一戰關乎大明國運,無論如何朱慈烺也要親征。
“左良玉大軍數量眾多,聲勢極大,若不能一戰將其剿滅,同樣會危及到大明的生死存亡,所以朕必須親臨督戰,鼓舞士氣!”朱慈烺態度堅決。
“皇上,臣等絕不同意皇上親征。”馬士英和劉宗周等所有朝臣全部跪瞭下去,沒有一個人同意朱慈烺禦駕親征。
縱觀整個大明朝除瞭永樂皇帝多次親征均有功績之外,隻有英宗和正德皇帝有過親征,可這兩位一位做瞭俘虜,一位也幾次差點做瞭俘虜,有英宗和正德兩個例子在,群臣怎麼敢在讓皇帝親征,照他們想來,皇帝就應該高坐皇城,親征簡直是添亂。
“朕意已決,為瞭大明國運,朕必須親征。”朱慈烺不為所動,態度極為堅決,說完後拂袖而去,不給馬士英劉宗周等人在反對的機會。
馬士英和劉宗周等人相視一眼,極為無奈,皇上太固執瞭,一意孤行,若是真出個什麼事,該如何是好啊。朝臣並沒有放棄勸說,紛紛商量著回去寫奏折,無論如何也一定要皇上回心轉意才行。
有瞭東林黨的前車之鑒,馬士英這個首輔倒是不敢學高宏圖逼宮,不僅是害怕皇上發怒,把他恨上,也怕會適得其反,讓皇上生出逆反的心裡。
朱慈烺不管不顧,回去之後立馬發下聖旨,把親征的時間就定在二十天後,並命令戶部著手準備數十萬大軍的軍糧。
早在左良玉剛開始造反的時候,朱慈烺就下瞭勤王聖旨,匯聚天下兵馬於南京城,除瞭山東,廬州,川貴這些必須要留守預防滿清和流寇的地方,以及雲南那些太過遙遠的地方外,江淮,南直隸,兩廣,福建等地兵馬全部逐漸匯聚於南京城,再有十幾天便能全部來到,就等朱慈烺一聲令下便前往與左良玉決戰。
朱慈烺對即將練成的應龍軍有信心是不假,但與左良玉的一戰關乎大明國運,為瞭穩妥起見,朱慈烺不可能隻帶應龍軍過去,京營以及全國所能聚集的兵馬他都會帶去,就算沒什麼用處,壯壯聲威還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