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投名狀 二

作者:天涯海躍 字數:2709

d“朕不是不講道理的人,若是愛卿連那點稅都不願意繳納,朕就是想講道理也沒有那個心情,不過若是愛卿能讓朕舒服瞭,朕心情一好,說不定就免瞭愛卿的債務,並且今後既往不咎!”朱慈烺笑得很陰險,並且意有所指!

“是,皇上,臣糊塗瞭,身為大明的一員,朝中重臣,臣豈會不願意為大明繳稅,臣相信,天下士人也必定如臣一般想的,定會願意為大明的建設做出貢獻!”孫擇立刻上前表態,比起剛才的推脫,現在是毫不猶豫,他顧不得那麼多瞭,反正在場的不止他一個,得罪天下士人還有人同他一起承擔,大不瞭就是被仇視,被罵,可要是得罪瞭皇上,搞不好他全傢都得被流放去蠻荒之地開荒,這是不可想象的,哪頭利大於弊,孫擇是分辯得出的。

“孫閣老你---”孫擇的突然倒戈,驚呆瞭所有人,一名官員脫口而出,要不是突然意識到皇上就在上面,他差點就破口大罵出聲瞭。

眾人不明所以,不過很快他們就明白孫擇為什麼倒戈瞭。

朱慈烺挨個點名,先是孫擇,接下來是章宗義,幾乎點到一個倒戈一個,而且個個充滿恐懼,足足點到第六個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是什麼原因瞭。

原來皇上手中握有他們致命的把柄,上一次私鹽案當中,他們並不是運氣好才沒有被牽扯,而是皇上特意放過瞭他們,想必那個時候皇上就已經在預謀今天的事瞭。

不少官員偷偷掃視瞭在場的所有人,怪不得皇上隻招瞭他們三十幾名官員前來禦書房議事,感情他們這些人都是有致命的把柄在皇上手中的。

錢謙益額頭也冒出瞭冷汗,原本他還以為是皇上遵守當年的承諾,對官員以前貪污的事情既往不咎,可是既然是皇上說的,那皇上也可以反悔,這在於皇上的心情,總而言之,就算他們當年都做過那樣‘骯臟’的事情,哪怕是生活所迫,可是一旦有足夠的證據掌握在皇上手中,那皇上便等於時刻掌握瞭他們的身傢性命,隻要哪天一不高興,立刻便能拿出來讓他們身敗名裂!

有瞭這樣把柄,在場的三十幾名官員全部沒有瞭反抗的餘地。

“皇上,臣等身為朝中大臣,理應為大明做出應有的貢獻,並且相信天下士人也一定願意為大明的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臣等支持皇上所想!”

所有的人都表態瞭,面對身傢性命是否能保得住,他們不得進行不表態,哪怕真的得罪天下士人也顧不得那麼多瞭。

“諸位愛卿早這樣不就好瞭嗎,朕知道爾等都是大明的肱骨之臣,一年的稅沒有多少的。這樣吧,為瞭獎勵諸位愛卿的明智,朕決定真正一筆勾銷,你們欠朕的那些‘欠款’朕就都給你們免瞭,往你們今後更加努力做事,為大明盡忠!”朱慈烺也不想把關系搞得那麼僵,打一棒在給點甜頭,也能消減一點他們心裡的怨氣。

“趙德全,你將這本奏折呈給諸位愛卿閱覽,讓諸位愛卿都簽上自己的大名!”朱慈烺從案臺上拿起一份奏折,趙德全立刻上前接過,並走瞭下去呈給錢謙益等人閱覽,並讓小太監呈上筆墨。

錢謙益做為首輔,這份奏折第一個交到他手中。

錢謙益隻粗粗一看之後,苦笑一聲,便毫不猶豫的簽上自己的大名,而後傳給章宗義。

其實裡面也沒寫什麼,就是一份聯名上書請求取消天下士族和宗室特權的奏折,簽上瞭大名就等於寫上瞭投名狀,上瞭賊船,今後就隻能跟皇上一條道走到黑瞭。

許多官員雖然很不想簽,但此時此刻哪裡還有他們反悔的餘地,當即一個個都顫抖著手,帶著苦笑,簽上瞭自己的大名。

奏折輪轉一圈收上來之後,事情便算是塵埃落定瞭,有瞭這份投名狀,文武百官便有大半站在瞭他這一邊,相信剩下的劉宗周,黃道周等人也會有好的選擇,隻要爭取得到滿朝文武的一直認同,朱慈烺要強行推行這條改革,至少會減少一半以上的壓力。

事已至此,錢謙益也不做他想瞭,反正他就一個嫁出去的女兒,傢族也沒什麼人,天下士族的怒火再大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就由著皇上吧,反正若是皇上真的做成瞭,對大明江山的千秋萬代都是好的,說不定他錢謙益也能憑此名垂青史呢。

雖然知道極為艱難,但錢謙益已經決定盡全力支持皇上瞭。

頓瞭頓,錢謙益想到一件事,上前道:“皇上,我等雖然都支持皇上,但宗室方面的阻力隻會比天下士族更大,皇上打算怎麼處置,在施行之前,必須先擬好章程才行,否則真的會動搖國本。”

確實,天下士族加在一起極為強大,可是大明宗室當前的人數是天下士族的數倍,近三百年發展下來,超過十五萬,若不是被李自成等反賊殺瞭不少,還會更多,他們占據的資源毫無疑問比天下士族更多,隨之而來的阻力會比天下士族更強,有野心的藩王跳出來造反更是直接就可以預見,比如至今仍沒有消息的福王,朱慈烺相信,福王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朱慈烺冷笑一聲,他本來就嫌當前宗室的人數過多,不好管理,還要年年供養他們,浪費無數資源,若是他們真敢跳出來生事,他正好可以趁機,光明正大的削掉一部分宗室。

想罷,朱慈烺眼睛微微一瞇道:“崇禎十五年,大明稅收兩千一百萬兩,開支四千三百萬兩,朝廷大軍大半欠餉一年有餘,官員欠祿兩年,無法,遂加天下百姓稅,得銀兩千萬兩,仍欠二百萬兩虧空。崇禎十六年末,大明稅收一千六百萬兩,開支四千五百萬兩,再次加稅,得一千四百萬兩,欠一千五百萬兩,大部分將兵,官員均欠餉欠祿三年。崇禎十七年初,賊軍東征北京,先皇竟拿不出五十萬兩的調兵餉,不得不向宗室勛貴等求集捐款,得銀二十萬兩,仍差三十萬兩,四月,賊軍克城,先皇蒙難!”

朱慈烺說到這裡,頓瞭一下後,繼續說道:“崇禎十七年,朕於江南繼位,稅入一千萬兩,開支兩千二百萬兩,中興元年,稅入九百七十萬兩,開支三千萬兩!”

“大明年年超支,先皇和北京城便是因此蒙難,曾幾近亡國,而我宗室子弟超過十五萬,人人享受朝廷的祿田和祿米供養,難道都不能在這國難當頭之時為大明做出一點貢獻嗎?朕不要求他們捐款多少錢財給朝廷,隻收他們每年一點微薄的稅賦,以待來年能積蓄力量,剿滅天下反賊,驅除韃虜,若是這也不願意,那麼這幫眼睜睜看著大明危難也不肯援助的自私小人,uu看書(;.)也不配為我朱傢的子孫,朕將親手處之!”朱慈烺神情充滿森然的冷意。

對於這幫所謂的宗室,朱慈烺半點好感也沒有,崇禎十七年初的時候,崇禎皇帝為瞭抵禦李自成,曾向宗室募捐,可是整個宗室加在一起竟然隻捐出瞭區區幾萬兩銀子,眼睜睜的看著北京城破而不顧,可謂是自私自利到瞭極點,朱慈烺不介意養著一幫宗室,但卻不養自私自利的小人!

從一開始朱慈烺就打算好瞭,宗室的任何人,隻要是敢在接下來的改革中為瞭不交一點點微薄的賦稅的跳出來搗亂的,他一個也不會放過!

錢謙益等人駭然,皇上這是打算來狠的瞭,連對血脈相連的宗室也不打算留手啊,原來調往各地的應龍軍就是為瞭這樣的事情,看來天下又將掀起一場血雨腥風瞭。

錢謙益嘆息,他不知道皇上這樣做究竟會有什麼後果,但他看得出,皇上心意堅決,開弓沒有回頭箭,就算不惜一切代價皇上也會辦成此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