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就地駐紮下來,為瞭防止再有敵軍突襲,這一次特別加強瞭周圍的瞭望警戒力量,山崗上佈瞭三處哨崗,互為犄角,若想再從此處無聲無息地潛進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瞭。全/本/小/說/網/
同時,袁紹向冀州派去瞭使者,他們的任務是試探韓馥的反應。
冀州。韓馥一夜沒睡好,一大早便起來在大廳來回踱步憂心忡忡。昨天夜裡,南邊的那場大夥映紅瞭半邊天,韓馥雖然在三十裡外的冀州卻也看見瞭。早就收到屬下報告,袁紹已經率軍到達南邊三十裡處,難道竟會是袁紹出事瞭?!
正當韓馥憂心之時,高幹、旬堪及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紛紛先後腳趕來瞭。
“不知可有袁公的消息?”,韓馥急忙文高幹旬堪,憂慮之色溢於言表。
高幹和旬堪互望一眼,荀堪對韓馥道:“韓刺史,難道你真不知道發生瞭什麼事?”
韓馥愣瞭一下,隨即微感詫異地反問道:“你這話是何意?我當然不知道發生瞭何事。”
見韓馥的神情不似做假,這讓兩人不禁倍感疑惑。昨天那場大火滔天震撼,高幹和荀堪都非常震驚,他倆均猜到很可能是袁紹的大軍出瞭問題,如果是這樣,那麼韓馥的嫌疑無疑是最大的。當時高幹建議立刻逃出冀州,不過荀堪在略作思忖後卻提議留下來,他對高幹說:“韓馥確實嫌疑最大,但如果是韓馥的話,我倆就是想跑也是跑不掉的。不如留下來靜觀其變。”,高幹想瞭想,覺得荀堪說得有道理,於是就同意瞭荀堪的建議。
荀堪感到事有蹊蹺,略作思忖後對韓馥道:“我倆還未接到袁公方面的消息,所以還不知道發生瞭何事。不過我想刺史大人也猜到瞭,昨夜的那場大火極有可能是袁公軍營出事瞭。”
韓馥點瞭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隨即焦急地征詢道:“是否需要我派兵前去接應?”
高幹和荀堪互望瞭一眼,兩人都猶豫瞭起來。
這時,長史耿武說話瞭,“主公,目前情況不明,我軍不宜輕動,否則中瞭埋伏可就大大不妙瞭。”。耿武心中焦慮不已,他擔心這是袁紹的又一個圈套,如果韓馥不查大意派兵出城中瞭埋伏,冀州就危險瞭。
韓馥頓時猶豫起來,他覺得袁紹在轄內出事,他有責任派兵救援,但耿武說得不是沒有道理,城外情況不明,確實不宜輕動。不過和耿武的擔心不同,韓馥倒不是懷疑袁紹有什麼用心,而是擔心其他的不可測因素。
荀堪看瞭看耿武,又看瞭看韓馥,心中疑竇叢生,他覺得這兩人好像是在演戲。
半晌,荀堪對韓馥道:“耿長史說得沒錯,目前城外的情況不明,確實不宜派兵出城。最好先派斥候探明情況再說。”,說話間,荀堪不經意地瞟瞭耿武一眼。
韓馥見荀堪也這麼說,於是就決定暫時按兵不動,先派斥候出城探明情況。
耿武聽到荀堪竟然這麼說,不禁心頭疑惑,心有所思之下,不禁眉頭皺起。
一直註意耿武的荀堪見狀,心頭不禁一驚,心中的疑竇越來越重。
在刺史府呆瞭大約一個時辰,高幹和荀堪找瞭個借口先離開瞭。
看著兩人匆匆離開的背影,耿武非常憂慮。“主公,昨夜的那場大火太過蹊蹺。在這冀州地界,除瞭咱們意外,還有誰有能力做這事?”,待高幹、荀堪離開後,耿武對韓馥說道。
韓馥皺瞭皺眉頭,“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主公,這件事隻怕是袁紹自己所為。”
韓馥不禁一驚,隨即笑道:“這怎麼可能。哪有自己放火燒自己的!何況就算如此,那他的目的何在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誘使我軍出城,然後聚而殲之。”,耿武可謂語出驚人。
韓馥大吃一驚,隨即不悅道;“你怎可如此妄加猜疑!袁公此來不過是借糧,怎會有歹心!”
“隻怕借糧是假,謀奪冀州是實。”
韓馥大感不悅,“袁公四世三公,怎會如此不義!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主公,耿武說的並不是全沒道理。我等不存害袁紹之心,但卻不得不防。如果袁紹起歹心,我等也不會措手不及。”,別駕閔純也上前勸道。
“下臣也贊同二公所言。”,治中李歷也道。
韓馥緊皺眉頭猶豫起來,他雖然不相信袁紹會對自己不利,但手下的三位謀臣都如此說,卻讓他不得不好好考慮考慮。
最終,在三人焦慮的眼神中,韓馥終於決定下令全軍戒備,並且四門戒嚴。三人不禁松瞭一口氣。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