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並州內政

作者:妖惑天下 字數:3244

這一次北疆之戰,征北軍兩營鐵騎兵損失極重,特別是虎嘯營,戰損率超過瞭百分之六十。/。qb5。\\不久之後,征北軍將南下攻略董卓盤踞的關中,戰鬥力最強的蒼狼營和虎嘯營是沒有辦法參加瞭。

為瞭盡快恢復蒼狼營和虎嘯營的戰鬥力,陳楚和魯肅、徐庶商量後決定,從征北軍各軍中甄選三萬五千士卒補充到虎嘯營中,另傳令琢郡烏丸部,令烏丸挑選騎士三萬人補充到蒼狼營。征北各軍因為補充虎嘯營出現的缺額則由正在整訓的並州軍團補足,而並州軍團的缺額則通過征召新兵補充。

征北軍目前的軍力構成是:蒼狼營五萬,虎嘯營五萬,以上兩支全是騎兵;幽州軍團十萬(步卒);洛陽軍團十萬(步卒,主要構成是當初攻洛陽時,董卓軍的降卒);河西軍六萬(攻並州時,丁原的降軍);並州軍團十萬(新編練的軍團,將是攻略關中的主力)。

除以上的四十六萬大軍之外,還有由五萬匈奴降卒編成的雲中軍團,匈奴降卒本來有七萬,但張飛對其去蕪存菁之後,隻留下五萬,這五萬由匈奴兵組成的雲中軍團正在整訓之中,短時間內派不上用場,另外還有羌渠單於麾下的十萬匈奴軍受陳楚完全控制。

綜上所述,陳楚控制的軍事力量總共有六十三萬,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在眾諸侯中是首屈一指的。不過,這其中有三十三萬在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這北方四郡,可以說,征北軍已經完全擔綱起瞭北方防禦的重任。

不要以為放三十三萬大軍在北方是小題大做。來自北方草原的第一大威脅是鮮卑人,目前,軻比能已經整合瞭鮮卑各部,軻比能擁有的總兵力達到瞭六十萬,即便減去鮮卑人在不久之前的雲中之戰損失的十萬騎,鮮卑人也還有五十萬鐵騎;除此之外,還有逃到鮮卑境內的烏丸單於樓班,他手上仍然擁有五萬騎;還有西面的一部分羌人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威脅。

除開防禦異族的軍隊,陳楚手中能用來逐鹿中原的兵力隻有三十萬,這樣的兵力面對像袁紹、曹操這樣的勢力絲毫不占優勢。

陳楚計劃攻略關中的軍隊是新編練的十萬並州軍團和六萬河西軍團,再加上五萬洛陽軍團。

這其中有差不多一半是新軍。為瞭能在一個月後順利發動關中戰役,這段時間以來,並州軍團的訓練強度非常大,從單兵格鬥能力訓練到軍陣演練,每天白天,士兵們都是在訓練中度過的。

這樣的訓練強度在這個年代是難以想象的,如果是其他諸侯用這樣的強度訓練軍隊,隻怕軍隊早已嘩變瞭。不過在並州軍團中卻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包括並州軍團在內的征北軍將士有一樣其他軍隊沒有的東西,這就是信仰。

征北軍將士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為瞭這個信仰,征北軍將士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虎嘯營才能在雲中之戰中,表現出那種令鮮卑人心驚膽顫的視死如歸的氣勢。

征北軍之所以擁有信仰,那是因為征北軍中有一群被稱為‘先生’的特殊存在。這些‘先生’並不是傳統意義的讀書人,他們之中絕大多數其實隻是認識字,並沒有讀過四書五經之類的經典。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他們最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在陳楚的努力下,他們成為瞭‘大中華’理念最堅定的支持者和傳播者。他們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將‘大中華’的理念灌輸給征北軍全軍的將士。按照後世的說法,這叫做思想教育。

其實,光有這種手段還不夠。還須在物質上讓將士們感到無後顧之憂,將士們在沙場之上敢於赴死的秘訣就是要讓他們沒有牽掛,照顧好他們的傢人,並讓他們的孩子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沒有後顧之憂的戰士在信仰的激勵之下,能夠爆發出令天地都為之動容的氣勢。

除此之外,陳楚還在控制區內大力提高軍人及軍屬的社會地位,軍屬見官不拜及忠魂閣的修建就是這種政策的具體體現。由於這些措施的施行,征北軍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忠誠心更強瞭。

陳楚為瞭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除瞭采取以上措施之外,還大力加強武器裝備的研制工作。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的武器裝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很難想象一支拿木棍鋤頭的軍隊,如何同披堅執銳的軍隊相對抗。

要提高武器裝備的水平,工匠的水平是關鍵。為瞭招攬出色的工匠類人才,陳楚破天荒地給出類拔萃的工匠授予官職,至於金錢方面的報酬就更不用說瞭。

雖然授予工匠的官職基本上都是象征意義的,但這絲毫不影響對工匠技師的吸引力。在這項措施出臺後不久,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工匠蜂擁而至。為瞭有序地管理這些工匠,陳楚專門成立瞭一個部門,武研院。

同時,為瞭便於將武研院的成果轉化為批量生產能力,陳楚還將征北軍控制下的各處工場及礦山並到瞭武研院中,由武研院統籌管理。

武研院基本上屬於後勤范疇,所以暫時由魯肅兼管。

陳楚並不打算讓魯肅一直管著武研院,他打算以後將武研院完全獨立起來,以減少各方面對武研院的幹擾。

由於大量工匠的加入,陳楚終於得以將許多想法付諸實踐。比如試制數百年後才出現的唐刀、陌刀等,研制後世網絡上甚囂塵上的鋼弩,還有根據裝甲車的原理研制的沖擊車(人力或畜力)等等,其中許多東西都是這個年代的人想都沒有想過的。

除瞭這些之外,陳楚還在武研院內單獨分出一個部門,這個部門的工作就是根據陳楚的配方生產火藥,並研究火藥的應用。

其實在這個時代已經有火藥瞭,但這個時代的火藥配方有很多問題,因此威力很小,一般隻能用作縱火。

陳楚的火藥配方毫無疑問地是後世的火藥配方,這個火藥配方相較於東漢時期的原始配方要簡單不少,就硝石、硫磺、木炭三種原料。雖然配方簡單瞭,但威力卻大瞭很多,可以用來做原始炸彈瞭。

陳楚不是不想搞c4之類的烈性炸藥,而是他根本就搞不清楚這類烈性炸藥的成分,何況就是知道成分也沒用,c4之類的烈性炸藥中的成分全都是通過化工提煉的物質,在東漢末年,社會的整體生產水平根本就不可能提煉生產烈性炸藥的化學物質。

要保障武研院工場的生產,原料是個關鍵。為瞭保證關鍵原料,鐵料鋼料的供應,陳楚在並州掀起瞭大煉鋼鐵的運動。

如果按照東漢時期的煉鐵方法,陳楚就是動員全民煉鐵,產量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好在陳楚雖然是三流大學畢業的,但土高爐煉鋼的方法,陳楚還是知道的。

於是在陳楚的指導下,工匠們及民工們在各大鐵礦山附近豎起瞭兩百座土高爐。征北軍的鋼鐵產量在雲中之戰結束時,已經達到瞭月產鋼鐵五十萬斤的驚人水平,其中二十萬斤是鋼,也就是這個年代俗稱的鑌鐵。

如果不是鐵礦的原料有限的話,鋼鐵產量就是再翻上幾番也沒有問題。而要提高鐵礦的產量,在東漢末年這個時代,就隻有增加人手,今後征北軍俘獲的俘虜能派上大用場瞭。

陳楚在大力發展武研院的同時,還大力發展民用手工業,不僅以官辦的名義開設瞭許多手工業工場,更鼓勵民間商人開辦工場。為瞭提高商人開辦工場的積極性,陳楚采取瞭許多措施,比如,有工場的大商隊要長途販運貨物時,陳楚會派征北軍沿途保護。在亂世,派兵保護這個條件的誘惑是非常大的。就沖著這一條,基本上所有的商人都開辦瞭工場。

其實,在最開始,許多商人開辦工場的目的單就是為瞭征北軍能派兵保護他們的貨物。

但隨著工場運轉起來之後,許多商人發現,通過工場規模化生產出來的產品,成本更低瞭,他們能賺取的利潤更高瞭,於是,商人們改變瞭最初的想法,開始仔細地經營起工場來。其中,開辦工場規模最大,數目最多的要數跟征北軍關系很密切的李泰,李泰在嘗到甜頭之後,已經將整個傢族遷到瞭並州,一是為瞭更好的發展在並州的工場,二是因為李泰對征北軍控制下的並州局勢比較有信心。

隨著各類工場在並州的蓬勃發展,征北軍的財政收入是翻著個地往上漲。正是因為如此,征北軍才能以一州之地負擔起數十萬大軍的開銷。然而即便征北軍的財政收入增長很快,要維持目前這麼龐大的軍隊也是相當困難的。

自從並州軍團組建以來,征北軍的財政便處在嚴重的赤字之中,到雲中之戰結束時,征北軍的財政達到瞭令人心驚膽顫的最頂點,如果不盡快解決財政問題,征北軍的財政勢必在數月內崩潰。到時產生的連鎖反應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不是之前征北軍在洛陽的收獲,征北軍的財政隻怕是已經崩潰瞭。

為瞭解決財政問題,征北軍必須盡快攻下關中,依靠董卓在眉塢的儲備,足夠征北軍維持兩年有餘。

最新全本:、、、、、、、、、、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