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內亂

作者:妖惑天下 字數:2512

木瀆笑瞭笑,“大王,你還是省點勁吧!我們就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所以並沒有當場格殺你!”

孟獲面色一變,怒喝道:“叛徒!你們這些叛徒不得好死!”

木瀆冷哼一聲,沒再理會孟獲。

不久之後,一隊秦軍士兵跟隨孟優來到山上,將被五花大綁的孟獲帶瞭下去,孟優等一眾頭領帶著放下武器的六七千部下跟隨著。

第二天早上,多日不見的太陽露出瞭燦爛的臉龐,濕潤的大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經過多日的洗刷空氣清爽得不得瞭,前幾天不知躲到哪兒去的鳥兒嘰嘰喳喳地穿梭在樹林間。

陳楚扶著祝融的纖手走出房間,深吸一口氣。微笑著對祝融道:“今天天氣不錯,我陪你出去走走吧!”祝融溫柔地點瞭點頭。這段時間以來,祝融都是這樣溫柔的模樣,也許受傷讓她女性的特征完全顯露出來瞭。

就在這時,典韋疾步走瞭過來。

“陛下,捷報!”說著雙手呈上一封傳書。

陳楚不禁心頭一動,接瞭過來,看瞭一遍。陳楚沉默瞭片刻,對一旁的祝融道:“我們抓到孟獲瞭!”

祝融愣瞭一愣,輕輕地點瞭點頭,神情很冷淡的模樣。

陳楚不禁問道:“你難道不想見一見他嗎?”

祝融搖瞭搖頭,“我求陛下饒他一命已經還瞭往日的恩情,現在祝融與他隻是陌路之人!既然是陌路之人,為何要去見他?”

陳楚註視瞭祝融片刻,輕輕地將祝融摟進懷中。

陳楚摟著祝融的纖腰騎著馬漫步在城外的原野上,小聲說著話,祝融不時流露出少女般的笑容。典韋率領百餘名鐵衛緊隨在後。另有數百名鐵衛散佈在四周一裡范圍內。

臨近中午時,陳楚和祝融回到治所。讓有些疲憊的祝融安歇下,陳楚來到後堂,這時諸葛亮正在等候。

“陛下!”諸葛亮行禮道。

“不必多禮!孔明,你知道我們已經抓住孟獲瞭嗎?”

諸葛亮點瞭點頭,抱拳問道:“不知陛下想要如何處置孟獲?”

陳楚皺瞭皺眉頭,思忖道:“我打算把孟獲軟禁在洛陽!”

“陛下,您不打算殺他?”

陳楚點瞭點頭,嘆瞭口氣,悠然道:“我算是替炎妃還他的情吧!”

“既然陛下已經決定瞭,亮也就不贅言瞭!”諸葛亮道。

“孔明,目下,劉備在交州的暗線算是全部暴露瞭,劉備已經翻不起風浪瞭!不過交州的警備軍建設不能耽擱!我今天與炎妃遊玩時提到此事,她沒有任何意見!”

“陛下的意思是讓亮黨綱此任?”

陳楚點瞭點頭,“根據交州目前的情況,須要一位通曉軍政民事的大臣坐鎮,我覺得孔明最合適!”

“亮定不負陛下厚望!”諸葛亮抱拳道。

“我會將荊州警備軍和益州警備軍暫時留在交州。在時機合適的情況之下,可以展開對劉備殘餘的清剿行動!”“是!”

數日後,祝融的傷勢痊愈,陳楚決定班師。

半月之後,萬餘鐵壁衛護擁著陳楚和祝融回到洛陽。祝融本來要留下為陳楚鎮守交州,不過陳楚鑒於前車之鑒,用溫柔而暴力的手段強迫祝融打消瞭這個念頭,至於蠻族軍團,就交給祝炎統帥瞭。

一回到皇宮,陳楚這位男主人卻被冷落在瞭一邊,一眾嬌妻都圍著祝融虛寒溫暖。

第二天一早,陳楚重新上朝,眾大臣一起恭賀炎妃無恙、此役大勝。

陳楚笑道:“炎妃無恙確實值得恭賀,不過說此役大勝就不必瞭,在國內瞎折騰算什麼大勝!”

大臣們見陳楚說得有趣,不禁莞爾。

“我不在朝中的這段時間可發生瞭什麼大事?”陳楚問道。

一名大臣出來道:“托陛下洪福,天下安定、百姓安樂、四夷臣服,未有任何大事!”這傢夥明顯在拍馬屁。

陳楚呵呵一笑,點瞭點頭。

“陛下,就在幾天前,從羅馬帝國傳來瞭訊息!”周瑜稟報道。

“哦?怎麼說?”

“羅馬人在平定埃及人叛亂時遇到瞭麻煩!而大馬士革在羅馬大軍開往埃及後又掀起瞭叛亂狂潮!另外,美索不達米亞人也豎起瞭反旗!現在羅馬軍隊正疲於奔命!”周瑜稟報道。

陳楚流露出驚訝的神色,“想不到羅馬帝國內部竟然出現瞭大問題!”

周瑜分析道:“其實這也不足為奇!羅馬帝國內部民族眾多,而這些民族的實力都不容小覷,同時羅馬人的比例整個帝國內並不大,再加上其他民族在羅馬帝國內受歧視的地位!這樣的叛亂其實隻是遲早的事!”

陳楚點瞭點頭,“公瑾所言極是!”頓瞭頓,思忖道:“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羅馬帝國的內亂倒是給我們提瞭個醒啊!”

“陛下英明!”眾臣齊聲道。

陳楚思忖道:“欲使天下安定,必須先使天下各族共享華夏文明的雨露!禮部!”

“微臣在!”禮部尚書出列應道。

“你給我拿出一個在異族推行華夏教育的方案來!我給你十天時間!記住,除瞭教習我華夏的禮儀、典籍和文字之外,還要教會他們對大秦帝國的忠誠!”

“微臣領命!”禮部尚書應諾道。

陳楚思忖片刻,用詢問的口吻道:“如果將一部分異族遷到華夏腹地,你們認為可行嗎?”

那幾個前朝老臣立刻跳出來反對,“陛下,如此做法是亂我華夏的行為!是取亂之道,萬萬不可啊!”

陳楚皺瞭皺眉頭。周瑜不以為然地問道:“老大人,前朝將各番邦放在邊疆以為戍衛,然而他們卻時常反叛,黃巾之亂時烏丸人就曾趁火打劫,難道老大人就忘瞭嗎?其實邊境華夷通婚之事自古以來便不曾禁絕過,當年涿鹿大戰之時,我華夏何止百族!隻要異族願意為華夏人,願意為華夏為大秦帝國效命,那麼便是中華之人!古語有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若沒有廣闊的胸襟,如何能成就千古不朽之霸業!”

那幾個老臣登時啞口無言,最後隻得搬出那些個幹癟癟的‘聖人雲~~’之類的來強項辯駁。

陳楚打斷瞭他們的話。掃視瞭殿下一眼,揚聲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幾個新晉入朝的年輕官員紛紛道:“周大人所言極是!我大秦帝國雄踞東方,怎能沒有與此相匹配的胸襟!”眾臣紛紛附和,都一邊倒地支持周瑜。

陳楚嘴角一挑,“既然諸位都如此認為,那麼就召命匈奴、烏丸各族遷到幽州!戶部負責此事!”

“是!”戶部尚書出列應諾。

散朝後,陳楚和周瑜、魯肅、司馬防一道在虎豹園的湖泊邊漫步著。

陳楚心有感觸地嘆瞭口氣,“帝國越來越繁盛,各種事務也越發紛繁復雜瞭!這時我越發地感到人才的匱乏!你們說,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

魯肅思忖道:“其實帝國已經有瞭完善而高效的人才錄取途徑!陛下之所以仍然感到缺乏人才,應該是因為能夠參試的學子人數實在是有限!畢竟讀書的人還很少!”

“不錯!這是現在最大的問題!看來我們之前忽視瞭一個大問題,現在必須立刻彌補!官辦學堂,這件事必須立刻左手去做!”陳楚斬釘截鐵地道。

最新全本:、、、、、、、、、、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